婴儿时期:无明确明显的主题。 简单动作的重复、棋仿成人。后期具有一定的探索意义(拍球,摆积木)
2-3 岁:生活范围扩大(进入幼儿园等社会托幼机构)
游戏出现较明确的主题(娃娃家、 医院等)
3-4 岁:反映社会生活和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
不再单纯依赖感知觉, 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愿望来构思游 戏主题(医院游戏中反映医生、护士、病人之间的关系)。 游戏的有意性增强。
4-5 岁:游戏主题更具有社会意义, 增加了较难的智力活动, 游戏主题的意识性、灵活性、社会性和深刻性逐渐增强。
5岁以后:内容更加丰富、 复杂。
结构游戏、表演游戏(内容更丰富)、 智力游戏(棋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