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社工导论7章
社会工作是秉持利他主义价值观,以科学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专业方法,帮助有需要的困难群体,解决其生活困境问题,协助个人及其社会环境更好地相互适应的职业活动。这一定义指出,社会工作本质上是一种职业化的助人活动,其特征是向有需要的人特别是困难群体提供科学有效的服务。社会工作以受助人的需要为中心,并以科学的助人技巧为手段,以达到助人的有效性。
社会工作导论1、2、3章导图笔记,知识内容有社会工作的涵义与功能、社会工作的发展历史、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社会工作伦理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社工导论
第七章
社会工作过程
社会问题与社会干预
社会问题的含义
指社会中发生的被多数人认为不合理,需要运用社会群体的力量来解决的事件或情况
通用社会工作过程模式
通用社会工作过程模式的概念
社会工作过程模式的内容
通用过程模式的理论依据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相关理论
系统理论
人类社会系统的特点
社会工作的系统视角
注重个人的整体性和完整性
注重运用社会资源
家庭系统在塑造和影响人的行为及生活状态中具有重要作用
生态系统理论(特点)
生态系统理论的基本涵义
生态系统理论的核心概念
生命周期
人际关联
能力
角色
地位与栖息地
适应力
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社会工作的切入点
微观系统
中观系统
宏观系统
生态系统理论下社会工作实务的任务
人与环境的调和程度
环境的品质
生活中的问题
生态系统理论下的整合社会工作实务
优势视角和增能理论(简答)
每个人、小组、家庭和社区都有优点,都有他们的内在和外在资源
创伤、虐待、疾病和挣扎可能是伤害,但它们也可能成为挑战和机遇
如果你不知道成长和转变能力的上限,就要认真地对待个人、群体和社区的抱负
社会工作者只有通过与服务对象的协作才能更好地为他们服务
每一种环境都充满资源
通用社会工作过程模式中的四个基本系统
改变媒介系统
服务对象系统
目标系统
行动系统
四个基本系统对社会工作实务的意义
帮助社会工作者识别出改变服务对象系统所必须完成的一般任务
社会工作者必须懂得,需要改变的不只是服务对象系统
行动系统的规模或组成只有在确立了改变的目标系统之后才能确定
由于社会工作者必须与不同的系统建立关系,所以与一个系统一起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巧不一定适用于其他系统
组织也是一个系统
因为行动系统在整个改变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社会工作者也需要不断诊断行动系统的情况
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内容和阶段)
接案
与服务对象进行初步接触
了解服务对象求助和受助的过程
认定服务对象的类型
自愿的服务对象
非自愿的服务对象
不自愿/被强制接受服务的服务对象
使“潜在服务对象”成为“现有服务对象”
初步评估
建立专业关系
社会关系与专业关系
专业关系的特点
有一个双方共识的目标
有一个特定的时间架构
在此关系中,社会工作者不以自己的利益为取向,而是一切以服务对象的利益为中心
在这个关系中,社会工作者是握有专门知识、具有专业伦理和专门技巧的权威
这种专业关系是“控制性”的,社会工作者要掌握工作的大方向,并控制自己的感情投入、行动和冲动
建立专业关系的技巧
社会工作者要对服务对象的想法与反应有透彻的了解
因为不愿意被认为是弱者,所以不愿意接受帮助
怕别人知道而丢面子,从而失去原先被尊重的地位和权威
对能否改变信心不足
想改变,但又不愿花时间和精力
担心改变及改变所带来的后果
害怕(或实际已遇到)生活中的重要他人的阻碍
针对服务对象上述可能的顾虑,社会工作者需要努力“将自己与服务对象融合”
敏锐地感觉服务对象的各种情绪和态度及反应
向服务对象表达愿意提供帮助的态度
同感
运用同感这一技巧时要注意区别同感、同情及怜悯之间的不同
诚恳
温暖与尊重
角色引导
订立初步服务协议
资料收集与评估
评估的目的
认识、了解构成问题情境的主要因素
认识问题在服务对象处境中的意义
识别服务对象本身和环境中的资源
运用专业知识去思考、辨认情境中需要改变的部分
计划如何使改变现状的愿望变成现实
评估的特点
评估的方向是由社会工作者所采用的理论架构决定的,同时也受社会工作者的价值观影响
评估是一个动态、持续和有焦点的过程
评估是一个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一同参与的过程
评估是一个分析与行动并重的过程
评估的步骤
要探究服务对象的情况、问题与需要
描述服务对象的问题与需要
描述服务对象的处境及生活于其中的社会系统的情况
描述服务对象的问题与需要的进程
探究服务服务不能解决问题的原因,对症下药
描述服务对象系统的发展阶段
描述并鉴定服务对象系统的资源状况
分析服务对象的资料与情况问题做出评估和摘要
对服务对象的问题与需要做出解释
列出解决问题的目标及先后次序
介入的策略
如何收集评估所需要的资料
询问
咨询
观察
利用已有资料
计划与服务协议
计划的内容
将所获得的有关服务对象系统的资料、直觉及服务对象和社会工作者对问题的分析加以整理和组织,形成概念性的认识,去解释问题
目的及目标
制定介入的策略
计划协同工作的单位
确定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各自的角色
计划具体的行动与工作程序及工作时间表
制定计划的原则
详细、具体
具有可能性与可行性
要与工作的总目的、宗旨相符合
计划要能够总结与度量,以为评估打好基础
签订服务协议
服务协议的涵义
社会工作服务协议的特点与制定原则
明确性
得到认可
具有弹性
具有实用性
服务协议的内容
计划的目的与目标
双方各自的角色与任务
为达目的与目标所采取的步骤、方法与技巧
期望达到的结果,以及进行总结、测量和评估的方法
服务协议的形式
介入
与服务对象系统一起行动
帮助服务对象运用自己的内在资源,以达到改变的目标
帮助服务对象运用现有的外部资源
帮助服务对象采取处理危机的行动
运用具体的工作方案及活动程序帮助服务对象完成生命任务与解决问题
运用影响力
代表服务对象采取行动
协调各种服务资源与系统,将它们联结起来,以达到服务的目标
制定计划创新资源,满足服务对象的需要
改变环境
改变组织与机构
选择介入策略的原则
经济
服务对象共同参与
遵循个别化的原则
量力而行
总结与评估服务
总结评估的目的
总结与评估的类型
过程总结
结果总结与评估
总结的内容
总结与评估的方法
利用档案记录进行总结
收集服务对象对介入过程和结果的意见与看法
使用调查方法,收集介入效果的数据和事实资料
总结过程所采取的原则
要注重社会工作者的自我总结与反思
必须有服务对象的参与
总结与评估的方法要与社会工作的价值相吻合,注意保密
要切合实际需要
终止与结案
终止服务结案的类型
目标达成的结案
因服务对象不愿继续接受服务而必须终止专业关系的结案
存在不能实现目标的客观和实际原因的结案
社会工作者或服务对象身份发生变化时的结案
终止和结案的方法
结案时的注意事项
运用通用社会工作过程模式时应考虑的因素
助人过程各阶段的先后次序是有弹性的
工作过程可能是叠加和螺旋式的
工作模式只可作为实务的参考性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