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写作训练
这是一篇关于写作训练的思维导图,全面提高写作能力的训练,写出通俗易懂的文章的训练,写出有说服力的文章的训练
编辑于2022-09-20 15:27:27 湖南写作
全面提高写作能力的训练
写文章要以读者为中心,明确读者定位
日本国内出版的汽车杂志,单定期发行的就有五十多家。 汽车杂志的读者广泛,如果你不了解他们,自然就写不出写到他们心坎里的文字 比如写商务文书,就要了解领导是个什么类型的人,从而同其所好 送礼物
写读者想看的、感兴趣的、通俗易懂的
充分调动记忆,向外输出
写作者应该加强“长期记忆”
将短期记忆转为长期记忆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对外输出信息,包括说和写--因为人在说和写的过程中,一定包含着理解信息到整理信息的过程。 比如,你看了那么多部电影,看了那么多本书,一定是被老师逼着写读后感的那一部,那一本印象最深刻 不要只摘抄原文 比说更高层次的是教 不需要说的很完美,抽出一部分时间,写....
多问自己,文章就会有质的飞跃
就像脑海里两个小人在对话 如果你想写出犀利一点的东西,就要对自己提出犀利的问题 需要有一种韦读者提问的意识,还能提高自己的预见、预知能力 首先进行横向拓展的自问自答,然后再进行纵向挖掘的自问自答,
形成习惯动作,能提升专注力
ZONE区 把写文章这种行为和其前后的流程一起形成常规化 要事先预知分散自己注意力的敌人
设定截稿时间,能提高写作速度
deadline rush 无论写什么文章,都一定要设置截稿时间
充实表达方式的弹药库
列举近义词的训练,词义相近即可,目的在于使头脑变得更灵活 表达方式的装备库越充实,写文章就越游刃有余 如果你固定写某一方面的文章,就要强化这个方面的词语
写出通俗易懂的文章的训练
更明确地提出结论,才能清楚,更好地表达
如果你没有很快地得出结论,那么你便是没有思考(作壁上观)--缺少判断标准--排列优先顺序 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确定判断标准的训练
冗长的文章不会有人看
热情的下笔,冷静地下刀 把文章删减一半的训练--通过半强制的整理东西,最后剩下的就是重要的东西何需要的东西
一定要具体化
少些抽象的语句,多写具体的文字 抽象到具体的训练--具体的词语(数词,专有名词)
与读者形成共识
简洁明了地解释的训练 对海进行说明 的时候尽量不要用到海字。。
准确地描述事物和传达信息
比较对象,设定范围 训练:对自己提问:和什么相比会这样呢?在什么方面、就什么范围会这样呢
写出有说服力的文章的训练
防止信息遗漏
5W3H 5W3H的训练 结束一天的工作,准备睡觉时,回想当天发生的印象深刻 的事情
获得读者的共鸣和赞同
目的&目标的训练 目的是喜爱那个药实现的事项、行动的意图,而目标时为了实现目的而设定的中途标记 为了实现目的,可以设定多个目标;二者相辅相成 不带目的的文章,在这世上是不存在的 训练:自己进行某项行动时,在明确目的的基础上,从目的逆向反推回去,设定合适的目标,按目标到目的的顺序思考 不仅能提高写作能力,还能提高你的计划力、预见力、行动力、回避危机的能力
信息不足会导致文章内容薄弱
对不明就里的事物,无法做出判断 在文章里,原因承担者增强说服力的重要作用。无论你说的如何天花乱坠,义正词严,如果没写明原因,就不可能让读者接受 信息+原因的训练 你传达了某个信息后,要接着说明原因
通过具体事例来增强说服力
举例的训练 使用例如一词,把自己身边的事物具体化
区分事实与判断
分辨是否是事实的训练
学会从眼前所见的情境中提炼出事实,那么自己动笔时,就能写出不含虚假信息的、诚实的文章
事实到结论 模式能加强文章的逻辑性
用所以导出结论的训练
流程1,把我事实,流程2 ,根据事实导出自己的结论 需要注意事实和所以之间的因果关系
用总而言之传达最重要的信息
总结别人话的训练
遮挡你和别人聊天,听到对方说完某个话题时,你要判断对方话的本质,并且适时地把总结说出来。,关键是要抓住话题度本质和核心
