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五章 邓小平理论
关于第五章 邓小平理论的思维导图,导图包括邓小平理论的形成、邓小平理论的基本问题和主要内容、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这些方面做了详细的介绍。
力量耐力的训练方法:静力-保持紧张,动力--肌肉收缩,动力性--最大 快速 长时间,力量&耐力--决定因素-双重特点。
第三章 社会结构中的体育运动知识梳理,包括体育运动与经济、体育运动与政治、体育运动与人口、体育运动与大众传媒等等。
第二章 体育运动的社会分层、流动与控制知识梳理,包括社会控制与体育运动、社会流动与体育运动、社会分层与体育运动三部分。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第五章 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条件3个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国际环境)
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依据(过去)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正在)
邓小平理论形成的过程(选节)
1978.12十一届三中全会--重点现代化建设--伟大转折
1982年十二大--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987年十三大--系统论述初级阶段理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标志邓小平理论形成
1992年南方谈话--邓小平理论逐渐成熟
1992年十四大--概括成就,概括中特社内容,高度评价邓小平贡献
1997年十五大--“邓小平理论”概念提出
邓小平理论的基本问题和主要内容
邓小平理论回答的基本问题(重要考点)
背景
什么,怎样
过程
关键--坚持制度基础,认清社会主义本质
内容
解放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两极分化,共同富裕
意义
遵循原则,反映要求,廓清观念,摆脱错误倾向,深化认识
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标志着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体现唯物主义,理论精髓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科学判断
十三大前夕--实际出发
已经进入--坚持社会主义
不发达阶段--正视而不能超越
党的基本路线
十三大基本路线:四项原则,改革开放
“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最主要内容--基本途径--方向&改革&开放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领导力量&依靠力量,共产党--领导核心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优良传统--根本立足点
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幸福线
十七大:“和谐”写入基本路线
十九大:“美丽”“现代化国家”--“现代化强国”
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理论
是什么
根本任务:发展生产力
怎么做
抓住机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三步走”战略
1981-1990 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温饱
1991-20世纪末 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达到小康
到21世纪中叶 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把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具体化为步骤
先富带后富
改革开放理论(重点考点)
总述
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
改革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对体制的根本性变革
为什么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是否有利于--生产力
是否有利于--综合国力
是否有利于--提高生活水平
开放
是改革&一项基本国策
全球化
实践
对世界所有国家开放
正确对待资本主义社会的现代文明成果
维护独立自主权利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改革开放后--核心问题: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南方谈话
根本上解除将计划&市场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的思想束缚
十四大
确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计划/市场--不是划分社会制度的标志
计划&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要把二者相结合
市场经济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一国两制”
港澳台地区尚未统一
坚持一个中国--核心&基础
两制并存--统一前提--港澳台原制度不变
高度自治,享有不同于其他的高度自治权
尽最大努力争取统一,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实现统一全靠台湾
现实意义
”一国两制“提出始从台湾,首先运用于港澳问题
理论意义
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创造性发展
中国问题的关键在于党
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篇之作(理论)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