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案例分析
这关于案例分析的思维导图。导图从案例分析基本理论和案例分析分类精讲两个章节作了详细的介绍,有需要的伙伴可以收藏哦。
编辑于2022-08-15 23:04:30 安徽案例分析
第一章 案例分析基本理论
一、 含义
案例分析题是向考生提供一则或几则背景材料,然后设置问题,要求考生阅读、分析给定材料,依据一定的理论知识,或概括相关内容,或作出评价,或提出具体解决问题的方法、意见等的题型。
二、 案例分析测评要素
1. 理解运用知识的能力。
2. 综合分析、评价的能力。
3. 运用基本原理解决工作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案例分析的特点
1. 典型性
2. 灵活性
3. 测评性
4. 借鉴性
四、 案例分析的类型
1. 归纳概括类
归纳概括内容、问题、做法、因素、特点……
2. 分析评价类
(1) 原因分析
(2) 评论分析
(3) 启示分析
(4) 方案优选
(5) 法律知识运用
(6) 哲学类
3. 提出对策类
(1) 作答身份未定的对策题
(2) 明确作答身份的对策题
4. 机关实务类
(1) 计划组织协调
(2) 应变处置
(3) 人际关系
五、 案例分析失分的原因及应对策略
1. 失分因素
(1) 思维混乱、找不到切入点。
(2) 把握不住全面性,越写越多。
(3) 关键性问题吃不准,浪费时间。
(4) 前后矛盾,大量涂改。
2. 应对策略
(1) 厚积薄发,掌握法律法规与理论知识。
(2) 分类学习,牢记各种答题方法和技巧。
(3) 模拟训练,巩固学习效果。
(4) 勤于思考,回顾与总结自身工作实际。
第二章 案例分析分类精讲
第一节 归纳概括类
一、 题型概述
1. 考察形式
(1) 归纳概括内容
(2) 归纳概括问题
(3) 归纳概括做法
(4) 归纳概括因素
(5) 归纳概括特点
2. 作答思路
(1) 全面
注意题干中的提示信息,避免遗漏。
(2) 准确
精准定位答题依据,逐一提炼,保证正确。
(3) 简洁
锤炼语言,语句简练,简洁作答。
(4) 客观
答案忠实给定材料,不添加个人主观色彩。
二、 作答思路
1. 提炼要点
(1) 确定阅读速度
1||| 快读
适用于案例型材料
抓住案例“五要素”
A. 主体
B. 处境
C. 措施
D. 结果
E. 本质
2||| 精读
适用于观点型、政策型材料
抓住精读“五要素”
A. 主体
B. 对象
C. 观点
D. 理由
E. 本质
(2) 标注关键词句
1||| 提示要点的常见词
A. 问题的提示词
问题、困境、弊端、瓶颈、软肋、不良现象、不足之处等。
B. 影响的提示词
意义、价值、作用、有利于、有助于、不利于等。
C. 对策的提示词
建议、要求、措施、务必、希望、应该等。
2||| 标志性词汇
A. 引出观点的词
XX认为……、XX强调……、XX主张……、XX指出……、XX表示……、XX说……
B. 表示重点的词
但是、但、然而、尽管如此、虽然;并且、还、另外;关键是……、本质上……、主要是……
C. 总结类的词汇
总之、一言以蔽之、总而言之、综上所述、(由此)可见、总体看来、因此、所以等。
(3) 理清段落层次
1||| 第一,关键句概括法。
2||| 第二,总结概括法。
(4) 提炼中心思想
理清段落层次,思想认识条理化,系统抽象概括,归纳中心思想。
2. 加工要点
(1) 要点的粗加工
(2) 要点的深加工
1||| 结构的加工
A. 并列结构
B. 总分结构
C. 顺序结构
按照事物本身的发展顺序
按照认识事物的逻辑顺序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目的——理由——打算
