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现代文论(唯美主义~结构主义)
这里以马新国《西方文论史》第三版为基础进行整理,是现代文论的部分,包括:唯美主义、直觉主义、 象征主义与意象派诗论、现代心理学与文艺理论、俄国形式主义、现象学与存在主义、文艺理论。
这里以马新国《西方文论史》第三版为基础进行整理,为近代文论的部分。喜欢的小伙伴可以点个赞哦!
以马新国《西方文论史》第三版为基础进行整理,包括:古希腊的文艺理论、以马古典主义、中世纪基督教神学文艺思想、文艺复兴时期的文艺思想、新古典主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英语词性
《把时间当做朋友》读书笔记
《拆掉思维里的墙》读书笔记
现代文论 (唯美主义 ~结构主义)
唯美主义
戈蒂叶:论艺术美没有目的
艺术的性质:无功利
艺术的目的:唯美是求
“形式”及其内涵
艺术与生命活动:艺术意味着自由、享乐、放浪
王尔德:论形式就是一切
艺术与自然:不是艺术摹仿自然,二是自然摹仿艺术
艺术与人生:艺术不应该摹仿人生
艺术与时代:艺术与时代相对抗
艺术与道德:艺术与道德无关
艺术以追求“形式”为目标
艺术批评:完善的批评纯粹是主观的
桑克蒂斯论艺术即形式
对黑格尔等德国美学家的批判
形式至上:艺术即形式
艺术批评:“意图与形式的矛盾”
直觉主义
叔本华:直觉主义艺术观
艺术价值论:艺术是意志的暂时休歇和否定
艺术本质论:无利害、超功利、复制理念
直觉(直观):主体成为无意识的纯粹感知,对象成为意志客观化的理念
三种悲剧,同一本质
尼采悲剧艺术观
艺术与人生:日神冲动与酒神冲动,悲剧世界观与乐观精神
直觉的特点:以艺术的审美态度来反理性、反道德
艺术的发生:艺术家和天才、灵感
艺术种类:音乐和诗
柏格森:生命冲动直觉艺术论
直觉:艺术家和艺术目的论
艺术特征论:独特、个别、不可重复
喜剧因素研究:笑与滑稽
克罗齐:艺术即知觉
艺术本质论:艺术即知觉
艺术发生论:直觉与表现、形式、语言
艺术批评与艺术地位:再造、独立
象征主义与意象派诗论
象征主义先驱者:爱伦·坡与波德莱尔
爱伦·坡对“神圣美”的追求
诗歌的目的——创造神圣美
达到神圣美的主要途径——象征
诗歌发展最广阔的领域——诗与音乐结合
波德莱尔的感应系统理论
“大自然是座象征的森林”
发掘恶中之美
象征主义运动的领袖:马拉梅
“用魔法揭示客观物体的纯粹本质”
“诗歌高尚地帮助了语言”
“两种象征交织在一起”——“音乐和韵文结合为诗”
“诗人是孤独者”,“文学完全是个人的”
瓦莱里的诗论
纯诗论
“诗的语言无实用目的”
“任何真正的诗人都善于正确的逻辑推理和抽象思维”
作者、作品和读者各自独立
叶芝的诗论
“诗歌之所以感动我们是因其象征主义”
统辖的意象
庞德的意象派诗论
意象派诗歌的创作原则
意象——庞德诗论的核心范畴
现代心理学与文艺理论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文艺理论
精神分析学理论概要
潜意识与心理结构学说
泛性欲说
梦的学说
弗洛伊德文艺观
文学是性欲的升华
俄狄浦斯情节与创作动力
创作与白日梦
作品是“经过改装的梦”
神话原型批评
弗雷泽的《金枝》与剑桥学派:早期的神话原型批评
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及其学派:发展阶段的神话原型批评
艺术与集体无意识
艺术家是“集体人”
“心理的”与“幻觉的”两种文学模式
艺术的魅力与功能
弗莱及其《批评的剖析》:神话原型批评的集大成者
文学是“移位的神话”
超人的神:神话(最基本)
童话人物或传奇英雄:传奇、传说、民间故事、童话等
人间英雄或领袖人物:史诗和悲剧(弗莱称之为“高级摹仿形式”)
普通人:喜剧和现实主义小说(弗莱称之为“低级摹仿形式”)
反讽文学模式
原型意象与作品的基本类型
神启的意象
魔幻的意象
类比意象
天真类比的意象
自然和理性类比的意象
经验类比的意象
神话原:神话的叙述模式
喜剧是春天的神话原
浪漫传奇是夏天的神话原
悲剧是秋天的神话原
反讽和讽刺是冬天的神话原
“向后站”的批评
俄国形式主义
雅克布森的诗学理论
科学化的努力
诗的“系统功能”
隐喻与转喻
什克洛夫斯基的文学理论
艺术是独立存在的世界
独特的艺术形式观
文学性与陌生化
文学与作家
坦尼亚诺夫与艾亨鲍姆的文学理论
坦尼亚诺夫
艾亨鲍姆
现象学与存在主义文艺理论
茵加登及杜夫海纳的现象学文学理论
茵加登
文学本体论
文学认识论
文学作品价值论
杜夫海纳
海德格尔
海德格尔的哲学主题及其对艺术作用的认识
艺术是真理在作品中的自行置入
艺术与世界和大地
语言、思与诗
萨特的存在主义文艺学
人为什么要创作文学
阅读是引导下的创作
艺术是对自由的召唤
每本书都是对存有的总汇的一种挽回
文学意味着介入
英美“新批评”
新批评的先驱
瑞查兹的语义分析学
以现代心理学为基础的“冲动平衡论”
根据语言的用途,把人类的语言分为两种
科学的语言
文学的语言
语境理论
艾略特的非个人化理论
个人生活与艺术的关系问题
作家和传统的关系问题
在具体创作过程中,一个艺术家如何才能把 个人的情感和经验转化为非个人的、艺术的情感和经验
形成期的新批评理论
燕卜荪的含混理论
泰特:论诗歌中的张力
兰色姆的本体批评理论
极盛期的新批评理论
维姆萨特与比尔兹利的“意图谬见”、“感受谬见”理论
布鲁克斯的“反讽”理论和“细读法”
韦勒克、沃伦的内部研究和层面分析理论
结构主义
索绪尔语言学和捷克结构主义
索绪尔结构语言学思想
关于建立共时语言学的思想
语言符号能指与所指的划分
语言的横组合关系和纵聚合关系
布拉格学派的语言、文学结构理论
雅科布森对语言“诗性功能”的研究
穆卡洛夫斯基的文学语言表现功能研究
布拉格学派对于“结构”的认识
结构主义文学理论
列维—斯特劳斯的神话模式研究
结构主义叙事学
普罗普的民间故事叙事结构功能研究
格雷马斯的结构语义学
茨维坦·托多洛夫的“叙事语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