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11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
人教版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1课基础知识整理。导图介绍了早期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思想的萌发、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背景、生产力飞跃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弊病逐渐显现等多个方面的知识点。
中外历史纲要下第23课基础知识总结,内容有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人类发展面临的问题、在合作共赢中促进全球共同发展,大家可以学起来哦。
中外历史纲要下第22课基础知识整理,内容有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社会信息化和文化多样性,一起来学习吧。
中外历史纲要下第21课基础知识整理,内容有 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发展中国家的成就、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大家也可以用于备考复习。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
早期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思想的萌发
早期工人运动
背景
生产力飞跃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弊病逐渐显现
工人生存条件恶化
过程
工业革命
资本主义生产发展
基本矛盾暴露
工人处境恶化
社会关系变革
社会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
工人运动兴起、发展
著名代表
法国里昂工人武装起义
英国宪章运动
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社会主义思想的萌发 (空想社会主义)
代表人物
法国:圣西门、傅立叶
英国:欧文
共同主张
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种种弊端
反对自由放任的竞争
主张建立合作、平等、和谐的理想社会
但没有找到实现理想社会的现实力量和正确有效的途径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经济基础(根本原因)
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贫富分化,资本主义的弊端日益暴露,阶级矛盾尖锐
阶级基础
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
思想基础
德国古典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
实践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长期的革命实践与理论研究
确立标志: 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
内容
马克思主义
肯定了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
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
论证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宣告了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
《共产党宣言》
肯定了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作用
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
肯定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
把建设新社会的希望寄托在无产阶级的身上,无产阶级的重任是夺取资产阶级的资本,消灭私有制,还要进一步发展生产力
无产阶级需要通过阶级斗争和暴力革命来达到目的
意义: 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成为无产阶级的思想武器 推动工人运动蓬勃兴起,深远影响人类社会的进程
丰富与发展
1867年,马克思撰写的政治经济学巨著《资本论》第一卷出版
《资本论》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最重要的文献之一
评价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人民的、实践的、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是工人运动和民族民主运动的重要思想武器
在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下,人民成为实现自身解放和全人类解放的根本政治力量
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国际工人协会 (史称“第一国际”)
成立时间
1864年
意义
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国际工人运动进入新阶段
这一时期(19世纪60年代)社会主义运动从分散走向联合
巴黎公社运动
诱发事件
1870年,法国在普法战争中失败,社会矛盾激化
特点
偶然性与自发性
革命措施
建立无产阶级国家机器(政治)
成立国民自卫军和治安委员会
设公社委员会为最高权力机关,拥有立法权和行政权
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由选举产生的公职人员
规定公职人员薪金的最高限额不得超过熟练工人的工资
触及资本主义私有制,有明显的无产阶级性质(经济)
没收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
实行八小时工作日
教育上由世俗教育取代宗教教育,实行义务教育
最终结果
1871年5月28日,巴黎公社被法国资产阶级和普鲁士联合扼杀
两大重要理论: 剩余价值学说 唯物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