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arcgis基础学习
1.单导出-只转换.dwg数据下的一个图层:右键-导出-类似于excel-pdf、2.多转换-转换.dwg下所有图层:工具箱-转换工具-转换至地理数据库-cad到数据
编辑于2022-10-03 18:06:10arcgis学习
入门学习
界面组成

菜单+工具+操作区(数据视图/布局视图)
内容面板

图层:图层顺序可调
源:图层顺序不可调,用于体现数据源
可见性:图层可见但能否选择
选择项:体现目前选择了多少
选项:修改内容面板
目录

返回/前进/返回上一级
默认目录文件夹
默认地理数据库
切换文件夹
切换内容列表:用于选择多个数据
选项:修改目录面板

常规:决定在目录面板显示哪几项
文件类型:更改在目录中某些数据明明添加却未来显示的文件类型
默认目录文件夹修改
地理处理
选项
后台处理显示关闭

自定义
arcmap选项设置
鼠标滚轮设置

样式管理器-符号制作
自定义-样式管理器-样式-新建样式-命名-确认-找到自己新建的style文件
点符号=标记符号
线符号
面符号=填充符号
新建即可
修复数据源
右键-数据-设置数据源
三种常见数据
shpfile数据
shp-图形
pri-投影
dbf-类似于excel数据表
shx-搜索
dataabase数据库
个人数据库
文件/企业数据库
前者最大2g,仅许一人处理;后者最大1t,允许多人处理
tif栅格数据
此数据无法进行数据计算,必须转换为shap才能
工具箱大致分类
输入:转换工具+数据管理工具
分析:线面表-编辑/分析/空间统计工具
主要是同一格式的数据分析,如都是tiff、
空间分析:其余空间分析
面向不同格式的空间数据分析,如按shp掩膜提取tiff
3d分析:应用于带高程的shp图层的3d建立
其余分析:地理编码-地址路径、多维-栅格、线性工具-路径
输出:制图工具、转换工具、宗地结构
基础教程
数据格式转换
图转图-单导出、多转换、异互换
cad转gis
1.单导出-只转换.dwg数据下的一个图层:右键-导出-类似于excel-pdf
2.多转换-转换.dwg下所有图层:工具箱-转换工具-转换至地理数据库-cad到数据
3.异互换-转换不常见数据:工具箱-datainteroperability-快速导入-设置输入数据格式、输出默认-导出为数据库

数转数-创建要素
dat转gis
1.转换为txt拓展名,整理txt文档,输入表头,必须手动输入经度纬度表头
2.设置图层属性,右键图层-属性-常规-单位设置为十进制、显示也为十进制
此步骤用于解决在同一范围坐标系统中(一般为地理坐标系)已导入数据与其他shp数据无法同时显示在一张地图上,
2.右键-创建要素-调换xy坐标-输出数据文件-右键该文件-导出数据以至重新形成shp格式的文件
1.gis只识别度,不识别度分秒 2.gis软件中,纬度对应y,经度对应x 3.如果不进行导出数据步骤,则通过xy创建要素的文件是无法保存的,再移除了数据后就无法显示
excel转gis
创建要素+转换xy坐标
gis转excel
复制gis属性表粘贴至excel即可
拓扑
说白了就是检查矢量图形错误
两种方法
目录:必须在数据库-数据集(右键新建拓扑)-待拓扑要素
工具箱:一般仅仅用于构建模型来批量处理拓扑
区别:前者是先建立规则后出拓扑shp,后者是先建立拓扑shp,后补充规则验证
三种类型
点/线/面拓扑
右键-拓扑-规则-要素(要素类的要素是待检查要素,要素类是在哪个要素里检查)-输出验证加载
一种拓扑错误修改
右键菜单栏-找到编辑+拓扑-打开编辑-拓扑错误检查-创建要素/删除/边对齐/合并等
模型建立拓扑模型
python模型必须在文件下的工具箱里
模型构建器-待拓扑要素-拓扑工具-利用工具让二者建立链接-定时保存至工具箱中-按流程设置

