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园林工程4园路工程(赵兵版)
这是一篇关于园林工程4园路工程(赵兵版)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概论P79、4.2园路线形设计P84、4.3园路材料选取搭配P88、4.4园路施工技术P91等。
编辑于2022-08-20 10:33:13 河南4园路工程
概论P79
(一)园路的类型和选型
分类
主路:4-6m,联系全园,必须考虑通行、救护、消防、游览车辆
次路:3-4m,沟通各景点、建筑、各种广场,通行轻型车辆及人力车。
游步道:0.6-1.5m,景观作用,补充交通,还可有健康步道保健作用。
专用路:大于3m满足园务、防火等一些临时和突发性的通行需求。
选线
1、一般原则
1、公园注意环形路线以及细胞状路网
2、园路路宽可宽窄不一,曲直相济。
3、园路曲折,转角与景观点相结合。
2、不同地形下选线
1、平原:基本线形短捷顺直;曲线缓和,转角半径较大。
2、丘陵:协调好平、纵断面的关系,使平曲线满足加长车辆的最小转弯半径,土方平衡;控制盘山路长度,且尽量选在向阳坡;避免水系
3、山地:选址环境良好;沿河线高于最高洪水线;翻越山岭选择低垭口。
3、园路的交叉注意点:
1、避免多路交叉,容易路况复杂,导向不明。
2、人行路要穿过绿地需要做到主次分明,在宽度、铺装、走向上,有明显的区分,并且有景色特点。
3、三岔口可形成对景,令人过后记忆犹新。
园路如设置在山坡上,
1️、坡度≥6%时,就要顺着等高线作盘山路状;
2️、考虑自行车的行驶坡度应≤8%,
3️、汽车≤15%,
4️、考虑人力三轮车,则坡度应≤3%;人行路坡度为> 10%时,要考虑设计台阶。
园路的布置形式
套环式园路系统(最常用的园林路网形式):
主路成环,次路支路由主路延伸而出,互相穿插多三岔路,尽量避免四岔路,避免断头路。
条带式园路系统(多在狭长场地使用):
主路成带状,不成环,主路两侧穿插次路,游步道,次路小路可局部成环。
树杈式园路系统(多在山谷、河谷使用):
主路在谷底,主路两侧延伸出次路向上爬坡,连接景点,支路可成环,多尽端式。
(二)园路的功能特点
1.组织空间、引导游览
利用地形、建筑、植物或道路把全园分隔成各种不同功能的景区,同时又通过道路,把各个景区联系成一个整体,组织园林的观赏程序,向人们展示园林风景画面
2.组织交通
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的既能遍游全园,又能根据个人的需要,深入到各个景区或景点的交通路线。设计时要考虑到人流的分布、集散和疏导。
3.进行园务管理
公园要为广大游客提供必要的便餐、小卖、饮料等方面的服务,要经常进行维修、养护、防火等方面的管理工作,要安排职工的生活。
4.增加活动场地
人们不仅要求环境优美,而且要求在这样的环境中从事文娱、体育活动。甚至进行某些学习活动,获得知识。因此,园路不仅限于简单的交通功能。还要结合相应数量的活动场地,以满足上述需求。
5.具有美学功能,构成地面景观
园路把园林其他空间划成了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一系列空间,丰富园林空间的形象;园路自身富于变化的铺装样式也成为园林中另一道吸引人的特色景观。
(三)园路规划设计要点
1.园路尺度、分布密度要主次分明
人流量相对较大的区域,园路的尺度和密度就需要相对大一些,人流量相对较少的区域,园路的尺度和密度就相应地降低、调整。
2.园路路口规划合理有序
园路交叉口注意:
1.避免多路交叉,指向不明。
2.道路主次分明,区别明显。
3.多考虑三岔路,并设置中心景点,多条道路相交,成广场,交通绿岛。
4.道路相交以正相交方式,斜交不小于60%
3.园路与建筑
道路与建筑相交,设置缓冲,不可斜交。
常用平行交接,正对交接,侧对交接
4.园路与水体
