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考点背诵版】《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教二十条)
这是一张《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教二十条)思维导图,最近考试职业院校考试的试题经常出现,大家好好看看,收获很大的。
编辑于2022-07-28 16:10:24本系列在整理当白话文遇见古诗系列,以白话与古文相对应的形式为主,从两个维度展示相应的优美词句,既能让读者从白话与古文中领略不同语言风格的美与韵味,让读者徜徉在文学的天堂中;又能结合思辨角度更好地理解每一句古今皆宜的优美词句。同时,作者还尽力找出每句古语的作者和出处,这一点比书本内容又升华了。
这是一张关于《河南特岗时政复习秘籍》,资料、数据和分析基于历年真题而来,是不是干货,思维导图一目了然!笔者曾经上岸过兰考的特岗教师。希望此思维导图能帮助时政领域迷茫的小伙伴!有了此”术“,后续根据此思维导图整理“道”!祝大家特岗考试顺利,感谢关注!
这是一张关于“杭州亚运会”相关考点的思维导图,今年的体育盛会势必是考试的高频热点,大家把握重点,学习起来!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本系列在整理当白话文遇见古诗系列,以白话与古文相对应的形式为主,从两个维度展示相应的优美词句,既能让读者从白话与古文中领略不同语言风格的美与韵味,让读者徜徉在文学的天堂中;又能结合思辨角度更好地理解每一句古今皆宜的优美词句。同时,作者还尽力找出每句古语的作者和出处,这一点比书本内容又升华了。
这是一张关于《河南特岗时政复习秘籍》,资料、数据和分析基于历年真题而来,是不是干货,思维导图一目了然!笔者曾经上岸过兰考的特岗教师。希望此思维导图能帮助时政领域迷茫的小伙伴!有了此”术“,后续根据此思维导图整理“道”!祝大家特岗考试顺利,感谢关注!
这是一张关于“杭州亚运会”相关考点的思维导图,今年的体育盛会势必是考试的高频热点,大家把握重点,学习起来!
【考点背诵版】《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教二十条)
国务院 2019年1月24日印发(国发〔2019〕4号)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从七个方面提出了 20 条措施:
一、总体要求的要点
1.把职业教育摆在教育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加突出的位置;
2.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
3.鼓励和支持社会各界积极支持职业教育。
二、总体目标的要点
经过 5-10 年左右时间,职业教育基本完成:【三个转变】
1.办学格局:政府举办为主→政府统筹管理、社会多元办学;
2.办学追求:规模扩张→提高质量;
3.办学模式:参照普通教育办学→企业社会参与、专业特点鲜明。
三、具体指标的要点
1.到 2022 年,职业院校教学条件基本达标;
2.到 2022 年,建设 50 所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 150 个骨干专业(群);
3.建成覆盖大部分行业领域、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中国职业教育标准体系;
4.建设 300 个具有辐射引领作用的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
5.职业院校实践性教学课时原则上占总课时的一半以上,顶岗实习时间一般为 6 个月;
6.“双师型”教师(同时具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的教师)占专业课教师总数超过一半。
四、具体措施的要点(从七个方面提出20条措施)
1. 完善国家职业教育制度体系
健全国家职业教育制度框架;
把握好正确的改革方向,按照“管好两端、规范中间、书证融通、办学多元”的原则,严把教学标准和毕业学生质量标准两个关口。
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完善评价机制,规范人才培养全过程
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普职比大体相当)
推进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建立“职教高考”制度,完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考试招生办法,
在学前教育、护理、养老服务、健康服务、现代服务业等领域,扩大对初中毕业生实行中高职贯通培养的招生规模。
根据高等学校设置制度规定,将符合条件的技师学院纳入高等学校序列。
完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发展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学研用结合为途径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加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
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
2.构建职业教育国家标准
完善教育教学相关标准;
要求: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
持续更新并推进专业目录、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顶岗实习标准、实训条件建设标准(仪器设备配备规范)建设。
启动 1+X 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院校内实施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分为初级、中级、高级,是职业技能水平的凭证。
开展高质量职业培训;
落实职业院校实施学历教育与培训并举的法定职责,按照育训结合、长短结合、内外结合的要求,面向在校学生和全体社会成员开展职业培训。
自 2019 年开始,围绕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职业院校在 10 个左右技术技能人才紧缺领域大力开展职业培训。
引导行业企业深度参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促进职业院校加强专业建设、深化课程改革、增强实训内容、提高师资水平,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实现学习成果的认定、积累和转换。加快推进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建设,从 2019 年开始,探索建立职业教育个
人学习账号,实现学习成果可追溯、可查询、可转换。
3.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
坚持知行合一、工学结合;
借鉴“双元制”等模式,总结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经验,校企共同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强化学生实习实训。