1.建立工具大纲:需要那些工具,如本次拓扑中需要数据库+数据集+要素+拓扑(要素集+拓扑规则+验证)
2.步骤:新建文件-新建工具箱-工具箱右键新建python模型-打开工具箱-数据管理工具拖入创建文件地理数据库/数据集-要素工具拖入复制要素-拓扑工具拖入向拓扑中添加要素类/拓扑规则/拓扑验证。
3.建立联系:实线箭头表示直接练习,虚线箭头表示前提条件/间接练习,挨个双击打开各个已经拖入的工具,查看需要添加的要求
4.注意:由于复制的要素必须要输出到要素集里,所以要用到%要素集输出%归类编程,并且加上前提条件大的是小的前提条件,因为例如数据集还没建立,数据怎么导入。
空间校正
仅仅对shp格式进行校正
点校正-变换
打开编辑器+空间校正-待校正数据(一个)-校正方法(变换投影需要四个点,其余两个)-建立链接点-校正预览-校正
边校正-边匹配
打开编辑器+空间校正-待校正数据(下方即将框选的所选要素)-校正方法(边匹配)-选项-边匹配设置源(精度低)/目标图层(精度高)-打开边匹配工具框选点-编辑器选边-校正预览-校正
面校正-橡皮叶
打开编辑器+空间校正-待校正数据(一个)-校正方法(边匹配)-选项-常规-设置橡皮叶方法-单点链接+多维链接(用于链接曲面)+固定关键点-校正预览-校正
边校正与其余两个的数据源选择不一样
属性数据传递
带数据源图层数据传递到无数据目标图层:空间校正-属性传递-属性传递链接
地理配准
1.对栅格-栅格、栅格-shp进行校正,后者为正确位置 2.坐标与数据框不符合会导致地理配准无法自动识别出栅格数据
tif-tif
选好待校正tif即可
tif-shp
地理配准-自动校正/校正方法(0阶多项式是适用于微调,相似多项式基本不用,1阶多项式等越大越精确-添加控制点-更新显示-校正
数据分析
1.tif合并
数据分析-栅格-镶嵌(这个可能会破坏原始数据)/镶嵌至新栅格(一般用这个)-注意空间参考(是否修改坐标)+波段数(与原始tiff保持一致)
分析工具
1.叠加、提取、领域、统计
1.此工具会将不同图层属性数据进行相应处理
2.叠加
联合=相交+交际取反,擦除,更新,标识
 2.实用性:联合>标识>相交
3.领域分析
顾名思义就是某图层的领域进行分析
缓冲区分析:领域设置=字段(按距离/字段设置定义缓冲幅度)+侧类型(定义缓冲区显示方向)+融合字段(定义是否将同类属性进行合并)
4.实例
1.适宜性分析:利用缓冲区建立缓冲区-在已形成的缓冲区图层中建立初步各适宜性等级字段(有时需要用选择-图层-字段-选择输入要素)-叠加下的联合-在联合图层中建立最终分级(用字段计算器将初步等级字段相加为最终分级值)-选择想要的级别对应条数据-导出数据图层
空间分析
1.tif按掩膜提取
空间分析-提取分析-按掩膜提取特定掩膜的tiff数据
栅格数据(重分类(显示重分)-栅格计算(坡度显示)-距离分析)
重分类与符号系统区别:当需要统计栅格数据的图斑面积时,遇到栅格文件打开没有属性表(如下),构建属性表失败时,怎么处理?答案=重分类
 有符号系统,但没有属性表
地图代数-栅格计算-计算器;如例子:栅格按坡度显示
距离分析
1.距离分析基础 成本距离加权数据: 记录每个栅格到距离最近、成本最低的shp图层源的最短成本。 距离方向数据:沿着最低累计成本路径达到最近源的路线方向,方向值0用于表示源位置,方向值1-8按顺时针方向从右侧开始依次对方向进行编码。 2.欧式距离 2.1每个像元与最近源之间的欧式距离(直线距离) 2.2欧式方向:分析给出每个像元到最近源的方向。 2.3欧式分配:所有栅格像元分配给距离其最近的源。 3.成本距离:成本距离与欧式距离类似,像元距离最近的源位置的最短加权距离 3.1成本路径:成本路径工具用于确定目标点与源之间的最低成本路径。 3.2成本分配:所有栅格像元分配给距离其最近的源。
欧式距离与成本距离、路径距离
欧式距离:加载shp-空间分析-距离-欧式距离(也可以调整工作环境-右键工具箱-环境)
3d分析
高程,等高线shp图层的栅格+tin+3d建立
地形表面创建
栅格:3d分析栅格插值/空间分析插值分析-地形转栅格-字段+类型+输出范围
tin:3d分析-数据管理-创建tin(tin的输出位置只能是文件)-字段+类型
shp转栅格=tiff+tin
栅格转tin:3d分析-转化-由栅格转出-转为tin
地形表面分析:
1.坡度分析:加载tif-空间分析-表面分析-坡度/坡向
2.通视分析:加载tif-右键工具栏-打开3d分析-选择tif-新建视点/等值线/3d线-剖面图
3d建立;

