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创建优质学校的六个原则》原则三:以教与学为中心的合作团队
这是一篇关于《创建优质学校的六个原则》原则三:以教与学为中心的合作团队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核心,一、为啥要搞“合作团队”?,二、合作文化的四种类型,三、真正合作团队的核心要素,四、团队执行方针,五、五大挑战与解决方案,落地案例。
这是一篇关于《创建优质学校的六个原则》原则一:共同的宗旨、愿景、价值观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一、何为四大支柱?,二、怎么制定这四大支柱?,三、案例研究,四、挑战与解决方案,五、结论,六、关键行动建议。
这是一篇关于《创建优质学校的六个原则》原则二:确保所有学生学有所成——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一、核心理念,二、关键挑战,三、三大支柱:如何构建“确保成功”的系统,四、实践工具:干预金字塔,五、关键操作步骤,六、对比:传统VS新系统,七、总结。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创建优质学校的六个原则》 原则三:以教与学为中心的合作团队 拆解
核心
1.如何让老师们真正“抱团取暖”,一起把学生的教与学搞上去。
2.把“各教各的”变成“一起教”,让老师之间互相借力、共同负责,学生自然学得好。
3.其唯一目的是提高教与学——任何脱离此目标的‘合作’皆为人造泡沫。
4.老师不是独行侠,而是“特种兵小队”。只有一起冲锋,才能一个不落地把学生带上高地。
5.真正的合作=关闭“教室孤岛”+开放专业边界
一、为啥要搞“合作团队”?
老毛病:老师关起门来各教各的,谁牛谁差互不交流。学生成绩好坏全靠“撞大运”。
真相:一个人的力量有限,一群人一起研究学生、研究教学,才能把每个娃都托住。
目标:让老师们“共享脑子和经验”,形成一股“教得好”的合力。
二、合作文化的四种类型
1.个人主义
核心特征:教师封闭教学,视他人进入课堂为侵犯隐私
典型话语:“为什么必须合作?我的学生学得很好!”
单打独斗
2.分裂型
核心特征:派系对立,争夺支配权(案例:教师争论按能力分班是否属于“分轨制”)
典型话语:“这听起来像分轨制的另一个名字!”
内斗内耗
3.人为分权型
核心特征:表面合作(开会/委员会),但不触及教学深层问题
典型话语:“你们班测验成绩如何?”(回避教学反思)
假装抱团
4.真正合作型
核心特征:跨学科协作解决学生学习问题,聚焦数据与策略创新(案例:学科教师联合制定阅读/数学支持计划)
典型话语:“能否听您的课学习阅读教学方法?”
真抱团取暖
三、真正合作团队的核心要素
1.六大特征
全员承诺:忠于共同宗旨、愿景、价值观和目标;
领导赋能:校长支持团队决策(案例:弗吉尼亚学区组建跨校协作组);
信任文化:公开分享教学策略,尊重差异;
教学自主权:教师拥有教学决策权;
高效会议:民主议程、结果导向(非“坐谈会”);
时间保障:固定团队会议时间(见第2章策略)。
真正合作的“五大武器”: 共同目标 互相观课 共享资料 集体备课 数据说话
2.合作领域
场景1:专业实践论坛
操作重点:同年级教师分享有效策略,研究最佳实践案例
场景2:课堂观察
操作重点:教师互相观摩实验性教学,提供建设性反馈(例:观察“周测验高分教师”的课)
场景3:跨学科协作
操作重点:解决同一批学生的问题(如所有九年级教师联合设计课程)
场景4:特别工作组
操作重点:研究全校性问题(如学困生支持),任务完成后解散
四、团队执行方针
1.团队章程七要素
组织结构:明确是否需要主席及职责;
决策机制:投票制或共识制?冲突解决流程;
会议管理:确保每人发言,禁止话题偏离;
工作量分配:均摊任务,避免个别成员过载;
成员义务:书面承诺参会、坦诚交流、支持决议;
信息同步:指定专人保存会议记录/文件;
进程监测:定期评估团队效能,调整无效行动。
2.任务推进四步骤
步骤1:设立SMART目标
步骤2:任务排序与分配
步骤3:制定时间表
步骤4:定期进度复盘
五、五大挑战与解决方案
1.五大挑战
挑战1:表面合作
挑战2:消极参会(仅出席不担责)
挑战3:沉默抗议(拒绝参与讨论)
挑战4:目标模糊(“到底要做什么?”)
挑战5:抵制变革(“满足现状为何改?”)
2.解决方案
针对挑战1:转变校园文化:将合作视为帮助学生学习的必需方式(非行政要求)
针对挑战2:提前明确成员角色:强调会外任务(阅读/调研/实践)
针对挑战3:拆解为2-3人小组分配任务,强制参与;顽固者单独沟通(附录C策略)
针对挑战4:绑定学生成绩:每次会议前公示目标(例:“本次讨论如何提升科学测验达标率”)
针对挑战5:用愿景/数据说服:展示改革成果案例(如:“A校合作教学使及格率升20%”)
落地案例
印第安纳州海兰高中校长琳达·乔纳提斯的策略
1.优先联合“愿冒险”的教师形成核心团队
2.将其打造为榜样,逐步扩散至全员
结合案例的一些思考
第1步:本周挑一个年级或学科组,约3-5人,定一个“小目标”。
第2步:第一次小会(30分钟):每人说一个“我最近最头疼的教学问题”。一起挑一个最共性的问题,约定下周一起找办法。
第3步:下周互相观课(每人15分钟),只提一条“可立刻用的建议”。
第4步:月底小复盘:用学生小测对比,看合作是否有效。
第5步:成了就庆祝:群里发红包、发喜报,吸引更多老师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