以水面为中心,主干道环绕水面,环湖路富有变化,与水体若即若离。对于临近水面的步道设置,宽度最好不小于5m,并接近水面。
5.园路与山石
园路两侧布置山石——形成夹景;交叉口、转弯处设假山——疏导交通、美观
6.园路与种植
林荫夹道;成为障景;强调园路的转弯处;中心绿岛、回车岛、花钵、花树坛
7.园路的竖向设计
符合设计规范,保证路面排水。
tips:
1.滨湖路人行道宽度不小于5m,并且接近水面
2.主干道不适合设置台阶。
3.路比绿低,路比土低。
4.2园路线形设计P84
(一)平面线形设计
园路的平面线形即园路中心线的水平投影形态,包括直线、圆弧曲线、自由曲线三种线形。
1.平曲线和平曲线半径:
当车辆在弯道上行驶时,为了使车体顺利转弯,保证行车安全,要求弯道外侧部分应为圆弧曲线,该曲线称为平曲线。其半径称为平曲线半径。(一般不小于6m)
2.超高缓和段:
从直线段的路拱双向坡断面,过渡到小半径曲线上具有超高横坡的单向坡断面,需有一个逐渐变化的区段。
3.曲线加宽:
汽车在弯道上行驶,前后轮轨迹不同,前轮转弯半径大,后轮转弯半径小。为防止后轮驶出路外,弯道内侧的路面适当加宽。
1.曲线加宽值与车体长度的平方成正比,与弯道半径成反比,
2.道路中心线平曲线半径超过200m不需要曲线加宽
3.为使直线路段上的宽度逐渐过渡到弯道上的加宽值,需要设置加宽缓和段
4.加宽缓和段:
曲线加宽的过渡段(书p85)
(二)横断面设计
垂直于园路中心线方向的断面叫做园路横断面
1.道路横断面形式
一块板
机动与非机动车辆在一条车行道上混合行驶,上行下行不分隔。
两块板
机动与非机动车辆混驶,但上下行由道路中央分隔带分开。
2.园路路拱设计
路拱
为使雨水快速排出路面,道路的横断面通常设计为拱形、斜线形等形状,称之为路拱。
1.抛物线形路拱:
路面中部较平,愈向外侧坡度愈陡,横断路面呈抛物线形。
适用于:是最常用的路拱形式,但不适于较宽的道路以及低级的路面。
2.折线形路拱:
由道路中心线向两侧逐渐增大横坡度的若干短折线组成的路拱。
适用于:一般用于较宽的园路。
3.直线形路拱:
由两条倾斜的直线所组成的路拱。
适用于:二车道或多车道并且路面横坡坡度较小的双车道或多车道水泥混凝土路面
4.单坡形路拱:
路面单向倾斜的路拱。
适用于:山地园林
3.园路横断面综合设计
结合地形将人行道与车行道设置在不同高度上,用斜坡或挡土墙隔开
将两个不同行车方向的车行道设置在不同的高度上
结合岸坡倾斜地形,将沿河一边的人行道布置在较低的不受水淹的河滩上,车行道设在上层
当道路沿坡地设置,车行道和人行道在同一高度上,横断面布置应将车行道中线的标高接近地面,并向土坡靠拢
(三)园路纵断面设计
概念:路面中心线的竖向断面
竖曲线
名词解释:
路面中心线在纵断面上为连续相折的直线,为使路面平顺在折线的交点处要设置成竖向的曲线状,这就叫做园路的竖曲线。包括凹地形和凸地形两种,竖曲线半径一般不小于100m
竖曲线作用:
1.缓和纵向变坡出的冲击
2.确保行车视距
3.竖曲线与平曲线的恰当组合,有利于路面排水及改善行车的视线诱导与舒适感
1、主要内容
1.确定路线各处控制点的标高。
2.设计各路段的纵坡及坡长
3.保证视距要求,选择各处竖曲线的合适半径,设置竖曲线并计算施工高度等
2、施工要求
1.利用原地形,减少土方变动量。
2.园路路面结合排水
3.园路应与广场、建筑等在高程上有合理衔接
4.行车路线避免过多纵坡和折点,使线形平滑
5.竖曲线满足通车要求,纵断面设计满足设计规范
6.纵断面控制点与平面控制点一并考虑,使平、竖曲线错开
7.注意与地下管线的关系,做到设计合理
8.园路满足造景需要,移步易景,随地形起伏不定
坡度设计原则
1.竖向坡度要与平面规划同时设计
2.园路交叉点与变坡点标高确定,应该根据园路功能,周围场地标高,排水,最大坡度值与坡度长极限来综合考虑
3.满足园路本身的技术要求,考虑不同使用者的需要
4.结合地形地貌,减少土方量。
弯道超高:
为平衡汽车在弯道上行驶时产生的离心力所设置的弯道横向坡度所形成的高差称为弯道超高,为了便于直线路段双向横坡与弯道超高部分的单一横坡衔接平顺,应设置超高缓和段。超高值设为8%±1%,以8%为宜