运用比喻,写出通俗易懂的文章
比喻的训练
最基本的条件是要比原来的事物更形象
写出吸引读者的文章的训练
开头就要打动读者
领会广告词的训练
为了提高写广告词的能力,请大家来挑战“领会广告词的训练”。——在日常生活中,当某句广告词跃入眼帘时,我们就要思考:它是为了刺激“谁的”欲求、“什么样的”欲求? 当自己对广告词动心时(深有感触),就要考虑:“为什么我被打动了呢?”当自己不为所动(无动于衷)时,也要考虑:“为什么我没有被打动呢?”在找原因的过程中,写广告词的能力会得到逐步提高。 对于水平较高的人,我再介绍一项训练方法。这项训练是在看了广告词而不为所动时进行——既然不为所动,那么自己就需要思考:“怎样修改才能变成令人动心的广告词呢?”关键是要揣测读者的心理。 如果身边有聊得来的亲戚朋友,不妨把原版的广告词和自己的修改版拿给他们看,询问:“哪一个更能吸引人往下看?”如果你的修改版被一下选中,就说明修改得很成功。如果没被选中,则要认真地寻找原因。 多设想不同的广告词方案,就能提高打动读者的概率。
用引号增加临场感
表达心情的训练
引号里可以是对话、自言自语、心理活动等内容。加入引号,就能增加临场感,更充分地传达你想传达的信息。 对话、自言自语、心理活动……除此之外,当你想特别强调某个词的时候,引号也能派上用场。 在这项训练中,我们除了表达自己的心情,还可以(设身处地)积极地设想“别人”“物体”以及“动物”的心情。除了绝对无法发出声音的场合下,请尽可能开口说出来——即“自言自语”。 表达方法可以随心所欲,时而用严肃的语气,时而用幽默的口吻,时而用大阪方言……不断地寻求各种变化,这样表现力就会变得更加丰富。也可以根据设想对象的不同形象塑造角色——比如说,自动卸货卡车感觉比较“耿直”,而小型赛车则似乎有点儿“淘气”。刚开始可能有些难为情,不过当你“全情投入”地化身为扮演对象时,你的表现力就能更上一个台阶。
要有诚实表达的勇气
认可他人的训练
假设这么个情形:你看了一部口碑不佳的电视剧,但你觉得很好看,想在自己的Facebook上给这部电视剧点赞(评价),但又介意周围人的目光,唯恐自己被人耻笑。这么一想,也许就会做出如下的评价:这部电视剧有各种各样的评价,我觉得还是挺有意思的。主人公这么没出息,真受不了。这么写究竟对谁有好处呢?——作者?读者?不,对谁都没有好处。作者把自己的心声掩藏起来,所以读者只能接收到与作者真实想法不同的信息。这样的写法,无异于本末倒置。 不过,在写私人性质文章的时候,就不必过分拘泥于“社交辞令”“客套话”“圆滑的处世法”了吧,否则,难免会抹杀了作者的个性。 掩饰自己,迎合周围的评价,迎合多数派;或是因为同情“无用之人”而感到害臊,感到羞愧,感到丢脸……其实,这样做岂不是更丢脸?“不敢直抒胸臆”就等于“不诚实”。 关键在于:在需要传达自己心声的文章里,我们要敢于不说违心话,拥有诚实表达的勇气。诚实地写文章的人,从不掩饰自己的心情,所以也不会郁积过多的压抑感,而且,当看见有读者产生共鸣和表示赞同的时候,还能体会到喜悦之情。这种喜悦之情,是那些为了迎合周围而写违心文章的人所不能体会到的。当然,我并不是说“所有的文章都必须写真心话”。例如,写一些旨在传达信息的文章时,也许暂时把“诚实”收起来能获得更理想的效果吧,世上原本就有很多不宜掺入个人情感的文章嘛。至于某个场面究竟是否需要诚实地写,当然在下笔之前就应该做出判断了。 认可他人的训练: 像这样,即便对别人的意见无法赞同、没有共鸣,你都应该表示理解:“噢,原来对方的价值观是这样的。”——即所谓“认可他人”。这项训练是非常有效的。当你对所有人的所有价值观都能表示尊重时,那么,对于表达自己的价值观的“恐惧”就会逐渐消除,也就是说,越做这项训练,就会变得越自信。当你对世俗和周围人的目光不再介意时,那就好办多了——想必你已经跃跃欲试,准备动手写诚实的文章了吧。
用自己的话谈体验
唤起体验的训练
