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营养学基础
营养学基础:包含简述成人能量消耗途径及三大营养素供能比,能量系数或食物的热价 基础代谢BM基础代谢率BMR 食物热效应TEE(SDA)等等
编辑于2022-09-19 15:08:16营养学基础
一,概述
营养素 宏量营养素 微量营养素 合理营养 营养不良
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 平均需要量EAR 推荐摄入量RNI 能量需要量EER 适宜摄入量AI 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
宏量营养素可接受范围AMDR 特定建议值SPL 预防非传染性慢性病的建议摄入量PI- NCD/PI
膳食营养摄入量及相关概念 9
水的生理功能
细胞体液,新陈代谢,体温,润滑
食物的生物活性成分及功能
人体营养需要
营养素代谢
同化作用 异化作用 与外界物质交换/体内物质转变
代谢三阶段
消化吸收 中间代谢 排泄 水矿维可直接吸收 物质交换于能量转变
营养素功能
能量,构成细胞组织生长发育自我更新,调节机体生理活动
人群营养
合理营养
营养不良
DRIs
合理膳食及要求
合理膳食
种类齐全,食品安全,科学烹调,合理进餐良好习惯,遵循指南3
二,蛋白质
蛋白质相关概念
必需氨基酸EAA 非必需氨基酸NAA 条件必需氨基酸CEAA 氨基酸模式ACP
优质蛋白 参考蛋白 半完全蛋白 限制氨基酸 蛋白质互补作用 不完全蛋白
蛋白质的生理功能
组织成分
活性物质,调节功能
酶,激素,抗体,转运体,渗透压和酸碱度
供给能量
1g=16.7kJ 4kcal
肽类的特殊生理功能
免疫调节 矿物质吸收 降血压 清除自由基
蛋白质消化吸收代谢
消化吸收 小肠
影响消化吸收的因素
胃肠道动力 黏膜的吸收
蛋白质类型
快膳食蛋白 乳清蛋白
慢膳食蛋白 酪蛋白
蛋白质代谢
必要氮损失ONL
氮平衡 什么是氮平衡
氮平衡
关系 零氮平衡 正 负
公式 B=I-(U+F+S) 依次为:氮平衡 摄入量 尿氮 粪氮 皮肤等损失氮
评价B与0
食物蛋白营养学评价
蛋白质含量
凯氏定氮法
蛋白质消化率
真,表观
蛋白质利用率
生物价BV
蛋白质净利用率NPU
蛋白质功效比值 PER
氨基酸评分AAS
经消化率修正的氨基酸评分PDCAAS
膳食如何搭配
蛋白质营养不良及营养状况评价
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PEM
水肿型
消瘦型
蛋白质摄入过多 3种
营养状况评价
血清蛋白质
上臂肌围和上臂肌区
血清氨基酸比值小于2正常,大于3不良
成年人蛋白质PNI
男65 女55g
三,脂类
相关概念
必需脂肪酸EFA 亚油酸和a-亚麻酸
必需脂肪酸功能 3
磷脂
前列腺素
胆固醇代谢
摄入
不少于总能量3%
缺乏引起**
反式脂肪酸
脂类的生理功能
体内脂肪的生理功能
储和供能 保温润滑 节约蛋白质作用 机体成分 内分泌功能
食物中脂肪的作用
饱腹感 感官性状 提供脂溶V ADEK
脂肪酸分类
碳链长度 3
长链
中链
短链脂肪酸
功能 5
饱和程度 2
空间结构 2
顺式脂肪酸
反式脂肪酸
意义 6
来源—氢化植物油
氢化
氢化作用 2
n-3,n-6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特点和区别
特点
n-3系列
a-亚麻酸 植物油
EPA
DHA
