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纲要
这是一篇关于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的思维导图。包括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规划与实施,课程的管理和保障,目标,内容与活动方式,性质与基本概念,关爱身边的动植物。适合备课的小伙伴。有需要的可以自行下载收藏哟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知识层次分析,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阅读。识字与写字知识点总结。有需要的伙伴可以下载收藏哦~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稻草人》读书笔记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
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
课程性质
P49
从学生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从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转化为活动主题,通过探究、服务、制作、体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跨学科实践性课程
国家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规定的必修课程
具体内容以学校开发为主,自小学一年级至高中三年级全面实施
基本理念
P49-51
课程目标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导向
①提升综合素质 着力发展核心素养 ②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课程开发面向学生的个体生活和社会生活
①自我、社会、自然的真实体验 ②建立学习与生活的有机联系
课程实施注重学生主动实践和开放生成
①亲身经历实践过程 ②体验并践行价值观念
课程评价主张多元评价和综合考察
①鼓励学生自我评价与同伴间的合作交流和经验分享 ②采用质性评价方式,避免将评价简化为分数或等级
课程目标
课程总目标
P52
从个体生活、社会生活及大自然的接触中获得丰富实践经验 提升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
学段目标
小学阶段
价值体认
①参加少先队活动、场馆活动、主题教育活动 获得有积极意义的价值体验 ②理解并遵守基本行为规范,初步形成集体思想、组织观念,培养对中国共产党的朴素感情,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
责任担当
能处理生活中的基本事物,初步养成自理能力、自立精神、热爱生活的态度,具有积极参与学校和社区生活的意愿
问题解决
在教室的指导下,发现并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能将问题转化为研究小课题,体验课题研究的过程与方法,提出自己的想法,形成对问题的初步解释
创意物化
①通过动手实践初步掌握手工设计与制作的基本技能 ②学会运用信息技术,设计并制定有一定创意的数字作品 ③运用常见、简单的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服务于学习和生活
课程内容与活动方式
内容选择与组织原则
P82-85
自主性
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实践性
强调学生亲身经历各项活动,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创新能力
开放性
超越了既有的学科知识体系和单一的课堂教学时空局限
整合性
人、自然、社会是彼此交融的有机整体
连续性
基于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设计长短期相结合的主题活动
活动方式
P86-119
考察探究
自然考察
社会调查
科学探究
研学旅行
社会服务
公益活动
志愿服务
勤工俭学
设计制作
应用劳动技术为主的
应用信息技术为主的
职业体验
模拟情境的职业体验
真实情境的职业体验
其他活动方式
党团队教育活动
博物馆参观活动
关爱身边的动植物
课前
观察生活中的动植物
校园动植物
家庭(社区)宠物
大自然的各种昆虫
农田里的动植物
选择其中一种进行小实验
借助网络,图片,视频等手段
了解其自然特征(习性)并自觉加以保护
分析了解与研究
课中
分组思考自己选择的动植物的自然特征
各组交流上台展示结果
老师全程参与并指导
老师最后总结学生们的观点并对主题内容进行升华
增强关注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
丰富自己的科学知识
提高科学探索能力
课后
课后继续观察小动物的特点,习性
利用网络图片,视频等资源进行自主学习
课程管理与保障
教师培训与教研指导
建立指导教师培训制度
建立健全日常教研制度
支持体系建与保障
网络资源开发
课件配套与利用
经费保障
安全保障
考核与激励机制
建立健全指导教师考核激励机制
加强对课程实施情况的督查
开展优秀成果交流评选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规划与实施
课程规划
课程规划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关系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预设与生成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专题教育
课程实施
课时安排
①小学1至2年级,平均每周不少于一课时 ②小学3到6年级和初中平均每周不少于两课时 ③高中执行课程方案相关要求完成规定学分
实施机构与人员
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相对稳定的指导教师队伍
组织方式
以小组合作方式为主,可以个人单独进行
教师指导
活动准备阶段
①提供活动主题选择和提出问题的机会 ②组织学生就问题展开讨论,确立活动目标内容 ③引导学生对活动方案进行组内以及组间讨论,吸纳合理化建议,不断优化完善方案
活动实施阶段
①创设真实的情境,为学生提供亲身经历与现场体验的机会 ②加强对学生活动方式与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实践方式 ③激励、启迪、点拨、引导,不能对学生的活动过程包办代替 指导学生做好活动过程的记录和活动资料的整理
活动总结阶段
①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结果呈现方式 ②指导学生学会通过撰写活动报告、反思日志、心得笔记等方式,反思成败得失,提升个体经验,明确进一步的探究方向,深化主题探究和体验
活动评价
突出发展导向
做好写实记录
建立档案袋
开展科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