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福柯的后现代社会理论2
“福柯的后现代社会学理论主要包括:知识考古学、权力谱系学、自我伦理 学。 知识考古学 现实不过是历史的延续,现实中存在和变化着的事物在历史中能扑捉到它嬗 变的踪影。只有把当今世界那些被层层迷障所遮蔽的现存事物放到历史过程中去 考察,才能真实地理解积淀着十分丰富历史因素的现实存在。
编辑于2022-10-17 20:51:42 云南吉登斯的思维导图,吉登斯认为,社会科学家既是社会现象的研究者,也是社会世界中的行动者,因此社会科学家既要批判性地研究社会世界,又要反思自身,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在社会学领域占有重要地位。
“福柯的后现代社会学理论主要包括:知识考古学、权力谱系学、自我伦理 学。 知识考古学 现实不过是历史的延续,现实中存在和变化着的事物在历史中能扑捉到它嬗 变的踪影。只有把当今世界那些被层层迷障所遮蔽的现存事物放到历史过程中去 考察,才能真实地理解积淀着十分丰富历史因素的现实存在。
福柯的后现代理论:原仅指称一种以背离和批判现代和古典设计风格为特征的建筑学倾向,后来被移用于指称文学、艺术、哲学、社会学等诸多领域中有类似倾向的思潮。后现代主义思等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吉登斯的思维导图,吉登斯认为,社会科学家既是社会现象的研究者,也是社会世界中的行动者,因此社会科学家既要批判性地研究社会世界,又要反思自身,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在社会学领域占有重要地位。
“福柯的后现代社会学理论主要包括:知识考古学、权力谱系学、自我伦理 学。 知识考古学 现实不过是历史的延续,现实中存在和变化着的事物在历史中能扑捉到它嬗 变的踪影。只有把当今世界那些被层层迷障所遮蔽的现存事物放到历史过程中去 考察,才能真实地理解积淀着十分丰富历史因素的现实存在。
福柯的后现代理论:原仅指称一种以背离和批判现代和古典设计风格为特征的建筑学倾向,后来被移用于指称文学、艺术、哲学、社会学等诸多领域中有类似倾向的思潮。后现代主义思等等
福柯的后现代社会理论
规训与惩罚
1.惩罚及其变革
(1)转变的三种模式。
①基于旧的君主制度以酷刑和公开展示为主要形式的酷刑。惩罚机制是展示君权和针对罪行的酷刑公开展示机制,目的是维护君主的至上权力,以期达到镇压效应的功能
②人道主义惩戒模式。以贯彻法律的威严和保护市民社会为目的,以暂时剥夺权利为手段,以期达到惩罚和改造效应的功能。惩罚机制借助于可视的、确定的、持久的和规范的道德表象来运作其惩戒权力,并重视经济理性原则和计算适度的刑罚
③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以规训、纪律以及监狱机器为主要方式的规训体制,以实现个体权利为目的,采取严密划分时间、空间和活动等手段来有计划地训练肉体,对人的肉体进行操纵、驯服等,以期实现预防的功能。
(2)在惩罚制度的变革
①取消酷刑,转向对犯人乃至整个人类的精神性惩罚与奴役,强加给犯人的那些无法忍受的肉体折磨,被剥夺其权利之类的措施所取代
②惩罚转化为与肉体紧密相关的灵魂、思想、意志和欲求的惩罚,惩罚行为变成一种依靠多种知识和技术领域相互合作的权力方式和政治策略
③刑罚日益变得有章可循,依罪量刑,整个社会的惩罚权力惩罚手段和惩罚技术方面逐渐形成了最少原则、充分想象原则、侧面效果原则、绝对确定原则、公共真理原则、详尽规定原则等可遵循的基本原则
④惩罚和判决不再只是法官的事,广泛的社会参与使得直接制造痛苦和消灭生命的刽子手被一支技术人员大军所接替
2.规训的空间和手段
(1)规训
具有两方面的意义:①能够给人以惩罚和强制行为的联想和威慑,使其成为驯服的人;②能够教人以某种职业技能和知识体系,使其成为对社会有用或者能够为统治阶级服务的人。
(2)规训空间
福柯空间规训的基本观点是:权力话语通过对空间的巧妙设计、构造与生产来完成对个体的监视和可能的改造,并使个体服从于“权力的眼睛”的管制范畴和规约体系
空间是权力的场所,也是权力实施的媒介规训权力的正常运行需要固定封闭的空间,即规定出一个与众不同的、自我封闭的空间,人们被禁止进入,只有被准许时才能进,人一旦进入该空间后,也就被正常人排斥在外,因此保证了在空间中对进入者的规训
全景敞视建筑监狱
①全景敞视建筑监狱是一种特殊的权力化的空间构形,四周是被分成许多小囚室的环形建筑,中心是一座瞭望塔。监视者只需要站在瞭望塔上观看,便可以监视囚犯的一举一动这个被监视的空间是一个能够从处部加以观察,但却无法由内部对外部进行清晰了解的空间。
②在这个被监视的空间中,每一个人在这种监视目光的压力下,都会逐渐自觉地变成自己的监视者,于是规训能够借助监视悄悄地产生效应。
