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政治(专升本版)
这是一篇关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知识思维导图。图中阐述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编辑于2022-10-14 07:04:39 江西政治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导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与理论成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结合。
总结和提炼经验。
用实际的方法去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必要性:理论需要和中国需要
可能性:理论需要中国需要还有相容性。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历史进程
第一次飞跃形成了毛泽东思想。
①1938毛泽东在六中六全会上提出“马克思中国化”
②经过延安整风成为了全党的共识
③刘少奇在七大指出,毛泽东思想就是中国化马克思,并将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
第二次飞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⑴邓小平理论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
⑶科学发展观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第三次飞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回答了,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毛泽东思想
第一章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第一节: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的历史条件
时代背景:革命与战争②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实践基础:革命和建设
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的过程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萌芽阶段):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土地革命时期(初步形成):
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井冈山的斗争》 《反对本本主义》
遵义会议至抗日战争时期:(趋于成熟):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系统阐述
《 实践论》 《矛盾论》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共产党人发刊词》 《新民主主义论》
遵义会议:①开启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新阶段 2.具有伟大转折意义在危机关头为挽救了中国共产党,中国红军,中国革命
七大把毛泽东思想写入党章
《论联合政府》
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以后(持续发展)
《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 《论人民民主专政论》 《十大关系》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第二节: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活的灵魂
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 围绕革命和建设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①实行又团结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的政策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①团结——批评——团结
②以工业为主导,以农业为基础
三,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理论
四,政策和策略理论
①战略上要藐视敌人,战术上要重视敌人
五,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①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六,
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简称《历史决议》提出
㈠实事求是 是我们党的根本路线
①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③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坚持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⑵群众路线 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
①坚持群众路线就是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一切行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③是我们区别于其他一切政党的根本标志
㈢独立自主 是我们党的根本政治原则
要求:坚持独立自主,就是要坚持中国的事情,必须由中国人民自己处理。
子主题
第三节: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毛泽东思想的重要意义
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
②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③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正确认识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问题
科学评价毛泽东:就他的一生来看,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到他的错误在于违反了自己正确的东西是一个伟大的革命家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所犯的错误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1949之前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依据
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①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时代背景发生根本转换:俄国十月革命 ②中国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一个崭新阶段:五四运动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实践基础
①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呼唤新的革命理论
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艰辛探索奠定了革命理论形成的现实基础 土地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主要内容
第二节 新民总路线主义革命的总路和基本纲领
新民主主义总路线
①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第一次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 ②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完整表诉总路线内容,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革命。指明了中国革命的对象,动力,领导力量。
革命对象
革命动力:
革命领导力量
1革命首要问题:分清敌友 2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农民问题 3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无产阶级领导权
中国无产阶级的特点和优点 ①具有与先进的生产力相联系 ②没有私人占有的生产资料 ③富于组织纪律性 以下是自身的特点和优点 1是中国无产阶级诞生起,就受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资产阶级的三重压迫,具有彻底的革命性 2是中国无产阶级的成员中大部分出身于破产农民,和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 3是中国无产阶级分布集中,有利于无产阶级队伍组织和团结。
共有特点
实现领导权 ①具备两个基本条件:率领被领导者向着共同敌人做坚决的斗争,并取得胜利;对被领导者给以物质福利,至少不损害其利益,同时对被领导者给以政治教育 ②实现领导权的关键:必须建立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广泛的统一战线 ③坚持领导权的基本策略: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方针 ④保证领导权的坚强支柱:建立一支无产阶级领导的一农民为主体的强大的革命武装 ⑤实现领导权的根本保证:加强无产阶级政党的建设
新民主主义革命性质和前途
性质:近代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性质和中国革命的历史任务决定了中国革命的性质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而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前途:新民主主义革命: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 社会主义革命: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在新民主主义的性质前途中的错误观点 1”左“倾教主义”一次革命论“:过分夸大两部之间的联系,只看到联系混淆了区别 2”右“倾保守主义”二次革命论“要在中间插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只看到了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没看到联系
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
解释: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阐述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1945年党的七大《论联合政府》具体阐述了政治经济和文化纲领
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
解释: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歌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
国体: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包括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和其他反帝反封建的人们在内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
政体: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社会主义的国体:人民民主专政 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
解释: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资产工商业
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
新民主主义文化是民族的 新民主主义文化是科学的 新民主主义文化是人民大众的
第三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知识一: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提出
初步形成①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②代表著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
最终确立:①在抗日时期六届六中全会上最终确立: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 ②代表著作《战争和战略问题》
新民主主义道路的必然性(为什么要走这条路) 是由中国所处的时代特点和具体国情决定的
(1)首先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内无民主制度而受封建主义的压迫,外武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的压迫
(2)其次近代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和革命的主力军
新民主主义道路的可能性(有没有可能做的成) 也是由中国特殊国情决定的
(1)缝隙和可能:半殖民半封建,发展极不平衡
(2)群众基础:广大的中国农村深受压迫和剥削,革命群众基础好
(3)客观条件:全国革命形式的继续向前发展
(4)坚强后盾:相当力量正式红军的存在
(5)主观条件:党的领导有力量及政策的不错误
新民主主义道路的内容意义
知识二: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法宝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统一战线“
必要性(为什么走这条路):中国国情
可能性:中国社会有许多矛盾
子主题
两个联盟:
工农联盟{最重要的关系/联盟} 与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最重要经验)
”武装起义“
(1)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之一
(2)经验:第一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第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第三坚持正确战略战术原则
”党的建设“(新民主主义时期)
思想建设:必须放在首位 组织建设:任何时候必须重视 作风: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三大优良作风在七大《论联合政府》提出
知识三:新民主主义革命意义
理论意义:科学的回答了中国革命向何处去的问题,以及中国革命的发展阶级理论成果,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
实践意义: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指导下,党团接带领人民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际意义:有力鼓舞和推动了世界上被压迫民主和被压迫人民反抗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斗争,极大增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信心,增强了世界人民争取和平的力量
第三章社会会主义该找理论 (1949~1956)
第一节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知识一: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度性社会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度性社会 国情:新民主主义社会(1949~1956)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成分
分为:①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 ②半社会主义性质合作社经济③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④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阶级构成与阶级矛盾
四种阶级:①工人阶级(国营经济)②农民阶级和其他小资产阶级(个人经济)③民族资产阶级(私人资本阶级)
阶级矛盾:集中表现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两个阶级矛盾随着土地革命完成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成为主要矛盾
知识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以及理论依据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提出
(1)提出背景
(2)正式提出:1953年6月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会议表诉:”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总路线 概括为“一化三改”: “一化”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过渡时期的理论依据
过渡时期必要且长的原因: ①我国经济和文化的落后,要求一个相当长的时期来创 造为保证社会主义完全胜利所必要经济上和文化上的前提 ②我国有及其广大的个体农业和手工业及在国民经济中占很大一部分比重的资本主义工商业要求一个相当长的时期来改造他们。
第二节: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子主题
知识一: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三大改造走道路合作化(道路)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①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
②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
③正确分析农村的阶级和阶层状况,制定正确的阶级政策
④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采取遵循循序渐进的步骤
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①办手工业供销小组(社会主义萌芽性质)
②办手工业供销合作社(半社会主义性质)
③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完全社会主义性质)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实施的原因有:①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 ②中国共产党与民族资产阶级长期保持着统一战线的关系 ③我国已经有了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主要作用:
(2)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
(3)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思想道德与法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