鱼油 二者功能 3
n-6
亚油酸
花生四烯酸
区别 5
磷脂的生理功能
能量 细胞膜 乳化剂 改善心血管 改善神经系统
膳食脂肪的营养学评价
脂肪的消化率
必需脂肪酸含量
各种脂肪酸比例
脂溶性维生素含量 4中食物
各类食物中脂肪酸种类 P13
动物
植物
其他
四,碳水化合物
相关概念
抗性淀粉RS 膳食纤维 益生元 食物血糖生成指数GI 血糖负荷GL 发酵
碳水化合物分类及功能
分类
糖
单 双 糖醇(糖尿病)
寡糖(低聚糖)
多糖
代表糖
功能 6
淀粉
直链淀粉
支链淀粉
抗性淀粉
RS1,2,3
膳食纤维概念,分类及生理功能
可溶性
不可溶性
功能 4
其他碳水化合物
益生元
可利用碳水化合物,不可利用碳水化合物
食物血糖生成指数概念,公式及意义
七,维生素
相关概念
总视黄醇活性当量= ** 视黄醇当量=** 比奥班 暗适应 条件维生素 烟酸当量=** 膳食叶酸当量=** 癞皮病 尿负荷试验
维生素的特点
必需低分子有机化合物,重要作用,本体或前提存在天然食物中,不能合成和大量储存,烟酸和B3 和Vd可以自己合成。Vk肠道细菌合成
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的特点
区别与联系
5个方面 蓄积,功能,营养水平 毒性,缺乏症
维生素与矿物质的区别与联系
5个方面 来源,分布/储存,能量 剂量,构成组织
VA
活性形式:视黄醇、视黄醛、视黄酸
植物不含已形成的Va, 植物性食物只能提供类胡萝卜素
维生素A的生理功能
视觉,细胞生长与分化,维护上皮细胞组织的健康 免疫功能,抗氧化,抑制肿瘤生长
缺乏与过量
儿童与成人缺乏
孕妇与胎儿过量
VD
生理功能
促进小肠对钙,肾小管对钙磷,骨细胞,血钙平衡,机能调节
维生素D缺乏症
佝偻病,骨质软化,骨质疏松,手足痉挛
VE 生育酚
维生素E的生理功能
抗氧化作用,预防衰老,生殖功能与精子生成,血小板粘附与聚集,降血胆固醇,抑肿瘤
维生素E缺乏,贫血:溶血性贫血 视网膜退行性病变,蜡样质色素积聚,神经退行性病变,小脑共济失调,肌无力
维生素B
维生素B1 硫胺素 酸稳定,中碱不稳
维生素B1生理功能
辅酶功能 TTP主要活性形式
非辅酶功能
维生素B1缺乏症
成人脚气病
干性脚气病
周围神经炎
湿性脚气病
水肿,心脏症状
混合型脚气病
神经炎,心力衰竭
婴儿脚气病 孕期缺乏
维生素B2 核黄素 酸中稳,碱不稳
维生素B2的生理功能
生物氧化与能量代谢 参与烟酸与B6代谢 参与生化过程
维生素B2的缺乏
口腔生殖系统综合症 眼 口腔 皮肤 其他 口角炎,唇炎,舌炎,脂溢性皮炎 缺铁性贫血,胎儿骨骼畸形
维生素B3 烟酸 尼克酸
烟酸的生理功能
物质能量代谢 核酸合成 降血胆固醇 组成葡萄糖耐量因子
烟酸缺乏 癞皮病
皮炎,消化道症状,猩红舌,神经精神症状 皮炎,腹泻,痴呆3D
评价指标
红细胞DNA含量 灵敏指标
尿负荷试验
维生素B6
缺乏:脂溢性皮炎,高半胱氨酸血症或黄尿酸血症
生物素 VH,B7,辅酶R
缺乏:早期口腔周围皮炎 头发稀少,发色变浅,全脱光,生物素缺乏脸
叶酸 B9
叶酸缺乏症 四氢叶酸才有生理功能
巨幼红细胞贫血
对孕妇和胎儿影响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结肠,前列腺,宫颈癌
维生素B12 钴胺素 唯一金属
缺乏:巨幼红细胞贫血 神经系统损害,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维生素C 抗坏血酸 L-型有活性 D-型无