请容我自吹自擂一句:这篇文章根据自己的实际体会,从各个角度充分调动情绪,最后成功地到达目的地。在社交网站上,比起沉重、忧郁的话题,还是明朗、风趣的话题更有人气。 唤起体验的训练要在文章里加入个人体验,就需要在平时做好准备,以便随时能从自己的记忆中 唤起“体验”。以下我介绍一项“唤起体验的训练”——以偶然看到的“事情”“人”“物体”为题,思考自己有过哪些“体验”。 【唤起体验的训练 题目“关于流感施虐的新闻报道”】·流感体验(例如发高烧时做噩梦);打预防针的体验(例如为了逃避预防针而装病);怀疑自己得了流感而去医院检查,结果不是流感;用棉签在鼻孔里翻转擦去黏液;家里人曾患流感的体验……当你习惯了“唤起体验的训练”之后,就会逐渐明白把各种体验用作写作素材的方法。每道题目至少要举出两三例,有的题目甚至可以举出十多例的体验吧。当你写文章时,如果自然而然地考虑:“写哪个体验更有趣呢?”那就说明这项训练取得了成果。
以故事打动人心
讲故事的训练
我认为,“打动读者的故事”需具备以下三个条件:·有时间流动(连续性)·有高低变化(起伏)·鲜明地传达信息(抛光效果) 讲故事有很多优点:【优点⑴】容易打动人(容易产生兴趣和关注)【优点⑵】容易产生移情作用(能体验别人的感受)【优点⑶】容易产生共鸣【优点⑷】能鲜明地传达信息【优点⑸】容易记住【优点⑹】容易向别人转述(容易流传)【优点⑺】能用作者自己的语言【优点⑻】广泛适用于各种文章 故事的训练为了能写出“有故事”的文章,平时我们就要养成用“故事”来表达事物的习惯。我推荐这项“讲故事的训练”,为了更鲜明地传达信息,在看待某个事实时,不要局限于“点”,而是有意识地运用“时间流动”和“高低变化”来把握。然后,在头脑中形成故事。
要有信心和决心
斩钉截铁的训练
英国登山家乔治·马洛里在被问到“为什么要攀登珠峰时”,回答说:“因为珠峰在那里。”一时被人争相传颂。试想一下,如果他当时说的是:“我想,大概是因为珠峰在那里吧……”“可能是因为珠峰在那里吧。”“有很多原因吧,其中一个是‘因为珠峰在那里’。”那么,也许就不能流传于后世了,正因为他斩钉截铁地说出“因为珠峰在那里”,所以才成了名句。 很多人都不喜欢“斩钉截铁”的说话方式,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缺乏“自信”和“决心”,不愿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负责任。他们处于一种“优柔寡断”的状态,想为自己“留退路”,否则就惶恐不安,无法行动。所以,他们做不到斩钉截铁,自然也就无法打动读者。 当然,在写文章时,委婉、含蓄的表达方式也是不可缺少的(本书里就用得很多)。 平时说话时,尽可能采取“斩钉截铁”的表达方式。
合理地运用逻辑和情感
区分逻辑派和情感派的训练
无论说得如何头头是道,如果缺乏作者的情感,文章也会索然无趣。也就是说,这篇文章写得没有感情。另一方面,无论情感如何充沛,如果逻辑不通,就无法传情达意。也就是说,这篇文章缺乏逻辑。 诊断结果出来之后,如果你的表达方式属于“情感派”,那么在写文章以及和别人谈话时,就应该有意识地增加逻辑的比重,这样更有助于对方接受你的观点。相反,如果你属于“逻辑派”,则不妨有意识地增加情感的比重,这样更有助于向对方传情达意。
用灵活的表达方式来增加现场感和活力
用拟声拟态词进行会话的训练
为了写文章时能随时用上拟声拟态词,在日常生活中就要尽可能多使用。——这就是“用拟声拟态词进行会话的训练”。 拟声拟态词中有不少固定的表达法,但训练时没必要拘泥于句型和理论,而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意和个性,创造出自己从来没说过也没听过的表达法。
写出有深度的文章的训练
增加不同视角,使文章更有深度
收集视角的训练
如果你想写出令人信服的文章,就不能拘泥于某一个视角,而需要先找到尽量多的视角,以便从中摸索各种可能性——可以从哪些视角叙述呢?从哪些视角叙述会更有趣呢?从哪些视角叙述会更有说服力呢?即使是从某个特定的视角深入话题,文章的深度也会因有无看见其他视角而大相径庭。不是“只看见1,所以就是1”,而是“看见了1至10,而结论还是1”——传达信息时,其他视角自有其价值所在。 例如,你刚从国外旅游回来时,能收集到哪些视角呢?请思考一下。以下举出几例:·食物、物价、经济状况、活力、自然、文化、语言、治安、政治、历史、国民气质、景观、特产……如果能收集到这么多视角,就一定能写出有趣的游记来。你刚看完电影时,能收集到哪些视角呢?·故事、出场人物、场面、台词、画面、音乐、剪辑、导演、演员、演员的演技…… 当看不见其他视角时,不妨绕到事物背面、潜入事物底下,或者将事物扭转、拉伸、抛掷、敲打、揉捏,以发现新的视角——这一点很重要。如果只是默默地临渊羡鱼,谁也不会帮你找到新视角,只能靠自己努力。
