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毛泽东著作(考研政治)
这是一篇关于毛泽东著作(考研政治)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社会主义改造。
这是一篇关于我国各时期的土地政策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民主义革命、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社会主义建设初步探素。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毛泽东著作
大革命时期
《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
主题:分析了中国社会的各阶级状况及其在革命中的地位:划分了买办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指出分清敌友是革命的首要问题
意义:毛泽东最早论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文章
《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
主题: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主题:指出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肯定农民的作用及党领导农民革命的重要性;论述了建立农民革命领导权和农民革命武装的必要性;分析了农民的富衣、中农、贫农三个阶层,认为贫农是农民中最革命的力量。
土地革命时期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井冈山的斗争》
论证了红色政权能够长期存在并发展的主客观条件,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1928年)
《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
主题:指出党内的各种错误思想:提出看重从思想上建党的原则 (1929年)
《古田会议决议》
主题:提出了“纠正主观主义”的问题,系统解决了党的建设问(1929)
《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进一步阐明了中国革命只能走与资本主义国家不同的道路
提出了党把工作重心由城市转移到农村,在农村开展游击战争,深入进行土地革命,建立和发展红色政权,待条件成熟时再夺取全国政权的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思想 (1930年)
《反对本本主义》
初步阐明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的极端重要性,提出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和“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的思想(1930年)
毛泽东第一次使用了“思想路线”这一科学概念,并首次确立了的实事求是的重要思想,从而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胜利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新道路理论提供了认识论上的依据,基本形成了包含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的基本因子,基本形成了明确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
抗日战争时期
《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议》
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路线。(1935年)
《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进一步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思想,论证了建立统一战线的可能性和必要性。解决政治路线问题(1935年)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总结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经验。科学分析中国革命战争的四个特点。系统说明有关中国革命战争战路方面的诸问题和战略战术。(1936)
《为争取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
指出抗日与民主互为条件;回答革命前途问题,指出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是文章的“上篇”和“下篇”的关系。(1937)
《实践论》
《矛盾论》
从认识论的高度,总结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经验,揭露和批评党内的主观主义尤其是教条主义错误,深入论证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科学阐明了党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1937)
《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全面地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基本政治主张,是共产党全面抗战路线的具体化,给全国人民指明了争取抗战最后胜利的道路。这也是我党历史上第一次提出建立廉洁政府的施政纲领,这对于我党的廉洁政治具有重要的意义。(1937)
《论持久战》
系统阐明了持久抗战的总方针,批驳了“亡国论”和“速胜论”;科学地预见了抗日战争发展的三个阶段;把抗日游击战争放在战略地位考虑。(1938)
《共产党人发刊词》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新民主主义论》
1.毛泽东揭示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特征,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中国革命发生和发展的原因。 在此基础上,他阐明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整个中国革命运动,是包括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在内的全部革命运动。 2.毛泽东阐明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纲领。 3. 毛泽东总结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公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主要法宝。
《改造我们的学习》
《整顿党的作风》
《反对党八股》
党的高级干部: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 全体党员: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 (1942)
《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
第一次从哲学高度对群众路线做了理论概括,把党的群众路线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辩证法和唯物论有机地统一起来。明确提出:在我党的一切工作中,凡属于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论联合政府》
主题:概括了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优良作风:现论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蜜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这三大作风是中国共产党显著区别于其他政党的主要标志,也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对待人民群众和对待自己及周围同志的正确态度。
解放战争时期
《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完整表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完整的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土地改革的总路线: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土地改革的阶级路线),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土地改革遵循的总原则),发展农业生产(检验土地改革成功与否的根本标准。(1948)
《论人民民主专政》
系统论述了人民民主专政理论;阐述了专政的内容、基本任务及民主与专政的关系:完善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提出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总结了人民民主专政得以实现的国内和国外基本经验。(1949)
社会主义改造
《论十大关系》
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明确提出要以苏为鉴。独立自主地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论十大关系》标志着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 还确定了一个基本方针: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因素,直接的,简洁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1956)
《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总结讲话》
毛泽东首次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
第一次系统地阐释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明确提出了社会基本矛盾的概念及两类社会矛盾的学说:提出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1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