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一级建造师《建筑实务》3of7《质量管理》
一级建造师,“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科目,考点分布最集中的“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第三章 质量管理》知识点全覆盖,重点、考点及重要计算公式都已标出,红色为重点,绿色为已考知识点,清晰明了,备考利器,值得拥有。
编辑于2022-10-13 10:27:28 北京市本导图基于《日本蜡烛图技术:古老东方投资术的现代指南》(史蒂夫·尼森著,丁圣元译)和《蜡烛图方法:从入门到精通》(斯蒂芬·W·比加洛著)两部K线分析的经典著作,深入解析了K线分析的核心技巧与模式,是投资者把握市场脉动的利器。内容涵盖从基础的单根K线形态如锤子线、流星线,到复杂的组合形态如吞没形态、孕线形态,以及趋势分析中的三尊顶部形态、平底锅底部形态等。除此之外,还细致探讨了窗口、趋势线、移动平均线等西方技术分析工具与K线结合的运用,以及交易量在验证K线信号中的关键作用。无论您是技术分析的新手还是老手,这份导图都能为您提供独到的见解和策略,助您在股市、汇市中洞察先机,实现精准交易。
《建筑与市政工程无障碍通用规范》GB55019-2022,全文强条,于2022年4月1日实施,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市政和建筑工程的无障碍设施的建设和运行维护必须执行本规范。
《宿舍、旅馆建筑项目规范》GB55025-2022,全文强条,与2022年10月1日起实施,宿舍、旅馆项目必须执行本规范(少于15间/套出租客房的旅馆项目除外)。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本导图基于《日本蜡烛图技术:古老东方投资术的现代指南》(史蒂夫·尼森著,丁圣元译)和《蜡烛图方法:从入门到精通》(斯蒂芬·W·比加洛著)两部K线分析的经典著作,深入解析了K线分析的核心技巧与模式,是投资者把握市场脉动的利器。内容涵盖从基础的单根K线形态如锤子线、流星线,到复杂的组合形态如吞没形态、孕线形态,以及趋势分析中的三尊顶部形态、平底锅底部形态等。除此之外,还细致探讨了窗口、趋势线、移动平均线等西方技术分析工具与K线结合的运用,以及交易量在验证K线信号中的关键作用。无论您是技术分析的新手还是老手,这份导图都能为您提供独到的见解和策略,助您在股市、汇市中洞察先机,实现精准交易。
《建筑与市政工程无障碍通用规范》GB55019-2022,全文强条,于2022年4月1日实施,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市政和建筑工程的无障碍设施的建设和运行维护必须执行本规范。
《宿舍、旅馆建筑项目规范》GB55025-2022,全文强条,与2022年10月1日起实施,宿舍、旅馆项目必须执行本规范(少于15间/套出租客房的旅馆项目除外)。
质量管理
一、 项目质量管理PDCA循环程序
1. 明确项目质量目标
2. 编制项目质量计划
3. 实施项目质量计划
4. 监督检查质量计划执行情况
5. 收集,评价,反馈质量信息并制定预防改进措施
二、 项目质量计划管理
项目质量计划的编制
项目质量计划的编制依据
1. 合同,图纸及相关文件
2. 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和对项目部的管理要求
3. 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规程文件
4. 项目管理实施规划或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
项目质量计划的编制要求
1. 项目质量计划应在项目策划过程中编制,作为对外保证和对内控制依据
2. 项目质量计划应高于通用质量体系文件所规定的要求
3. 质量管理计划应体现从检验批,分部分项,单位工程到全过程控制
4. 项目质量计划应由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组织编制,报企业相关部门批准并得到业主与监理的认可
施工质量管理记录的内容
1. 施工日记和专项施工记录
2. 交底记录
3. 上岗培训记录和岗位资格证明
4. 使用机具和检验,测量及试验设备的管理记录
5. 图纸,设计变更收发记录
6. 监督检查和整改复查记录
7. 质量管理相关文件
8. 项目质量管理策划结果中规定的其他记录
三、 项目材料质量管理
建筑材料复试
工程所用的材料,成品,半成品应有出厂合格证和材质报告单
复试材料的取样
1. 同厂,同种,同类,同批材料根据规范要求确定取样批次,合同有约定的从其约定
2. 项目应实行见证取样和送检制度
3. 送检材料应在现场随机抽取,严禁场外取样
4. 试样应有唯一标识,交接时核对外观和数量
5. 工程见证取样人员由建设单位书面确认由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1-2人担任
6. 实验室接受检测任务的必须有送检单位填写委托单
主要材料复试内容及要求
1. 钢筋: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重量偏差,冷弯性能
2. 水泥: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安定性,凝结时间
3. 混凝土外加剂:碱含量,预应力混凝土严禁氯化物
4. 外窗:气密性,水密性,抗风压性
5. 装饰装修人造板和胶粘剂:甲醛释放量
6. 陶瓷面板(砖)
6.1. 室内用花岗岩放射性
6.2. 外墙陶瓷面砖吸水性和抗冻性
建筑材料质量控制
建筑材料质量控制的主要过程
1. 材料的采购
2. 材料进场试验检验