维生素C的生理功能
抗氧化 等7个
维生素C缺乏与过量症状
缺乏:坏血症 前驱症状,出血,牙龈炎,骨质疏松
过量:毒性很低
六,矿物质
矿物质元素分类
微量小于0.01%
常量
矿物质的特点
不能合成 天然水 体内分布不均 协同或拮抗 剂量范围窄
人体矿物质缺乏与过量的原因
环境因素 食物成分及加工 自身因素
钙 最多
混溶钙池
钙的生理功能 7
影响钙的吸收与排泄的因素
影响吸收 3
影响排泄 2
钙营养不良及食物来源
钙缺乏 对3类人群
钙过量
钙的营养学评价与来源
膳食调查
生化指标
钙平衡(常用)
骨质测量 (直接反映)
骨矿物质含量BMC
骨矿物质密度BMD
钙的食物来源及参考摄入量
虾皮、苜蓿
成人RNI800mg/d
妊娠期妇女 RNI1000-1200m g
老年人RNI1000m g
UL2000
磷
磷的生理功能 7
骨骼牙齿,能量代谢,细胞成分,第二信使, 构成酶,调节细胞因子,调节酸碱平衡
影响磷吸收的因素
机体,膳食,排泄
钙磷摄入比
理想2:1,不宜低于0.5
牛奶1-1.2:1
母乳1.5-2:1
婴儿不能牛奶喂养,会发生佝偻病
镁
生理功能
酶的激活剂,钾钙离子通道,骨骼生长和肌肉兴奋,胃肠道,调节激素, 镁与慢性病(高血压,冠心病)
来源
绿叶蔬菜,黑米,木耳,蘑菇,糙米,坚果
铁
存在形式
动物性食物 血红铁素
植物性食物 非血红铁素
生理功能3
影响铁(非血红铁素)吸收的因素
机体2 膳食4 其他
缺铁的三阶段及其表现
铁减少期 2
红细胞生产缺铁期 3
缺铁性贫血期
缺铁对人体的影响
儿童,成人,孕妇 6点
铁的营养学评价
血清铁蛋白SF⬇️
血清转运铁蛋白受体🔝
红细胞游离原卟啉FEP🔝
血红蛋白⬇️
平均红细胞容量MCV和血细胞分布宽度RDW⬇️
缺铁的临床表现及良好食物来源
表现
来源
RNI 男12mg 女20mg
锌
缺乏:异食癖 儿童生长发育停滞,侏儒症 成人性功能减退,精子少,胎儿畸形,皮肤糙
硒
谷胱甘肽过氧化酶的成分,抗氧化功能, 保护心血管和心肌,免疫,有毒重金属解毒, 促进生长,抗肿瘤
缺乏:克山病,大骨节病,免疫功能下降
铬
增强胰岛素作用,参与脂代谢
缺乏多见于老年人,糖尿病人,场外营养,营养不良。导致血脂增高,葡萄糖耐量异常,高血糖及尿糖
碘
缺:甲状腺肿大 孩子:呆小症 孕妇:影响胎儿发育
铜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抗氧化 通过促进铁的吸收和转运维持造血系统正常,缺铜则缺铁性贫血
锰
过量:中枢神经系统,生殖内分泌功能紊乱
氟
急性:职业环境
慢性:氟骨症,氟斑牙
缺乏:龋齿,老年人骨质疏松
钴
B12成分,促进红细胞成熟
五,能量
相关概念
能量系数或食物的热价 基础代谢BM 基础代谢率BMR 食物热效应TEE(SDA) 体力活动水平
三大营养素产能比较
蛋脂碳1:1:1=17.15KJ:39.54KJ:23.65KJ=4:9:4kcal
简述影响人体基础代谢能量消耗的因素
体型与体质
生理与病理状况
生活和作用环境
影响身体活动能量消耗的因素
肌肉,体重,熟练程度
简述成人能量消耗途径及三大营养素供能比
基础代谢
身体活动
食物热效应
特殊生理阶段 (包括孕妇和儿童)
呼吸商PQ
CO2产生量/O2消耗量
能量摄入的调节方法
神经生理对能量摄入的调节
营养素及其代谢产物对摄食的调节
蛋白和肽类因子对摄食的调节
蛋白因子对能量消耗的影响
非生理因素对能量摄入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