按照工作流程顺序
2||| 字数的加工
A. 字数不够,扩充词句。
总领句、过渡句、总结句。
B. 超过字数,浓缩词句。
删繁就简,合并归类。
第二节 分析评价类
一、 题型概述
1. 考察形式
(1) 原因分析
(2) 评论分析
(3) 启示分析
(4) 方案优选
(5) 法律知识运用
(6) 哲学类
2. 作答要求
(1) 条理清晰
1||| 体现逻辑层次:总——分;总——分——总;宏观——微观;总体——具体。
2||| 使用分层次词汇:首先,……其次,……再次,……最后,……;一是,……二是,……三是,……;一方面……另一方面……
(2) 观点明确
(3) 分析合理
二、 作答思路
1. 原因分析
(1) 作答方法
1||| 据因推果
2||| 执果索因
(2) 作答基本框架
1||| 从材料中提取出与原因相关的要点
2||| 对提取的要点进一步整理
2. 评论分析
(1) 评论什么
1||| 肯定态度
A. 首先表明态度说明评论对象的正确性,对观点进行简单叙述——是什么。
B. 其次阐述肯定的理由——为什么。
C. 最后对观点进行总结、联系实际、谈论启示和提出对策——怎么办。
2||| 否定态度
A. 首先表明态度说明评论对象的不正确性。
B. 其次系统阐述其错误的理由。
C. 最后抛出正确的观点,并简单阐述如何将正确的观点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2) 作答基本框架
1||| 针对某一观点或现象进行评论。
A. 破题表态
B. 具体分析
C. 总结陈述
2||| 针对几种不同观点或做法进行评论。
A. 破题表态
B. 具体分析
C. 总结陈述
3. 启示分析
(1) 作答方法
1||| 借鉴经验。
A. 直接经验。
B. 间接经验。
2||| 总结教训。
(2) 作答基本框架
1||| 提取示例问题,总结经验教训
A. 正面案例要分析其优势、长处,予以吸收。
B. 反面案例要分析其缺点、不足,予以警惕。
2||| 分条作答合理阐述。
4. 方案优选
(1) 作答方法
1||| 如何确定最优方案
A. 目标择优方式。
B. 比较择优方式。
2||| 如何陈述理由
A. 目标择优
阐述达到的效果,表明方案之间的差距。
B. 比较择优
阐述合理之处和不妥当的地方,分条陈述。
(2) 作答基本框架
1||| 确定最优方案
2||| 明确相关理由
3||| 分条合理作答
5. 法律知识运用
(1) 作答方法
(2) 作答基本框架
1||| 开门见山
2||| 法条引用
3||| 解释说明
6. 哲学类
(1) 作答方法
1||| 立足题干,分析问题。
2||| 寻找哲学原理,发散思维,多角度思考。
3||| 回归材料,寻找原理相关信息,归纳总结。
(2) 作答基本框架
1||| 给定了分析的角度
A. 明确哲学原理。
B. 结合材料,解释说明。
2||| 由考生自行汇总
A. 发散思维,多角度思考。
B. 逐条解释说明。
第三节 提出对策类
一、 题型概述
1. 考察形式
(1) 作答身份未定的对策题
站在政府的角度提对策
A. 法律手段
B. 行政手段
C. 宣传手段
(2) 明确作答身份的对策题
站在作答的身份提对策
符合题目限定身份,不能“内行人说外行话”。
2. 作答要求
(1) 有针对性
1||| 符合题目要求
2||| 对策源于材料
(2) 有可行性
1||| 经济可行性
2||| 政治可行性
3||| 法律可行性
4||| 伦理可行性
(3) 可操作性
1||| 要有明确的对策内容
怎么干?
2||| 要有明确的对策主体
谁来干?
3||| 要有明确的对策客体
为谁干?
4||| 要有明确的对策目的
干什么?
