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人教版中外历史纲要上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基础知识梳理,帮你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知识点,打好历史知识的基础!
这是一篇关于《创建优质学校的六个原则》原则4:利用数据指导决策和可持续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一、核心定义,二、数据使用的关键步骤,三、高质量数据的五大特征,四、实施挑战与解决方案,五、总结。
这是一篇关于《创建优质学校的六个原则》原则三:以教与学为中心的合作团队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核心,一、为啥要搞“合作团队”?,二、合作文化的四种类型,三、真正合作团队的核心要素,四、团队执行方针,五、五大挑战与解决方案,落地案例。
这是一篇关于《创建优质学校的六个原则》原则一:共同的宗旨、愿景、价值观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一、何为四大支柱?,二、怎么制定这四大支柱?,三、案例研究,四、挑战与解决方案,五、结论,六、关键行动建议。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高中物理知识点思维导图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导入
尽管分裂是这个时期的整体特征,但是社会并没有停滞不前,还表现出发展的趋势,在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都有明显的时代特点。 ——《新编中国史·魏晋南北朝史》
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一个怎样的时代?
课程标准
1.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
2.认识民族交融和区域开发的新成就
一、时代之乱:动荡与对峙
动动手:根据教材内容画出这个阶段的政权更迭示意图
东汉
三国时期 (220-280)
西晋 (266-316)
十六国前秦统一北方
北朝(439-581)
东晋(317-420)
南朝(420-589)
1.三国鼎立
(1)魏国:公元220年,曹丕称帝,定都洛阳,国号魏,东汉灭亡
(2)蜀国:公元221年,刘备称帝,定都成都,国号汉,史称蜀汉
(3)吴国:公元229年,孙权称帝,定都建业,国号吴
2.西晋
(1)建立:266年,司马昭之子司马炎代魏称帝,建立西晋
(2)统一:280年,西晋灭吴,三国鼎立局面结束,西晋统一
(3)灭亡:316年,西晋被内迁的匈奴贵族所灭。
为何西晋的统一如此短暂?
①统治集团奢侈腐化
②八王之乱,耗竭国力
③少数民族内迁,民族矛盾激化
3.东晋
(1)建立:317年,司马睿在建康重建晋朝,史称“东晋”
(2)政治特点:士族专权
形成原因
①历史根源:东汉以来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
②经济原因:土地兼并严重,经营庄园,渐成割据。
③政治原因:皇帝依赖士族支持。
④政治保障:九品中正制为士族提供政治保障。
4.南朝
(1)420年,武将刘裕夺取皇位,改国号宋。此后南方先后经历宋、齐、梁、陈四个王朝,合称“南朝”
(2)四个王朝都定都于“建康”,加上之前在此定都的“吴和东晋”,统称为“六朝”
5.十六国
(1)东晋统治南方的时候,北方先后出现了一批割据政权,最主要的有15个,加上西南地区的成汉,合称“十六国”。
(2)政权特点
①大部分由少数民族建立
②采用中原模式的国号、年号
③学习汉族的典章制度;
(3)前秦统一北方与淝水之战
①统一北方:4世纪下半叶
②淝水之战
时间:383年
双方:前秦与东晋
结果:东晋打败前秦
失败原因:前秦政权内部各族未充分融合,统治基础脆弱
影响:前秦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的状态。
6.北朝
(1)439年鲜卑拓跋部建立的北魏统一北方。
(2) 6世纪前期,北魏发生动乱,分裂为东魏和西魏,后又被北齐与北周取代,上述五个王朝合称为“北朝”。
(3)北周内政修明,逐渐占据优势,灭掉北齐。
(4)公元581年,隋朝取代北周。公元589年,隋灭陈,统一全国。
二、时代之新:发展与交融
1.经济发展:江南开发
(1)依据材料,概括秦汉与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面貌有何不同?
秦汉时期,江南地区还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
魏晋南北朝时,江南经济快速发展。
(2)江南开发的原因
①自然环境:江南自然条件优越,具备良好的开发基础
②社会环境:江南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相对安定
③劳动力和技术因素:北方汉人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3)江南开发的表现
①农业:土地大量开垦,农作物品种增加,产量增加
②手工业:纺织、矿冶、陶瓷、造船、造纸等行业都有明显进步
③江南开发的影响
促进民族交融;
缩小南北方的经济差距,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基础
2.民族关系:民族交融
含义
民族融合包含着民族差异的消失、民族消亡的意思。
民族交融则包含着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意思。
表现
(1)北方胡汉交融
①东汉以来:少数民族内迁
②十六国:少数民族政权建立
③北魏:孝文帝改革
内容
政治:迁都城至洛阳,采用汉族统治阶级的政策
文化:穿汉服、说汉语、改汉姓、定高门,结汉亲
经济:均田制、租调制
性质
是少数民族统治者自上而下推行的,具有深远影响的封建化改革。
影响
积极影响
顺应了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趋势,大大缓解了民族矛盾。
促进了北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
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以及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消极影响
为北魏灭亡埋下伏笔
(2)南方蛮汉交融
3.课堂小结
三国两晋南北朝是国家分裂和民族交融时期,也是政治、经济、文化大变革时期,上承秦汉帝国、下启隋唐帝国,为隋唐的大一统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