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孔子
孔子认为“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早有防范,使齐君想用武力劫持鲁君之预谋未能得逞,并运用外交手段收回被齐侵占的郓、灌、龟阴之田。定公十二年...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章节概要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圣人孔子
生平
出生
时间:公元前551年
地点:今山东曲阜尼山
名字由来:孔子生而七漏,头上圩顶(意为头上有 凹陷)而又因为母亲曾祷于尼丘山,故名“丘”,字“仲尼”
幼年
三岁时,父亲(叔梁纥)去世
生活地:曲阜阙里
生活条件:跟随母亲(颜徵在)及庶兄(孟皮)做鄙事
因此深知下层人民疾苦,了解他们的诉求
学习:在母亲的教导下,从小勤奋好学,15岁时立志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
孔子最精通的是礼(各种礼仪、规程、礼节,行为举止)
中老年
家庭:公元前533年,孔子迎娶宋国人亓官氏,生子为孔鲤
经历
之前:当过鼓手,为贵族当过管帐的委史 一心想挤入贵族社会却缺少机遇,等待从政机会
公元前501年:阳孙谋取家主季孙氏的地位行动失败出逃晋国,孔子迎来出仕机会
公元前500前:孔子升为鲁国大司寇,计划毁去三桓所有封邑的围墙,削弱且触犯了三桓的势力,以失败告终
公元前497年:在魯国不得志的孔子怀瑞着—个重建东周的愿景,开始了长达十四年的宦游生涯。 期间到过卫国、曹国、宋国、郑国、陈国、蔡国 和楚国,末得到重用。
公元前484年: 重新回到鲁国,断绝仕途的想法,专注于教育活动,广收学生,有教无类,不论出身
公元前483年:唯一的儿子孔鲤去世了
公元前481年:爱徒颜回去世了
公元前480年爱徒子路死于卫国内战
公元前479年:孔子去世
政治主张
仁治:“仁治”是孔子“四治”思想的核心 孔子说“仁者人也,亲亲为大”。意思是说所谓仁,就是人,亲爱亲人是最大的仁。
德治:主张用“德治爱民”的思想治理国家 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意思是奉行德政者,人民就像群星环绕北极星那样,心悦诚服的接受统治。
礼治:主张用“礼”的方式治理国家 孔子说“为国以礼,治国不以礼,犹耜而耕 也”,意思是礼是治理国家的法则,就像秤、绳墨,规矩一样重要。
人治:主张用在治国的问题上,孔子很重视统治者个人以身作则的表率作用,提出为政在人。 孔子认为,在“礼治”下,各级贵族都有相对独立的 统治权,个人的作用比较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