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材料对弹性变形的抗力
微观:表征原子间结合力强弱的一个物理量。
弹性模量主要取决于金属原子本性和晶格类型,是一个对组织不敏感的力学性能指标。合金化,
压力加工,热处理,细化晶粒,温度,加载速率等都不能对其产生明显影响。
弹性模量
的各向异性
压力加工导致形变织构,出现各向异性,沿变形方向E值最大
弹性模量的
温度效应
温度升高,E值降低
温度升高,原子间距增大,原子间结合力减弱,弹性模量降低
刚度的工
程意义
比刚度
材料的弹性模量与密度的比值
航空航天结构涉及关注的指标之一
韧度指标-弹性比功
-在开始塑性变形前,单位体积所能吸收的最大弹性变形功
-储备弹性能的能力
弹簧材料应具有较高的弹性比功和良好的弹性,
生产上弹簧钢含碳量较高,并加入硅,锰,铬,钒等合金元素,
以强化铁素体基体和提高钢的淬透性,经淬火加中温回火获得回火托氏体组织,
以及冷变形强化等,可以有效的提高弹性极限强度,使弹性比功和弹性增加,
满足各种钢质弹簧的技术性能要求
材料的刚度-弹性模量
构件的刚度-与材料的刚度,截面形状与尺寸有关,(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