4.3园路材料选取搭配P88
(一)园林生态环保道路的园路材料选取的注意点
1、要符合绿地生态要求:
使用渗水材料,有利于树木的生长,同时减少沟渠外排水量,增加地下水补充。
2、与园林景观相协调:
园路需要自然富有野趣,少留人工痕迹。
块料路面在广场的同一空间、园路的同一走向,采用同一样式的铺装较好。为了用铺装来表达园路的不同性质、用途和区域。
3、侧石问题
亦称路牙,路缘石
(二)园路路面铺装类型:
1、整体路面:表面浇注为连续整体的路面。(现浇混凝土路面,沥青混凝土路面,适用于通行车辆或人流集中的公园主路和出入口的园路)
2、块料路面:用各种天然块石或各种预制块料铺装的路面
3、粒料路面:用砖、碎石、瓦片等粒状材料铺装的路面
材料例子
沥青路面
混凝土路面
水洗小砾石和卵石路面
卵石嵌砌路面
混凝土平板路面及各种平板路面
嵌锁形预制砌块路面
花砖路面(广场砖)
小料石路面(方头弹石路面)和铺石路面
烧结砖路面
木板地面
透水性草皮路面
现浇无缝环氧沥青路面与弹性橡胶路面
砂石路面、碎石路面
石灰岩土路面、砂土路面、黏土路面、改良土路面
(三)砂石路面、碎石路面的设计要点
1、砂石路面、碎石路面造价低,具有透水性好的优点。但不适合用于婴儿车、轮椅通行的道路,设计时应注意选择使用地点。
2、道路纵向坡度在3%以上的路面,应设置圆木,减少砾石、碎石流失,防止造成危险。
3、装饰性碎石路面易生杂草,碎石还会嵌入地面,应采用打造混凝土地坑,或铺设透水层等预防措施。
4、由于白色透明砂石反光极强,应避免在大面积的向阳地段,如面西、面东地段上使用,而在建筑物北侧的背阴处,则恰好相反,如使用白色花岗岩碎石等明亮的砾石,会提高地面的高度。
tips
1、伸缩缝:是指为防止建筑物构件和混凝土路面由于气候温度变化(热胀、冷缩),使结构产生裂缝或破坏而沿建筑物或者构筑物施工缝方向的适当部位设置的一条构造缝。
2、混凝土路面处理方式:铁抹子抹平、木抹子抹平、刷子拉毛、简单清理表面灰渣的水洗右饰面和铺石着色饰面。
4.4园路施工技术P91
(一)园路结构p91
路面层的结构组成
面层
设计时要坚固、平稳、耐磨耗、具有一定的粗糙度,少尘埃,便于清扫
结合层
在面层和基层之间,一般用3~5cm的粗砂、水泥砂浆或白灰砂浆
基层
在土基之上,起称重作用,对材料要求比面层低,一般用碎石、砾石、灰土或各种工业废渣等筑成
垫层
在路基排水不良或有冻胀、翻浆的路段上,为了排水、隔温、防冻的需要,用煤渣土、石灰土等筑成
路基
黏土或砂性土开挖后用蛙式夯夯实三遍
对于未压实的下层填土,经过雨季被水浸润后能使其自身沉陷稳定
严重的过湿冻胀土或湿软呈橡皮妆土,宜采用1:9或2:8灰土加灰土加固路基,其厚度一般为15cm
附属工程
(二)结构设计
1、原则
1.就地取材,节约资金
2.薄面、强基、稳基土
2、几种结合层
白灰干砂:操作简单、密实性好。
净干砂:操作简单,造价低,经常性的遇水砂石容易流失,造成结合层不平整
混合砂浆:由水泥,白灰,沙组成,整体性好,强度高、粘结性强,适用于铺装块料路面,造价较高。
3、几种隔温材料比较
在季节性冰冻地区,地下水位高时为了防止道路发生翻浆。如用砂石做基层,需要做后,不经济
密度不足的石灰土(压实密度小于85%)不能防止冻胀,压实密度大时可以防冻
煤渣石灰土或矿渣石灰土作基层,用7:1:2的煤渣、石灰、土混合料,隔温性较好,冰冻深度最小,在地下水位较高时,能有效防止冻胀(最适宜寒冷地区)
(三)园路铺地施工步骤
放线
挖路槽
铺筑基层
铺筑结合层
铺筑面层
(四)常见园路施工要点
混凝土路面(整体路面)
现浇混凝土路面面层的接缝有胀缝和缩缝。胀缝为真缝,缩缝为假缝
面层养护至少延续14天
透水性沥青路面的制作
卵石路面
混合路面
嵌草路面
大理石、花岗岩铺地
4.5园路附属部分设计P100
(一)路缘石
1、概念
是一种为确保行人安全,进行交通诱导,保留水土,保护植栽,以及区分路面铺装等而设置在车道与人行道分界处、不同铺装路面的分界处等位置的构筑物。包括分界道牙砖和地界道牙砖
