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我国各时期的土地政策
这是一篇关于我国各时期的土地政策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民主义革命、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社会主义建设初步探素。
这是一篇关于毛泽东著作(考研政治)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社会主义改造。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章节概要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土地政策
旧民主主义革命
太平天国
文献:《天朝田亩制度》
内容: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
评价: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社会的基础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但是并没有超出农民小生产者的狭隘,不切实际的空想而且未能付诸实践。
旧三民主义
所属:民生主义
内容:“平均地权”(现有地价归原主,增价归国家)没有做到耕者有其田
评价:没有将土地所有权分给农民,没有正面触及封建土地所有制,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的土地要求,难以成为发动广大工农群众的理论武器。
新民民主义革命
新三民主义
“平均地权”“节制资本”“耕者有其田”
土地革命时期
《井冈山土地法》
首次肯定了广大农民以革命的手段获得土地的权利;但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府所有,禁止土地买卖等不适合中国农村实际。(1928)
《兴国土地法》
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
阶级路线和土地分配方法:坚定的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按人口平分土地。
抗日战争时期
减租减息,发展生产。(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没有耕者有其田
解放战争时期
《五四指示》
内容:吸引中农参加运动,绝不可侵犯中农土地;一般不变动富农土地,对富农地主有所区别;不可将农村中反对封建地主阶级的方法,运用于城市中反对工商业阶级的斗争
意义:“耕者有其田”由削弱封建剥削向废除封建剥削过渡。
《中国土地法大纲》
内容:明确规定“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新中国成立初期
文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内容: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由解放战争时期征收富农多于土地改为保存富农经济。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内容:依靠贫下中农,团结其他中农
社会主义建设初步探索
实行“三级管理,队为基础”的农村集体经济体制。 “三级”主要是指人民公社时期实行的公社、生产大队和生产队三级。这种“政社合一”体制束缚了农村生产关系,长远上不利于推动恢复和发展农业的生产。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时期
改革开放初期
在土地集体所有制基础上,实行集体经营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相结合的经营管理方式
现阶段
实行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