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九上政治第二单元
民主与法治知识点总结,包括追求民主价值建设,法治中国两个模块的内容要点,详细的总结了生活在新型民主国家,参与民主生活,夯实法治基础。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章节概要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红星照耀中国》书籍介绍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课程导图
桃花源记思维导图
民主与法治
追求民主价值
生活在新型民主国家
民主的足音
民主价值的实现
民主形式,民主制度
追求民主价值的历程
近代资产阶级追求民主的艰辛尝试
革命战争时期探索民主实现形式
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
法治保障社会主义民主
新型的民主
基本特点: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新在哪儿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 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人民当家作主落实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 有具体的制度给予保障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意义
有助于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人民安居乐业、 社会和谐稳定、国家繁荣富强
具体形式
选举民主
协商民主
民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 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基本政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独具中国特色的实现民族平等, 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利的基本政治制度)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发展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
我国民主现状
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人民的利益得到越来越切实的保障, 人民越来越多地参与民主管理
参与民主生活
行使民主权利
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内涵
需要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建设
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途径
民主选举
形式: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
要求:都要遵循公开、公平和公正原则; 公民要积极、主动、理性地参与
民主决策
要求:保证广泛的公民参与,决策方认真听取各方意见, 集中民智,促进决策的科学化
制度保证: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 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
民主监督
意义
对国家:有利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改进工作, 提高工作效率,克服官僚主义,防止滥用权力,预防腐败
对公民:有助于增强公民的参与意识,激发公民的参与热情
增强民主意识
为什么要增强公民的民主意识
一个国家和社会民主生活的质量和水平,与公民的民主意识密切相关
有利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也是社会主义制度生命力的重要保证
公民应怎样增强民主意识
要自觉遵守宪法,始终按照宪法原则和精神参与民主生活
要不断积累民主知识,形成尊重、宽容、批判和协商的民主态度
要通过依法参与公共事务,在实践中逐步增强民主意识
建设法治中国
夯实法治基础
选择法治道路
追求并奉行法治已经成为现代世界各国的共识
法治的要求
实行良法之治
实行善治
法治的重要性
是人类社会进入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
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保障人们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
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 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
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描绘法治蓝图
依法治国的重要性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建设法治中国的要求
科学立法(立法机关)、严格执法(执法机关)、 公正司法(司法机关)、全民守法(全体公民)
依法治国新十六字方针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凝聚法治共识
法治政府
政府的作用、权力来源、宗旨
作用:人们的社会生活需要政府管理,人们又享受着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
权力来源: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
宗旨: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政府的工作要对人民负责,为人民谋利益
依法行政的地位、核心
地位: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
核心:是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如何建设法治政府
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时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权,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行使权力
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
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提高政府公信力
政府角度
公民也要积极参与,献计献策,主动监督,促进政府依法行政
公民角度
厉行法治
如何做到厉行法治
国家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
需要加强法治宣传,弘扬法治精神,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在全社会鲜明地树立起”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文化导向
国家
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现代社会的公民,要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
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率先做尊法守法的榜样,带动其他公民共同守法
个人
法治和德治的关系
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
以法治承载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起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起支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