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平衡计分卡中的目标和评估指标来源于组织战略,它把组织的使命和战略转化为有形的目标和衡量指标。
2.客户方面,管理者们确认了组织将要参与竞争的客户和市场部分,并将目标转换成一组指标。
3.内部经营流程方面,为吸引和留住目标市场的客户,满足股东对财务回报的要求,管理者需关注对客户满意度和实现组织财务目标影响最大的那些内部流程,并为此设立衡量指标。
4.在内部经营流程方面,平衡计分卡重视的不是单纯的现有经营流程的改善,而是以确认客户和股东的要求为起点、以满足客户和股东要求为终点的全新的内部经营流程。
5.学习与成长方面确认了组织为了实现长期的业绩而必须进行的对未来的投资,包括对雇员的能力、组织的信息系统等方面的衡量。
6.组织在内部经营流程、学习与成长、客户方面的成功必须转化为财务上的最终成功。
7.产品质量、完成订单时间、生产率、新产品开发和客户满意度方面的改进只有转化为销售额的增加、经营费用的减少和资产周转率的提高,才能为组织带来利益。
8.平衡计分卡的财务方面列示了组织的财务目标,并衡量战略的事实和执行是否在为最终的经营成果的改善作出贡献。
9.平衡计分卡的目标和衡量指标是相互联系的,这种联系不仅包括因果关系,而且包括结果的衡量和引起结果的过程的衡量相结合,最终反映组织战略。
10.平衡计分卡的设计:财务角度、客户角度、内部经营流程、学习与成长。
11.平衡计分卡的四个角度分别代表企业三个主要的利益相关者:股东、客户、员工。
12.平衡计分卡的每个角度的重要性取决于角度的本身和指标的选择是否与公司战略相一致。
13.平衡计分卡每个方面的核心内容:
①财务层面:
财务业绩指标可以显示企业的战略及其实施和执行是否对改善企业盈利作出贡献。
财务目标通常与获利能力有关,其衡量指标有营业收入、资本报酬率、经济增加值等,也可以是销售额的迅速提高或创造现金流量。
②客户层面:
管理者确立了其业务单位将竞争的客户和市场,以及业务单位在这些目标客户和市场中的衡量指标。
客户层面指标通常包括客户满意度、客户保持率、客户获得率、客户盈利率,以及在目标市场中所占额的份额。
平衡计分卡的客户层面可以使业务单位的管理者能够阐明客户和市场战略,从而创造出出色的财务回报。
③内部经营流程层面:
管理者要确认组织擅长的关键的内部流程,这些流程可以帮助业务单位提供价值主张,以吸引和留住目标细分市场的客户,并满足股东对卓越财务回报的期望。
④学习与成长层面:
学习与成长层面确立了企业要创造长期的成长和改善就必须建立的基础框架,确立了目标和未来成功的关键因素。
平衡计分卡的客户、财务、内部经营流程层面一般会揭示企业的实际能力与实现突破性业绩所必须的能力之间的差距,为了缩小这个差距,企业必须投资于员工技术的再造、组织程序和日常工作的理顺,这些都是平衡计分卡学习与成长层面追求的目标。
学习与成长指标包括员工满意度、员工保持率、员工培训和技能等,以及这些指标的驱动因素。
14.最好的平衡计分卡不仅仅是重要指标或重要成功因素的集合。
15.一份结构严谨的平衡计分卡一档包含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目标和指标,这些指标不仅前后一致,而且互相强化。
16.平衡计分卡通过因果关系提供了战略转化为可操作内容的一个框架。
17.根据因果关系,对企业的战略目标进行划分,可以分解为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几个子目标,这些子目标是各个部门的目标,同样,各中级目标或评价指标可以根据因果关系继续细分直至最终形成可以指导个人行动的绩效指标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