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一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思维框架知识点拓展知识点,内容相对还是比较喜欢详细的,大家可以借鉴。
年长对于年幼有强制的权利(血缘的基础)、定义:由生育所发生的亲子关系、用生育维持血缘社会的稳定,保持循环,结构的静止(血缘的继替)
乡土社会的一个特点:在熟人里长大的人用声气辨人、面对面接触采用了更完善的语言、在乡土社会,语言文字都不是唯一的象征体系、只有当中国社会乡土性的基层发生了变化后文字才能下乡。
正值大革命失败,中国处于一片黑暗之中,朱自清作为“大时代中一名小卒”,一直在呐喊和斗争,但是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后,却从斗争的十字街头钻进古典文学的“象牙之塔”,但是作者又做不到投笔从戎,拿起枪来革命,但又始终平息不了对黑暗现实产生的不满与憎恶,对生活感到惶惑矛盾,内心抑郁始终无法平静。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章节概要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距今约170万年
元谋人
距今约70万年-20万年北京人
北京人
原始人群
旧石器时代
代表
群居生活
会使用火
距今约1万年
距今约7000-5000年
仰韶文化
大汶口文化
河姆渡文化
种植水稻
养蚕缫丝
距今约5000年
龙山文化
龙山文化代替了大汶口文化和仰韶文化
代表器物
黑陶
被称为”蛋壳陶“
红山文化
北方辽河上游
精美玉器
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
良渚文化
母系氏族社会
旧石器时代晚期
生产力水平低下
共同劳动
成果共享
神话传说
三皇五帝
约公元前2070年
夏朝建立
父系氏族社会
新石器时代晚期
社会贫富分化和不平等现象出现
私有制产生
子主题
约公元前1600年
商朝建立
都城
多次迁都,定都于殷
文化考古
殷墟遗址
河南安阳
甲骨文
成熟的文字
青铜器
统治
国家机构
最高统治者:商王
下设:尹及各类事务官
国家管理:实行内外服制
内服指商王直接控制的王畿地区
外服指商王间接控制的方国和部族
疆域
东到大海,西及陇山,南跨江汉,北至燕山
灭亡
王纣
修建许多宫殿苑囿终日饮酒作乐
以炮烙之刑残害臣民
引起共愤
牧野之战
纣王自焚,商朝灭亡
公元前1046年
西周建立
周武王
定都镐京
史称西周
分封制和宗法制
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宗法制与分封制相互补充,解决了统治阶级内部在权力和财产分配方面的冲突与矛盾
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金字塔型等级结构
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政治统治
公元前841年
周厉王
贪财好利,为政暴虐
国人暴动
周厉王出逃, 共和行政
大臣召公,周公共同执政
公元前771年
西周灭亡
西北游牧民族犬戎乘西周王室内乱,攻破都城镐京,杀死周幽王,西周灭亡
公元前770年
周平王东迁洛邑
重点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补充
中国是远古人类的重要起源地
中国早期人类的分布特点
沿河分布,满天星布
发展基础
多元一体
劳动工具
打制制石器
社会生活
从事渔猎和采集
过群居生活
元谋人和北京人已经学会用火
文化遗存
黄河中游地区
黄河下游地区
长江下游地区
新石器时代
磨制制石器
大量使用陶器
彩陶
开始从事农业
南方稻
北方粟
饲养家禽
生活逐渐稳定
商和西周的经济
农业
主要生产部门
使用木,石,骨,蚌等材质的工具 青铜农具极少
井田制
土地经营的基本方式
井:因土地整治规则,有沟渠灌溉,道路疆界划分,形似”井“
手工业
青铜铸造业
手工业生产中的主要部门
礼器与兵器
经济政策
工商食官
青铜时代
实行奴隶主土地国有制
周天子名义上占有全国的土地和臣民,土地不能随意买卖
原始农业的出现奠定了文明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