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核酸含量紫外线测定实验
这是一篇关于核酸含量紫外线测定实验,详细介绍了核酸含量紫外线测定实验,实验原理等等及注意事项及思考题
这是一篇关于基本盘的思维导图,内容涵盖个人性格、处事态度、价值观等方面,什么都自己做(赚钱是需要合作的);觉得别人都有风险,但其实自己最有风险(自己不了解规则,人情世故)。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第五章核酸,包含核酸通论、 核酸的结构、核酸的物理化学性质、 核酸的研究方法等。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第四章酶思维导图,包含酶通论、酶促反应动力学、酶的作用机制和酶的调节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高中物理知识点思维导图
测定核酸含量
实验目的
学习和掌握应用紫外分光光度法 测定核酸含量的原理及技术。
熟悉紫外分光光度计的基本原理及正确使用方法。
实验原理
RNA和DNA都有吸收紫外光的质,它们的吸收高峰在260nm波长处。吸收紫外光的性质是嘌呤环和嘧啶环的共轭双键系统所具有的。每毫升溶液含1微克RNA的光密度值相当于0.024,每毫升溶液含1微克DNA钠盐的光密度值为0.020。故测定未知RNA或DNA溶液260nm处的吸收值即可计算出其中的核酸的含量。此法简便,迅速。蛋白质也吸收紫外光,通常蛋白质的吸收高峰280nm波长处,在260nm处的吸收值仅为核酸的十分之一或更低,若样品中混有 大量的蛋白质或其它吸收物质,应设法除去。
实验器材及试剂
试剂
( 1)钼酸铵-过氯酸沉淀剂( 0.25%钼酸铵-2.5%过氯酸溶液) :取3.6毫升70%过氯酸和0.25克钼酸铵溶于96.4毫升蒸馏中。 (2)样品RNA或DNA。
器材
( 1)容量瓶(25毫升)。 ( 2)离心管。 ( 3)离心机。 ( 4)紫外分光光度计。
实验操作
将核酸样品配制成每毫升含5 ~ 50微克核酸的溶液,于紫外分光光度计上测定260nm吸收值,计算核酸浓度。 RNA( DNA)浓度(μ g/mL)=[OD260/0.024(0.020)L]*N 式中: OD260为 260nm 波长处光密度读数; L为比色杯的厚度; 0.024 为每毫升溶液内含1微克RNA的光密度; 0.020 为每毫升溶液内含1微克DNA钠盐时的光密度。如果待测的核酸样品中含有酸溶性核苷酸或可透析的低聚多核苷酸,则在测定时需加钼酸铵过氯酸沉淀剂, 沉淀除去大分子核酸,测定上清液处吸收值作为对照。
具体操作如下:分别取0.5 ml RNA样品液,分别加入到甲、乙两支离心管中,甲中加入0.5ml蒸馏水,乙中加0.5ml沉淀剂,混匀,冰浴中放置30 min,于4000rpm下离心10 min分别吸取上清液0.25ml用蒸馏水定容至25 ml,选择厚度 1cm石英比色皿测出OD260。 RNA( DNA)浓度(μ g/mL)=[△OD260/0.024(0.020)L]*N式中:△OD260为甲管稀释液在260nm波长处吸收值减去乙管稀释液在260nm波 长处吸收值。(甲SA-1,乙SB-1)

实验结果
SA-1数据错误,数据无法计算
分析:最主要第一组数据错误可能是比色皿清洗时水未吸干,导致了稀释,数据偏低。仪器读数未稳定就记录。
思考题
钼酸铵-过氯酸:沉淀了什么 沉淀除去大分子核酸
若样品中含有蛋白质/DNA污染,如何排除干扰? 因为两者的最大吸光值不一样,核酸的在260nm,而蛋白质的在280nm ,所以两者之间存在着一个比值关系,一般而言,纯蛋白质的OD280/OD260约为1.8,而纯核酸的比值大约为0.5.
适用浓度范围 由于样品中不可避免存在一些细小的颗粒,尤其是核酸样品。这些 小颗粒的存在干扰测试效果。为了最大程度减少颗粒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要求核酸吸光值 至少大于 0.1A ,吸光值最好在 0.1-1.5 A。在此范围内,颗粒的干扰相对较小,结果稳定。 从而意味着样品的浓度不能过低,或者过高(超过光度计的测试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