二、 作答思路
1. 从材料中提出对策
(1) 根据问题反推对策
(2) 针对原因提出对策
(3) 吸取经验教训
(4) 引用专家建议
2. 根据知识储备提出对策
(1) 法律角度
1||| 立法、执法、法律监督
2||| 常用形式
A. 建立健全XX领域法律法规、政策规范,做到有法可依。
B. 坚决杜绝执法不严、暴力执法的情况,要严格执法、文明执法、人性化执法。
(2) 制度角度
1||| 理念、设计、实施、监督、
2||| 常用形式
A. 形成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应民意、广泛集中民智的科学决策制度,如社会听证制度、专家咨询制度、决策论证和责任制度等。
B. 建立健全行政问责制度,追究违法责任。
C. 不断收集信息,完善……制度。
(3) 监督角度
1||| 行政内部监督(上监审法)、行政外部监督(中国人民司社)
2||| 常用形式
A. 加强社会监督,设立举报热线、举报信箱、举报网站。
B. 加大舆论监督力度。
C. 加强检查(事前、事中、事后全时段、全方位的监督检查)。
(4) 宣传角度
1||| 宣传是保证法律、制度、政策等得到充分贯彻实施而进行的一种工作活动。
2||| 常用形式
A. 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进行宣传……,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的认识。
B. 发挥……模范作用,形成示范效应。
C. 在全社会营造……的氛围。
(5) 投入角度
1||| 资金、人才和科技等要素投入。
2||| 常用形式
A. 加大对……的财政和金融支持力度。
B. 在……方面,增加财政投入,解决……问题。
C. 依靠……技术,解决……问题。
第四节 机关实务类
一、 题型概述
1. 考察形式
(1) 计划组织协调
创设一种或多种情境,要求考生解决矛盾、纠纷或者开展相关工作。
(2) 应变处置
设置一种或多种情境,要求考生对紧急情况做出反应并妥善解决。
(3) 人际关系
特定的人物在特定的环境和条件下产生矛盾,要求考生处理矛盾。
2. 作答要求
(1) 角色意识
找准身份定位。
(2) 联系实际
结合题干情境。
(3) 流程合理
工作方法和流程。
(4) 可操作性
安排合理、细致、有效。
二、 作答思路
1. 计划组织协调
(1) 作答原则
1||| 厚积薄发原则
积累管理学、领导科学相关知识,工作中积累的管理经验。
2||| 5W2H原则
who、when、where、what、why、how、how much
3||| “缘题定性”原则
审清题意、具体分析、结合管理学原理和理论,对案例进行定性分析、解决。
4||| 角色原则
角色定位,设身处地进入具体情况,抓住关键,认清本质。
5||| 原因分析求全原则
多角度阐释,深入挖掘原因,保证要点齐全。
6||| 对策针对性原则
针对具体问题,提出针对性对策
(2) 作答策略
1||| 阶段性答题法
A. 明确目标
B. 计划筹备
C. 组织协调
工作小组法
工作流程法
D. 总结提升
2||| 要素答题法
时间、地点、人物、内容(主题、目的)、方式(工作的具体步骤、过程、采用的方法等)、效果(预期的效果以及事后的总结等)。
(3) 作答基本框架
审清题意,明确任务
阅读材料,了解情况
提出对策,按步作答
2. 应变处置
(1) 作答策略
1||| 按程序办事,避免慌乱
A. “五个快速”做到位
快速报告、快速出动、快速到位、快速展开、快速介入。
B. 调查研究要及时
事态稳定后,及时收集信息,分析原因。
C. 制定决策需准确
确定事件性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处置方案。
D. 贯彻实施全参与
动员社会力量,稳定民心,恢复秩序。
E. 评估总结要全面
