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工记》全文7100余字。书中,先简述百工定义及其制作特点,再以主要篇幅分述当时官府、民间手工业的重要工种,所述工种有30个,今存25个。内容包括了制造车舆、农具、皮甲、兵器、乐器、礼器、饮食器、建筑、水利、彩绘、染羽毛、练丝等。考工记的重要首先在于它系统总结了当时的制作,有重大的科技意义,其叙述还同工艺美术有诸多结合、
《考工记》提出“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才可以为良。”,就是重要的制作原则。大意是顺应天时,适合地气,材料优良,工艺精湛,四者结合,才能得到精良的作品。指出了手工业生产所必需的时令、环境、材质、技术四个要素,在工业文明到来之前,这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又如“凡制弓,各因其君之躬志虑血气,”指出造弓应依照使用者不同的体型、性格、气质而异。这不仅有人体工学的意义,还渗透着设计、制作的人本精神
《考工记》中最著名的是,"金有六齐"。为了得到硬度、韧性、光洁度不同的青铜器,应该采用不同的铜、锡比例。对此,《考工记》归纳是:”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斧斤之齐;四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戈戟之齐;三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大刃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二,谓之销杀矢之齐;金、锡半,谓之鉴燧之齐。“ ”齐“指配比。这是人类关于青铜合金配比的最早记录,不仅总结了当年的铸造,也以大体为以后遵循,基本符合科学的原理
在春秋战国文献,特别是诸子著作中,出现了相当数量对文艺、手工业及工艺美术的讨论,他们内容丰富,见解精辟,影响重大。其中一些还同《考工记》近似,如《荀子*强国篇》说:”刑范正,金锡美,工冶巧,火齐得,剖刑而莫邪已。“意即设计的模具规范,合金精良,冶铸精致,火候与配比恰当,就能够得到锋利的莫邪剑。它的含义便与前述的《考工记》的”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有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