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抗日战争
抗日战争,简称抗战,指20世纪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性的全面战争。
解放战争,亦称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是1946年6月至1950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推翻国民党统治、解放全中国而进行的战争。
这是一篇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思维日导图,公共基础知识中中共党史整理,适合考事业单位或考教师编制的大家查看。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章节概要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抗日战争
原因
1929
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
日本的大陆政策,征服满蒙
中国内战
局部战争1931.9.18--1937.7.7
九一八事变
日本驻中国东北地区的关东军突然袭击沈阳,以武力侵占东北的事件。九·一八事变是由日本蓄意制造并发动的侵华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企图以武力征服中国的开端,
占领东北
抗日联军 杨靖宇,赵尚志
1932.1.28
在长春建立伪满洲国
北平学生游行示威的12.9运动
1936西安事变 双十二事件
张学良,杨虎城发动兵谏以武力逼蒋抗日
全面战争1937.7.7--1949.8.15
卢沟桥事变
1937年7月7日夜,卢沟桥的日本驻军在未通知中国地方当局的情况下,径自在中国驻军阵地附近举行所谓军事演习,并诡称有一名日军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北平西南的宛平县城搜查,被中国驻军严词拒绝,日军随即向宛平城和卢沟桥发动进攻。
9.23
国共二次合作
日军暴行
南京大屠杀1937.12.13
轰炸重庆1938.2--1943.8
细菌战
慰安妇
在敌后根据地
三光政策
治安强化运动1941--1942
政治上 以华治华
扶植汪精卫建伪国民政府,签卖国条约
经济上 以战养战
实行粮食统制,强行征购与配给,青壮年做苦力
正面战场
国民党,防御相持反攻
1973.8.13淞沪会战
粉碎日军三个月亡华是企图,上海失守
1937.9太原会战
平型关大捷首胜,忻口会战初期华北战场规模最大战斗最激烈,但11月太原失守
1938.1--5徐州会战
李宗仁台儿庄战役,正面战场最大的一次胜利
1938.6--10武汉会战
抗战以来规模最大的战役,武汉(广州)失守进入相持阶段
1941.12第三次长沙会战胜利在国内外都起到了积极影响
敌后战场
共产党,抗日根据地
百团大战
三三制原则,实施普通自由直接平等的选举原则
东方主战场
1942在华盛顿《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1943.11中美英《开罗宣言》决定对日作战以及战后处分日本的基本措施
抗战胜利1945.8.12
1945.9.2签订无条件投降诏书
意义 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挥了中流低柱的作用。是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所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对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了重要影响,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使中国人民赢得了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尊敬。这一伟大胜利,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
原因 1全民浴血奋战2正面战场沉重打击日寇,粉碎日本速战计划,是防御阶段抗日战争的主战场3敌后战场有力配合正面战场,逐步成为抗日的主战场。
1941皖南事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