1.加载shp-3d分析-栅格插值-地形表面
2.打开asce-加载tif-双击scene图层/右键场景属性-修改垂直夸大数值(默认为1)-右键tif/双击-基本高度-从表面获取的高程-在自定义表面上浮动(目的是建立3d,体现高程)
3.完善边:3d分析-转换-栅格范围-line、字段-输出-加载生成tif-右键该tif,打开按表面浮动-输入-100,最小要素(此步骤的目的是将四周的边最少下降100,并在最低点产生齐边
4.完善边:3d分析-转换-栅格范围-ploy、字段-输出-加载生成tif-右键该tif,关闭所有与建立高程有关的属性设置(因为底部是一个平面,所以不需要高程来形成3d)-图层偏移(因为此步默认形成0高程,而边在已有tif的高程上统一减少100,所以此步的偏移=tif最低高程-100)
网格创建及路径分析
网格创建:加载shp-建立数据库,数据集(因为网格创建只能在数据集下)-右键数据集创建网格-其余设置看需求
路径分析:加载创建好的网格数据集-右键工具栏,打开network analyst-选择数据集-在network下拉找到新建路径-点开路径分析窗口-创建网格数据工具-求解
制图教程
地图矢量化
1.前期准备
坐标系+要素:根据地图确认数据库坐标-创建要素
设置属性域:类似于excel的筛选,方法如下:右键数据库-属性域名称(type-命名),编码值。

设置哪个图层的字段需要属性域:目录下的和数据库里的图层,右键属性-创建图层字段-然后选择属性域的筛选
数据库:坐标,属性域,要素
2.地理配准-只针对tif,无shp
1.加载tif-视图-数据狂属性-设置数据框坐标系及单位
2.打开地理配准,关闭自动显示-添加控制点-鼠标移到图上,右键输入xy坐标-查看链接表-更新显示-校正(此处要注意tif单位与数据框单位,若数据框单位为米,tif为公里,则坐标输入时要+000)
3.矢量化
1.将tif按照区域显示
新建shp
1.视图-数据框属性-裁剪
2.数据管理工具-栅格-裁剪
2.创建要素+加快矢量化的方法-建立要素模板
先在要素里新建几个示例-更改符号系统显示-在创建要素对话框选择模板-创建即可
3.修改要素:编辑器:延申-合并-复制-移动
4.符号化:符号化+标注+注记
1.标注与注记区别:标注不可再对文本进行编辑,如插图,而注记可以对文本进行形象化编辑
2.注记创建
标注转注记:右键图层-标注转注记
分数形式标注:"<UND>" & [分子的字段] & "</UND>" & vbNewLine & [分母的字段]
创建注记要素:新建注记图层+打开绘制工具栏
4.投影与变换
1.定义投影
1常用:可在目录里对应图层设置, 2.shp/与栅格:数据管理-投影-定义投影
2.投影变换
1.shp:数据管理-投影-投影
2.栅格:数据管理-投影-栅格-栅格投影(此处涉及到重采样)
3.动态投影:当操作区域弹出坐标不匹配时,点击关闭-导出(空间参考改为数据框),即可变换坐标系成功
6.出图
1.打印纸张设计
2.总数据框
3.标注:是否移除重复标注
4.比例尺、图例、标题、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