a. 进行过程评估,堵塞漏洞。形成处置报告,提供参考。
b. 分析原因,总结规律,查找漏洞,公布于众,接受监督。
F. 重新塑造新形象
采取措施,完善体制,调整结构、科学规范。
2||| 健全协调机制
A. 组建突发事件应对指挥系统
a. 提高决策指挥人员的素质
b. 科学手段、精密的通信设备
c. 依靠团队力量,发挥集体智慧
B. 提高各职能部门的综合协调能力
多个部门统筹协调,避免推诿扯皮、贻误时机。
3||| 迅速识别,深入调查
广泛开展信息收集
a. 传播媒介。
b. 事故及隐患鉴定报告。
c. 进行实地调研。
4||| 隔离突发事件,控制事态蔓延
A. 隔离突发事件
a. 对人员的隔离
b. 对现场的隔离
B. 控制突发事件事态的蔓延
a. 未曝光
控制事件影响,争取牺牲小利换来突发事件的快速应对,避免事态恶化。
b. 已曝光
兼顾事件与舆论,引导舆论据实、客观报道。
c. 权衡利弊得失,适时调整处置策略。
(2) 作答基本框架
1||| 审清题意,明确任务
2||| 阅读材料,了解情况
3||| 分清缓急,依次处置
3. 人际关系
(1) 作答原则
A. 处理好与上级的关系
a. 敬业原则
b. 尊重原则
c. 服从原则
d. 适应原则
e. 沟通原则
第一,要尊重服从领导,但不能一味地阿谀奉承或者盲从。 第二,面对领导的批评要虚心接受,面对领导的表扬要淡定。 第三,在平时的工作中要保持和领导的沟通,及时汇报。 第四,善于从领导身上学习知识、经验、思维方式等。
B. 处理好与同事的关系
a. 自我检讨,严于自律。
b. 交流沟通,谦虚真诚。
c. 宽容大度,求同存异。
d. 积极主动,寻求帮助。
e. 竞争合作,工作为重。
第一,工作中谦虚低调,竞争中寻求合作共进,不争名夺利。 第二,工作之余,真诚为先,主动关心、帮助同事,共建良好人际关系。 第三,解决矛盾,讲求方式方法,及时寻找原因,采取合适方法,营造和谐工作氛围。
C. 处理好与下级的关系
a. 以身作则
b. 公平公正
c. 真诚待人
d. 善于纳谏
e. 批评与表扬并重
f. 亲密有间
第一,尊重下级,公平公正对待每一个人。 第二,看人看长处,激发积极性、创造性,做到人尽其才。 第三,善于听取下级意见,信任下级。 第四,下属犯错,反思责任。如遇困难,及时指导帮助。
D. 处理与群众的关系
a. 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
b. 深入群众
c. 依法行政
d. 兼顾灵活
e. 群众问题放在首位
第一,维护人民的利益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二,摆正位置,明确自己为民服务的角色。 第三,分清职责,热情诚恳的态度,耐心、细致、周到服务。 第四,涉及多方群众,做到利益兼顾。
E. 处理与其他部门(单位)的关系
a. 信任
b. 全局思考
c. 沟通、换位思考
d. 包容、尊重
e. 合作
第一,谦虚低调,坚定立场,表达方式要灵活,找到双方契合点。 第二,尊重适应对方的工作风格、方式,遇到问题,大局为重,以工作为目的,控制情绪、有效沟通、化解误会,促进工作有效开展。 第三,对于谋取私利的行为要坚决遏止,处理方式要灵活合理。
F. 处理与亲友的关系
a. 坚持原则第一性
b. 讲求原则的前提下把握灵活
c. 事业与家庭兼顾
d. 善于沟通,注意维系感情
第一,面对亲朋的困境和帮助,坚持工作原则。 第二,拒绝亲朋违背原则的求助时,注意选择灵活的方式。 第三,站在亲朋的角度,理解他们的困难,做好思想疏导工作。 第四,在职责范围之内,用正确的方法帮助其解决问题。
(2) 作答基本框架
A. 表态度
表明基本态度、基本原则,明确最终目的。
B. 找原因
理清角色关系,弄清人物矛盾,为解决矛盾打好基础。
C. 提对策
根据原因,坚持友好相处原则,提出具体的解决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