深挖某种情绪的由来
为什么的训练/喜怒哀乐的训练
如果你感觉疑惑却又不深挖其来由,就会写出像⑴这样的浅薄文章。相反,如果能深挖疑惑产生的来由,就能写出像⑵一样清晰易懂的文章来 。为了营造神秘的气氛或留下余韵而“故意语焉不详”——这也是一种写法,是文章达人的写作技巧,关键要看这样写是否有“目的”。如果没有“目的”,还是把原因写清楚更加明智。 很多人都听说过丰田公司“连问五个为什么”的做法吧——当出现问题时,连问五个为什么,就能找出事物的因果关系以及隐藏于其中的真正原因。 当你感觉到“不知为何”“奇怪”“不可思议”时,就是开始训练的信号。 人的情绪的根源出乎意料地难以捉摸,所以被自己的情绪欺骗之事也屡见不鲜。正因如此,越是产生复杂的情绪时,越需要慎重地进行深挖。
通过细节描写来吸引读者的兴趣
描写细节的训练
所谓“细节描写力”,顾名思义,就是描写细节的能力。写文章时,这种能力适用于描述各种事项,包括前一章提到的“情感”,还有感觉(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回忆、事实、风景、模样……这电影真好看。爱与恨,期待与不安,希望与绝望……一对对矛盾的要素细致地交织在故事中,就像错综复杂的人类社会缩影,真实的剧情令我沉浸其中。 “上帝存在于细节之中。”这句格言的意思是:“如果忽略了细节,就不可能获得整体美。”“细节的完成质量,决定了作品的价值。”这句格言深得艺术家和建筑家们的喜爱。其实,这句格言也适用于写文章方面。擅长细节描写的文章里,有一种吸引读者兴趣的力量。 训练:细节把我到描写描写 并不动笔写,而只需要在头脑中进行就能取得显著的效果
提高发现力,就能找到取之不尽的素材
乘法的训练
而那些拥有无穷无尽的素材的人,则善于从“自身以外”(即外部)寻找灵感。放眼看看自己周围,写作素材随处可见。如果能意识到这一点,不仅能源源不断地找到素材,还能源源不断地写出文章来。从外部找到素材之后,应该怎么办呢?——应该和自己擅长的内部素材结合在一起。也就是说,运用“外部素材×自己擅长的素材”这一乘法公式来写文章。 ·圣诞节×文章→小孩子向圣诞老人索要圣诞礼物的许愿信×委托客户的邮件的写法。·奥运会×文章→奥运会选手提高专注力的方法×写文章时提高专注力的方法。·Yahoo资讯×文章→Yahoo资讯的标题×邮件标题的写法。·啤酒×文章→第一杯啤酒刚入口的美味(芬芳)×文章开头的趣味(巧妙)。 从外部获取素材,不仅能起到“源源不断地获取写作素材”的效果。而且,以新鲜资讯、热点时事、大多数人的关注焦点引入话题,还能吸引读者的兴趣。 找到两者之间的本质共同点,是“乘法”取得成功的秘诀。
通过写文章改变你的世界和人生
为你的文章增添光彩的七个建议
1)以别人的文章为鉴,改正自己的文章。当你看到清晰明确的好文章时,就模仿它写得好的原因。相反,当你看到含糊不清的拙劣文章时,则需将其病因作为反面教材。 (2)区分使用“鸟眼”和“虫眼” 3)多读书能提高写作能力 【重要原因⑴】接触别人的思想和情感【重要原因⑵】通过⑴,发现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4)请为“遇到难关”而欣喜 (5)通过“写文章”来“认识”自己。如果能把自己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写下来,就能逐渐看清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即使写不出明确的答案,也不必失望。因为,努力去回答这些难题,这挑战本身就是成长的一部分 (6)写文章具有“宣泄和净化情感”的作用 7)通过撰写“未来简历”提高自我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