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线粒体
线粒体知识整理,包括:线粒体的基本形态与动态特征、线粒体的超微结构、线粒体与氧化磷酸化、线粒体与疾病。
在人体中,信息传导通路通常是由分泌释放信息物质的特定细胞、信息物质(包含细胞间与细胞内的信息物质和运载体、运输路径等)以及靶细胞(包含特异受体等)等构成。
细胞骨架是指真核细胞中的蛋白纤维软架体系,微管、微丝及中间纤维组成的体系。详细的阐述了微丝、中间丝和微管的组成以及所包含的知识点,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看看哟。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高中物理知识点思维导图
线粒体
线粒体的基本形态与动态特征
线粒体的形态,分布及数目
形态
呈颗粒或短线状;分布与细胞内的能量需求密切相关
分布
分布于细胞内的能量需求密切相关
数目
线粒体的数目呈动态变化并接受调控。细胞内的线粒体数目随细胞分化而变化
线粒体的动态特征
高度动态的细胞器,包括①运动导致的位置和分布的变化②融合和分裂介导的 形态、体积与数目的变化等
线粒体融合与分裂
融合与分裂的分子基础
线粒体的融合与分裂均依赖于特定基因和蛋白质的参与和调控。
融合与分裂的结构动力基础
融合与分裂的生物学意义
线粒体的超微结构
外模
外模通透性很高;外模中蛋白质和脂质各占50%,外模上分布着由孔蛋白构成的通道;外模上还分布一些特殊的酶类,外模不仅参与膜磷酯的合成,还可对将在线粒体基质中彻底氧化的物质进行初步水解。
标志酶是单胺氧化酶
内膜
内膜有很高的蛋白质/脂质比,缺乏胆固醇,富含心磷脂,具有不透性; 内膜向内延伸形成 峭
嵴上有ATP合酶;标志酶是细胞色素氧化酶
线粒体内膜是氧化磷酸化的关键场所
膜间隙
膜间隙的液态介质含有可溶性的酶,底物和辅助因子
·标志酶是腺甘酸激酶
线粒体基质
含DNA、RNA、核糖体及转录、翻译必需重要分子
标志酶是苹果酸脱氢酶;
催化线粒体重要生化反应
线粒体与氧化磷酸化
ATP合酶
在线粒体中,最终生成ATP的装置是ATP合酶
由球形的头部和基部组成,头部朝向线粒体基质
头部称为偶联因子1(coupling fact or1, F1),组分为α3β3yεδ
基部称作偶联因子0 (coupling fact or 0, F0)。F0是一个疏水性蛋白复合体,由a、b、c3 种亚基按照ab2C10~12的比例组成跨内膜的质子通道
ATP合成酶中使化学能转化成机械能的销量效率几乎达100%,迄今自然界最小的‘分子马达’
质子驱动力
H+跨膜电位差
质子浓度梯度(pH差)
电子传递链
接受和释放电子的分子或原子被称为电子传体;而由电子载体组成的电子传递序列被称为电子传递链或呼吸链
·
电子传递复合物
线粒体内膜上的电子传还需要与载体分子互作的蛋白质及多肽参与,将线粒体内膜破坏后,可从中分离出4种膜蛋白复合物,分别命名为复合物1、Ⅱ、Ⅲ和IV
复合物ⅠNADH脱氢酶
复合物Ⅱ 琥铂酸脱氢酶
复合物Ⅲ 细胞色素还原酶
复合物ⅣCyt c氧化酶
氧化磷酸化抑制剂
电子传递抑制剂
解偶联剂:2,4-二硝基苯酚
磷酸化抑制剂:寡霉素
线粒体与疾病
由线粒体功能障碍引起的疾病被称为线粒体病
常见的有 脑坏死,心肌病,肿瘤,不育,帕金森病
线粒体的功能蛋白复合物或者线粒体DNA的突变或者核DNA的突变。如Leigh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