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汽车理论
这是一篇关于汽车理论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1.动力性2.燃油经济性3.动力参数选择4.制动性5.操纵稳定性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电费水费思维导图
D服务费结算
个人日常活动安排思维导图
西游记主要人物性格分析
17种头脑风暴法
材料的力学性能
如何令自己更快乐
头脑风暴法四个原则
思维导图
汽车理论
1. 动力性
1.1. 动力性指标
1.1.1. 最大车速
1.1.2. 加速时间
1.1.3. 最大爬坡度
1.2. 行驶阻力
1.2.1. 滚动阻力
1.2.2. 空气阻力
1.2.3. 加速阻力
1.2.4. 坡度阻力
1.3. 两大性能图
1.3.1. 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
1.3.2. 动力特性图
2. 燃油经济性
I. 各国燃油经济性评价指标
I.1. 中国:行驶100km所消耗的燃油升数
I.2. 欧洲国家:行驶100km所消耗的燃油升数
I.3. 美国:每加仑燃油行驶的英里数
II. 燃油经济性的计算
II.1. 等速行驶工况燃油消耗量的计算
II.2. 等加速行驶工况燃油消耗量
II.3. 等减速行驶工况燃油消耗量的计算
III. 影响因素
III.1. 使用方面
III.2. 汽车结构方面
III.3. 传动系
III.4. 汽车外形与轮胎
3. 动力参数选择
A. 发动机功率的选择
B. 最小传动比的选择
C. 最大传动比的选择
D. 传动系档数与各档传动比的选择
E. 利用燃油经济性—加速时间曲线确定动力装置参数
4. 制动性
4.1. 制动性的评价指标
4.1.1. 制动效能
4.1.2. 抗热衰退性能
4.1.3. 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
4.2. 制动时车轮的受力
4.2.1. 地面制动力
4.2.2. 制动器制动力
4.3. 汽车的制动效能及其恒定性
4.3.1. 制动距离
4.3.2. 制动距离分析
4.3.3. 制动效能的恒定性
4.4. 制动过程出现的三种情况
4.4.1. 前轮先报死拖滑,然后后轮抱死拖滑
4.4.2. 后轮先抱死拖滑,然后前轮抱死拖滑
4.4.3. 前后轮同时抱死拖滑
4.5. 利用附着系数与制动效率
4.6. 对前后制动器制动力分配的要求
4.6.1. ECE制动法规
4.6.1.1. 在.0.2—0.8之间
4.6.2. 具有变化值的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分配特定
5. 操纵稳定性
5.1. 汽车三种稳态转向特性
5.1.1. 不足转向
5.1.2. 中性转向
5.1.3. 过多转向
5.2. 汽车实验的两种实验方法
5.2.1. 主观评价法
5.2.2. 客观评价法
5.3. 汽车前后车轮侧偏角
5.3.1. 弹性侧偏角
5.3.2. 侧倾转向角
5.3.3. 变形转向角
5.4. 提高操纵稳定性的电子控制系统
5.4.1. 防抱死制动系统
5.4.2. 驱动力控制系统
5.4.3. 四轮转向系统
5.4.4. 车辆稳定性控制系统
6. 平顺性
6.1. 平顺性的评价
6.1.1. 基本的评价方法
6.1.2. 辅助评价法
6.2. 车身立体模型的车身质量考虑的方面
6.2.1. 垂直
6.2.2. 俯仰
6.2.3. 侧倾
6.3. 车身与车轮双质量系统的振动
6.3.1. 运动方程与振型分析
6.3.2. 双质量系统的传递特性
6.3.3. 车身加速度、悬架弹簧动绕度和车轮相对动载的幅频特性
6.3.4. 在路面随机输入下系统振动响应均方根值的计算
6.4. 平顺性实验主要内容
6.4.1. 确定悬挂系统的刚度、阻尼和惯性参数
6.4.2. 悬挂系统的部分固有频率和阻尼比的测定
6.4.3. 汽车振动系统的频率响应函数的确定
7. 通过性
7.1. 汽车支撑通过性评价指标
7.1.1. 牵引系数
7.1.2. 牵引效率
7.1.3. 燃油利用指数
7.2. 松软地面的物理性质
7.2.1. 土壤切应力与剪切变形的关系
7.2.2. 土壤向负荷与沉陷的关系
7.3. 汽车的挂钩牵引力
7.3.1. 车辆在松软地面上的土壤阻力
7.3.2. 驱动轮的土壤推力与滑转率
7.4. 间隙失效的阻碍条件
7.4.1. 顶起失效的阻碍条件
7.4.2. 触头失效的阻碍条件
7.5. 汽车越过台阶、壕沟的能力
共七个自由度,侧倾三个自由度,4个车轮垂直自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