3. 材料的存储
4. 材料的使用
政府备案管理材料
1. 钢材
2. 水泥
3. 砂石
4. 预拌混凝土
5. 砌体材料
6. 石材
7. 胶合板
四、 施工质量检查与检验
地基基础工程质量检查与检验
土方工程
土方开挖过程中质量检查
1. 平面位置
2. 水平标高
3. 边坡坡率
4. 压实度
5. 排水系统
6. 周边环境变化
7. 预留土墩
8. 支护变形
9. 分层开挖厚度
土方回填质量检查内容
1. 回填土的材料是否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2. 填土施工中检查内容
2.1. 排水措施
2.2. 每层填筑厚度
2.3. 回填土含水量控制
2.4. 压实程度
灰土,砂和砂石地基——施工后检验承载力
强夯地基——施工后检验地基强度和承载力
预制桩工程——施工后检验位置偏差,桩身完整性,承载力
防水工程质量检查与检验
屋面防水工程
屋面防水试验在雨后或持续淋水2h或蓄水24h后检查
屋面防水检查内容
1. 排水是否顺畅
2. 屋面有无渗漏,积水
3. 自检合格后方可进行验收
厨卫防水工程
1. 防水层施工后蓄水24h无渗漏可施工保护层,面层
2. 保护层,面层施工后二次蓄水24h无渗漏,排水畅通
3. 二次蓄水合格后方可进行验收
4. 墙面淋水需30min内无渗漏
五、 工程质量问题防治
重大质量事故处理
工程质量问题的处理依据
质量问题的实况资料
合法的合同文件
有关的技术文件,档案和相关建设法规
工程质量问题报告
1. 工程质量问题发生后,现场人员立即向建设单位负责人报告
2. 建设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1h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
3. 紧急情况下,现场人员可以直接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
4.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接到报告后2h内报告同级人民政府并通知公安,监察机关
5. 一般事故上报至省级人民政府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必要时可越级上报
6. 较大,重大,特别重大上报至住建部,住建部接到重大,特大质量事故应上报国务院
7. 质量事故报告内容
7.1. 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项目名称和参建单位名称
7.2. 事故发生的简要经过和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下落不明)直接经济损失初步估计
7.3. 事故发生的初步原因
7.4. 现场采取的应急措施和事故控制情况
7.5. 报告单位,联系人,联系方式
7.6. 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
8. 事故发生新情况,事故发生后30日内伤亡人数变化的应当补报
工程质量问题调查
质量事故调查单位——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依据人民政府授权或委托,组织或参与事故调查
质量事故调查报告
1. 事故项目及参建单位概况
2. 事故发生经过和现场救援情况
3. 事故造成的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
4. 事故项目有关质量检测报告和技术分析报告
5. 事故发生的原因和事故性质
6. 事故责任的认定和责任人的处理建议
7. 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
地基基础质量通病防治
回填土密实度达不到要求
原因
1. 土的含水率过大或过小,达不到最优含水率
2. 填方土料不符合要求
3. 碾压或夯实机具能量不够
治理
1. 将不合格土挖出换填合格土,或掺入石灰,碎石等夯实加固
2. 含水量过大的翻松晾晒风干或掺入均匀干土吸水平衡重新夯实
3. 增加压实遍数或改用大功率夯实机械
泥浆护壁桩坍孔
原因
1. 护壁泥浆比重不够,不能起到护壁作用
2. 孔内水头高度不够或孔内出现承压水改变静水压力
3. 钢护筒埋置过浅
主体结构工程质量通病防治
钢筋混凝土结构主要质量问题防治
混凝土表面缺陷原因
1. 模板表面不光滑,安装差,拼缝不严,漏浆,表面污物未清理
2. 浇捣前模板未湿润,钢模板隔离剂涂刷不均匀
3. 钢筋保护层垫块位置,间距不当
4. 局部钢筋,铁件过密导致无法充分振捣
5. 混凝土坍落度和易性不好
6. 浇筑方法不当,未分层或厚度不正常,布料顺序不合理
7. 漏振,振捣不充分
8. 混凝土拆模时间过早
混凝土收缩裂缝原因
1. 混凝土原材料不合格
2. 水泥或掺入料超出规范要求
3. 水胶比,坍落度过大,和异性差
4. 混凝土未充分振捣或未及时养护
砌体工程主要质量问题防治
填充墙与主体交界处裂缝防治措施
1. 柱边每500mm间距设置2φ6拉强筋,伸入墙内1m
2. 填充墙梁下顶3皮砖在墙体施工14d后自中间向两边斜砌密实
3. 不同材料交界处设钢丝网,防止抹灰开裂
防水工程质量通病防治
防水混凝土施工缝渗漏水
原因
1. 施工缝留置位置不当
2. 支模或绑扎钢筋调入杂物未清除,形成夹层
3. 浇筑上层混凝土未按规定处理施工缝,上下层混凝土不能结合密实
4. 钢筋过密,内外模板间距狭窄,振捣困难,施工质量无法保证
5. 下料方法不当,骨料集中于施工缝处
6. 工序衔接不当导致新老接槎部位收缩裂缝
治理
1. 根据渗漏水压大小采用促凝胶浆或氰凝灌浆堵漏
2. 不渗漏的施工缝——沿缝剔凿成八字形凹槽,清理干净并刷素水泥浆后抹1:2.5水泥砂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