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民事诉讼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是保护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保证人民法院查明事实、分清是非、正确适用法律、及时审理民事案件、确认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制裁民事违法行为、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顺利地进行的一部法律文件。 本图总结了相关的知识。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法理
刑法总则
民法分论
民法债的担保保证
国际经济法:国际货物买卖法律制度
反不正当竞争法
民诉17之二审
第1章 刑法的基础知识
刑法
贫困户动态调整程序
民事诉讼法
概念
民事诉讼法是指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规范法院和当事人、其他诉讼参与人进行诉讼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形式意义上的民事诉讼法与实质意义上的民事诉讼法
性质
基本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部门法(调整的社会关系)
程序法(规定的内容)
公法(公法私法划分标准)
效力
对人效力
适用于在中国领域内进行民事诉讼活动的所有人
对事效力
民事纠纷案件
非民事案件
选民资格案件
民事非讼案件
宣告失踪、死亡案件
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案件
认定财产无主案件
确认调解协议案件
、实现担保物权案件
督促债务人还债案件(支付令)
公示催告案件
劳动争议案件
申请撤销或者不予仲裁裁决案件
人民法院及海事法院审理的海事、海商案件
诉
诉即当事人向法院提出的解决特定民事争议,保护自己民事权益的请求
特点
诉是当事人提出的
诉应当向人民法院提出
请求的内容:要求解决民事争议,维护民事权利
要素
诉的主体
即当事人
诉讼标的
当事人之间发生争议并请求法院作为裁判的民事法律关系
诉讼标的物
当事人之间发生争议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所指向的对象,即有争议的具体东西
诉讼请求
基于法律关系要求法院作出特定判决的要求
诉讼标的额
涉案的金额或双方当事人争执的金钱数额
诉的理由
当事人提出诉的这一请求所依据的事实与法律规定
分类
确认之诉
即当事人向法院提出的要求确认某种法律关系存在或者不存在的诉
种类
肯定(积极)的确认之诉:确认某种法律关系存在
否定(消极)的确认之诉:确认某种法律关系不存在
形成之诉(变更之诉)
即当事人向法院提出的改变或者消灭现存的某种法律关系的请求
当事人之间无争议地存在某种法律关系
双方当事人就法律关系是否应当发生变更或消灭发生争议
变更判决生效前,原法律关系不变:变更判决生效后,原法律关系即变更或消灭
给付之诉
当事人向法院提出的,要求法院责令义务人履行一定给付义务的诉
给付内容的不同
财务给付
行为给付
当事人要求对方给付行为的目的
积极的给付之诉
消极的给付之诉
给付时间的不同
现在给付
将来给付
要点:
分类依据:诉讼案件中,原告诉讼请求的目的和内容不同
特点:
确认之诉:只求确认,不求给付与变更
给付之诉:先行确认,以求给付
变更之诉:现有关系,加以变更
反诉
在诉讼程序进行过程中,本诉的被告以原告为原告为被告,向受理本诉的人民法院提出与本诉讼具有牵连关系的,目的在于抵消或者吞并本诉原告诉讼请求的独立的反请求
特点:独立的诉
例:甲起诉乙要求支付租金,乙提出租赁合同无效(构成反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