原则上每 5 年修订 1 次职业院校专业目录,学校依据目录灵活自主设置专业,每年调整 1 次专业。
遴选认定一大批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建设一大批校企“双元”合作开发的国家规划教材,倡导使用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并配套开发信息化资源。
推动校企全面加强深度合作;
在开展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基础上,建立产教融合型企业认证制度,对进入目录的产教融合型企业给予“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的组合式激励,并按规定落实相关税收政策。……推动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形成命运共同体。
打造一批高水平实训基地;(300 个)
参建:各级政府、企业和职业院校建设
特点:资源共享,集实践教学、社会培训、企业真实生产和社会技术服务于一体;面向先进制造业等技术技能人才紧缺领域,建设若干具有辐射引领作用的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推动开放共享,辐射区域内学校和企业;
鼓励职业院校建设或校企共建一批校内实训基地,提升重点专业建设和校企合作育人水平。
指导各地各校借鉴德国、日本、瑞士等国家经验,探索创新实训基地运营模式。
多措并举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
从 2019 年起,专业教师原则上从具有 3 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并具有高职以上学历的人员中公开招聘,……,2020 年起基本不再从应届毕业生中招聘。
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建立 100 个“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教师
每年至少 1 个月在企业或实训基地实训,落实教师 5 年一周期的全员轮训制度。探索组建高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教师分工协作进行模块化教学。
推动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和职业院校教师双向流动。
职业院校通过校企合作、技术服务、社会培训、自办企业等所得收入,可按一定比例作为绩效工资来源。
4.建设多元办学格局
推动企业和社会力量举办高质量职业教育;
各级政府部门要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推进职能转变,由注重“办”职业教育向“管理与服务”过渡。
2020 年初步建成 300 个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带动中小企业参与。
鼓励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等职业院校和各类职业培训机构。
做优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组织。
职业教育包括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
政府通过放宽准入,严格末端监督执法,严格控制数量,扶优、扶大、扶强,保证培训质量和学生能力水平。
5.完善技术技能人才保障政策
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待遇水平;
鼓励企业职务职级晋升和工资分配向关键岗位、生产一线岗位和紧缺急需的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倾斜。
建立国家技术技能大师库,鼓励技术技能大师建立大师工作室,……推动形成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
办好职业教育活动周和世界青年技能日宣传活动,深入开展“大国工匠进校园”、
“劳模进校园”、“优秀职校生校园分享”等活动,宣传展示大国工匠、能工巧匠和高素质劳动者的事迹和形象,培育和传承好工匠精神。
健全经费投入机制。
各级政府要建立与办学规模、培养成本、办学质量等相适应的财政投入制度,…… 新增教育经费要向职业教育倾斜。
鼓励社会力量捐资、出资兴办职业教育,拓宽办学筹资渠道。经费投入要进一步突出改革导向,支持校企合作,注重向中西部、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健全职业教育奖学金制度。
6.加强职业教育办学治理督导评价
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质量评价和督导评估制度;
以学习者的职业道德、技术技能水平和就业质量,以及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水平为核心,建立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
定期对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有关工作进行“双随机、一公开”的抽查和监督,从 2019 年起,对培训评价组织行为和职业院校培训质量进行监测和评估。
实施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制度,报告向社会公开。完善政府、行业、企业、职业院校等共同参与的质量评价机制,积极支持第三方机构开展评估,
支持组建国家职业教育指导咨询委员会。
成员包括政府人员、职业教育专家、行业企业专家、管理专家、职业教育研究人员、中华职业教育社等团体和社会各方面热心职业教育的人士。
7.做好改革组织实施工作
加强党对职业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
要充分发挥党组织在职业院校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牢牢把握学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将党建工作与学校事业发展同部署、同落实、同考评。
导职业院校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施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活动,推进职
业教育领域“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努力实现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培养高度融合。
完善国务院职业教育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
推动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为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提供重要的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