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体:人民民主专政–决定因素
:统治阶级
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
特点: 1.广泛性(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
;民主主体的广泛性)
2.真实性(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有制度,
法律,物质的保障;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
的进步,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
3.管用性(现在我国建立了一整套保障人
民当家做主的制度体系,体现了人民的意志,保
障了人民的权益,激发了人民的创造活力)
公民享有的权利:
1.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年满十八周岁的中国公民)
基本民主权利,公民参与管理国家,管理社会的
基础和标志
2.政治自由(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
自由)
人民行使当家做主权利的重要方式,社会主义民主的
具体表现
3.监督权(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
出批评建议的权利)
公民应该履行的义务
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2.遵守宪法和法律
3.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利益
4.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公民参加政治生活需要遵守的原则
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2.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3.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注1.我国公民平等的享有权利,平等的履行义务
平等适用法律,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
法和法律的权利
2.权利和义务是相统一的二者是不可分割的;
在法律关系上相对应存在;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手
段和途径;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
义务的主体
3.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根本上是一致的;国家尊
重和保障公民个人合法利益;公民行使权利和履行
义务时要把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结合;二者发生矛盾
时,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
公民的政治参与
民主选举
选举方式必须体现国家性质
并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状
况相适应
等额选举:1.可以充分考虑当选者结构合理性
2.会误认为内定影响选举积极性
差额选举:1.在候选人之间形成竞争,为选民提
供选择余地
2.容易出现虚假宣传,贿赂选民
间接选举:县级以上人大代表选举;各级政组成人员
国家主席
直接选举:县及一下人大代表选举;村(居委会)选举
民主决策
社情民意反应制度
专家咨询制度(论证会,座谈会)
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
1.有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
2.有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科学性
3.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
4.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
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民主管理
实行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
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
公共服务和公益事业,是人民当家做主的有效途径
选举看:村民直接投票选举村民委员会成员,是村民自治基础,
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径
决策看:凡涉及全村村民利益的事,由村民会议按照少数服从多
数的原则投票决定
管理看:制定村民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以村民规范自己和村干
部行为,运用民主的办法管理村中日常事务
监督看:广大村民创造了村务公开,民主评议村干部,村委会定期
报告工作
民主监督
1.信访制度
2.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
3.舆论监督制度
1.有利于被监督者改进工作
2.有利于激发公民关心国家
大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
3.有利于维护公民合法权益
1.要敢于同邪恶势力进行斗争,勇于使用宪法和法律
规定的监督权
2.必须采用合法方式,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干
扰公务活动
3.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
合原则有序参与政治生活
1.实行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以保证人民
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服务
和社会公益事业。
2.扩大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
3.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