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国地貌格局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山脉阻挡水汽深入内陆,形成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的降水分布格局。并在山地迎风坡形成大量地形降水,山地成为自然的降水分界线。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法理
中国地貌格局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气候
热量
地形格局影响气温分布格局,与纬度因素一起使我国气温大致由东南向西北递减,青藏高原成为气温低值区
降水
山脉阻挡水汽深入内陆,形成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的降水分布格局。并在山地迎风坡形成大量地形降水,山地成为自然的降水分界线
光照
海拔较高的地区大气稀薄,光照资源充足。我国地貌格局使我国光照资源的分布大致呈一二级阶梯多,三级阶梯少的格局,影响了光能资源的开发格局
大气环流
中国青藏高原地形区形成了独特的高原季风环流,使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在副高干旱带形成了独特的鱼米之乡
地质
资源
中生代以来的地质运动使柴达木、塔里木等盆地地区形以及华北地台等稳定的地质构造单元成了较厚的沉积盖层,为中国积累了丰富的油气、矿产资源
灾害
由于中国大地构造格局中,多线性构造地区。该地区地质活动较为活跃,形成了我国华北、青藏高原、四川龙门山、环太平洋等几大地震带,导致地震活动频繁。除此之外,山地地区还易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共同影响了我国地质灾害的分布格局。
水文
河流流向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地貌格局使我国河流流向大多为自西向东流。
水量及内外流区划分
由于地貌格局影响气温与降水格局,从而影响河流补给。中国河流大多东部、南部水量大,为外流区,西北部水量少,为内流区。
水文特征与旱涝灾害
由于地形影响,我国河流大多为东西流向,与我国雨带延伸方向一致。此种一致性导致河流丰枯水期与旱雨季变化一致,河流水文特征大陆性增强,使河流宣泄洪峰能力、流域内径流调蓄能力减弱,易引起严重的旱涝灾害。
生物
植被区
由于地貌格局与纬度位置、大气环流的共同影响,中国形成了八大植物区系的基本格局。
特有种与孑遗种
由于目前的地貌格局中的高大山系以及地质历史时期的造山运动,山地形成了许多地理隔离,加之山地自然要素垂直分异的影响,形成了许多我国特有种。并且在冰期时,山地为许多物种提供了避难所,使我国目前存在许多孑遗种。
土壤
地带性分异
地貌格局与地理位置共同形成了水热差异的影响,我国的土壤呈现出经度地带性与纬度地带性的分异。并且受山地垂直高差造成的地理要素垂直分异影响,山地地区土壤也呈现垂直分带特点。
环境
环境脆弱性
受地貌格局造成的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影响,我国形成了青藏高原、西北地区等环境生态较为脆弱的地区,极易受人类活动的破坏。因此要加大环境保护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