2、设计要点
在公共车道与步行道分界处设置路缘石,一般利用混凝土制“步行道车道分界道牙砖”,设置高15cm左右的街渠或L行边沟;如在建筑区内,街渠或边沟的高度则为10cm
区分路面的路缘,要求铺装高度统一、整齐,路缘石一般采用“地界道牙砖”
对沥青路面,为确保施工质量应当设置路缘,其他路面与绿化交接处可不设
(二)明渠
明渠是园林中常用的排除雨水的渠道,多设在园路的两侧,常成为道路拓宽部分,多采用底宽(30cm)、边坡斜率小的浅渠
(三)雨水井
雨水井是为收集路面水的构筑物,在园林中常用砖块砌成,并多为圆形,雨水井可分为两类:有沉泥池的雨水井和无沉泥池的雨水井
(四)踏步
当地面坡度超过 12° 时就应设置踏步;当地面坡度超过 20°时一定要设置踏步;当地面的坡度超过 35°时,在踏步的一侧应设扶手栏杆:当地面坡度达到60°时,则应做蹬道、攀梯。
一般踏步的数量最少应为 2个踏级,踏步每上非12-20级,需要稍加休息,在这里应留出1-3m长的平台。一般踏面宽为28-38cm,平步高两 10-16.5cm。 在专门的儿童游戏场,踏步的举步高应为 10-12cm 为好。
*《公园设计规范》:纵坡大于 50%的梯道应作防滑处理,并设置护栏设施;梯道的净宽不宜小于1.5m;梯道每升高1.2m~1.5m,宜设置休息平台,平台进深应大于 1.2m,条件为特陡山地时,宜根据具体情况增加合阶数,但不宜超过 18级;梯道连续升高超过5. 0m 时,宜设置转折平台,且转折平台的进深不宜小于梯道宽度
(五)坡道
1)轮椅坡道的净宽度不应小于1.00m,无障碍出入口的轮椅坡道净宽度不应小于1.2m
2)轮椅坡道的高度超过300mm且坡度大于1:20时,应在两侧设置扶手,高度应为850mm——900mm
3)轮椅坡道起点、终点和中间休息平台的水平长度不应小于1.50m
4)轮椅坡道临空侧应设置安全阻挡措施
5)轮椅坡道的最大高度和水平长度应符合下表规定
礓礤
当坡面较陡时,为了防滑,可将坡面做成浅阶的坡道,这就是常说的礓礤
(六)步石和汀步
4.6园路后期养护管理P103
(四)特殊地质、气候下的园路施工
1、不良土质路基的施工方法
(1)软土路基:先将泥炭、软土全部挖除,采用剖石挤淤法、砂垫层法等对地基进行加固(替换)
(2)杂填土路基:可选用片石表面挤实法、压实到相应的密实度。使路堤筑于基底或尽量换填渗水性沙土,并用重锤夯实法、振动压实法等方法使路基达到需要的强度。(压实)
(3)膨胀土路基:
1.尽量避免在雨季施工,挖方路段也应做好路堑堑顶排水,并保证在施工期内不得沿坡面排水;(防水)
2.其次注意压实的质量,最宜用重型压路机在最佳含水量条件下碾压。(压实)
(4)湿陷性黄土路基
1.施工中的关键是排水工作,对地表水应采取拦截、分散、防冲、防渗、远接远送的原则,将水引离路基,防止黄土受水侵而湿陷;(排水)
2.路堤的边坡要整平拍实,基底采用重机辗压、重锤夯实、石灰桩挤密加固或换填土等,以提高路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2、特殊气候条件下的园路施工
雨季施工
先在路基外侧设排水设施,及时排除积水
雨前不利地段先行施工,雨后重点检查排水、渗水、积水情况,出现翻浆及时换填。最好在雨前挖完、填完、压完。
基层为石灰土时受影响最大,应关注天气,做到随伴随铺随压;注意保护石灰
混凝土路面注意水泥防雨防潮,已铺筑混凝土严防雨淋;沥青路面注意天气,下雨或下层潮湿时不得摊铺沥青。
冬季施工
冰冻前做好准备工作:放样、标记、清杂
修筑路槽前清除路面积雪、冰块,决定是否刨去冰层
最大松铺厚度不超过30cm,压实度同正常条件下,当天填卸当天碾压,严禁冰土填筑
沥青路面不宜在5°C以下施工;注意提高混凝土、砂浆拌和温度,混凝土搅拌站搭设工棚;控制水灰比0.54以下,采用速凝剂;混凝土路面采取保温措施;延长养护和拆模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