③福柯把这种全景敞视建筑视为一种普遍的典型的空间实践模式。这种规训空间可以使人们受到惩罚也可能会奖赏人们,从而保证权力的正常运作。空间规训的最终结果就是将现代社会变成一个庞大的监视网络,空间规训实践变得愈加隐蔽而具生产性,空间意义上的“规训社会”形成了——这是一个从封闭的规训、某种社会“隔离区”扩展到一种无限普遍化的“全景敞视主义”机制的运动
(3)规训手段
①层级监视
层级监视是规训权力借助监视这一手段不断扩展自己的机制,是对规训的物理结构和组织结构的双重要求,表现在规训场所和监视组织的设计上。在这个机制中,监视的技术不仅能够诱发出权力的效应,且使得规训权力成为一张监视的网络
层级监视不仅在规训者与规训对象之间建立监视关系,而且在监视者内部建立监视关系,使任何人都逃脱不了监视,使规训过程没有任何晦暗不明之处,自上而下,层层把关,形成网络
②规范化裁决
规范化裁决是规训权力利用已经成为惯习的规范秩序和一些人为的秩序,运用惩罚与奖励的措施,在潜移默化中对社会成员进行有效改造的过程。
规训权力是利用等级、差距、纪律等手段来表现的,包括规范性力量和裁决两个方面。规范化裁决通过标示差距,划分品质、技巧和能力的等级分配,利用标准化”和“奖惩”的裁决制度,将“达标”“弥补差距”作为权力运作的动力装置,最终完成个体规范化、社会规范化的功能目标
③程序化检查
程序化检查是规训权力运作的最隐蔽的方式,它不仅把层级监视的技术和规范化裁决的技术结合起来,而且把规训权力运作的载体媒介具体操作都融为一体。在程序化检查中,规训权力在科学话语的伪装下,通过文字记录、登记、建立档案、分类制表、书写等机制来运作。
考试
综上所述,规训权力行使的三种手段是三种配套的技术,它们相互契合,将身体置于一种可控制和分析的结构中,并围绕着身体朝着某个特定目标建立起知识和制度。在规训的结构中,规训权力的实施是弥散的、细致的、微观的、无微不至的,是一种微观的权力,微观权力往往就是规训的常规形式
3.微观权力的功能分析
(1)个体规范化
个人及其身份和特性是权力关系对身体、运动、欲望、力量施展作用的产物,权力通过把个体进行隔离和指定,使其行为受制于连续的检查及行为规范,同时借助知识的管理来改变个体。福柯将这个过程称为个体规范化,包括肉体规范化和精神规范化。
①个体的肉体规范化
权力通过纪律惩戒技术,不仅对个人的肉体进行空间分布和组织,而且还通过监视、等级、审查等系统对肉体进行锻炼、训练,最终个人的肉体被权力机制规范和塑造成了“有用的和生产性的”主体。在这个过程中规训作为微观权力的主要手段,其终极目标和结果就是“范化”即塑造出驯服有素的肉体。
②个体的精神规范化
权力发展成为一整套的方法、技术、知识。这种权力深入人的灵魂深处,弥漫开来,触及每个具体的人,触及人们日常生活的每一个最细小的动作、最微妙的情感,甚至进入他们的精神领域中。
权力通过奖赏的方式,形成对人评价的等级,并在其中通过荣誉和耻辱这种直接作用于心灵的机制,引导人们服从权力的统一规定。
微观权力对灵魂的控制与支配不仅体现在刑罚领域,而且还扩展至整个社会的各个方面。
(2)社会规范化
我们的社会是一个监视的规训社会,当个体不断被规训完毕时,规训社会即可形成。规训社会是在一种运动中形成的,这是一个从封闭的规训、某种社会隔离区扩展到一种无限普遍化的全景敞视主义机制的运动,在这种运动中:
①规训的功能发生转化,由最初消极作用转变为积极的强化对于每个人的利用
②规训的机构大幅度增加,以观察中心的方式散布在整个社会中,而不是封闭机构
由于规训的上述转变,它可以以最小的代价来行使权力,使这种社会权力的效应达到最大强度并尽可能地扩大这些效应,同时既无失误又无间断,最终确保了权力关系可以细致入微地散布,使权力的效应能够抵达最细小、最偏僻的地方,增强社会系统内一切因素的驯顺性和实用性
③规训的控制范围拓展到了全体社会
(3)社会秩序的稳定
“生命权力”:以生命为对象,以人口一生命为中心,将人体作为繁殖生命的基础,关心生育、出生率、死亡率以及健康人口的寿命和质量,并对人口进行积极的调节、干预和管理的权力
生命权力和规训权力是同一微观权力的两种不同形式,它们从不同角度对整个社会发挥相同的作用。在福柯看来,规训权力的惩戒技术和生命权力的调节技术是相互结合、不可分割的,生命权力与规训权力交织在一起,成为微观权力实践的一种模式。
对肉体的规训和对人口的调节构成了微观权力机制的两极,并对整个社会秩序的稳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一方面,对人体的规训机器纷纷建立,旨在生产和训练出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劳动力;另一方面,在政治实践和经济观察领域,对人口的控制技术也成熟了,对人口和资源的关系也做了研究,出现了围绕着人口和生命而建立起来的知识体系,并且这些知识不断地增强权力在社会中的效应
知识考古学
1.含义
(1)考古学这一名词主要有三种含义:a.考古研究所得的历史知识;b.借以获得这种知识的考古方法和技术;c.理论性的研究和解释,用以阐明包含在各种考古资料中的因果关系,论证存在于古代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规律
(2)福柯的考古学与后两种含义相关。不同的是:福柯的考古学并不局限与对古代社会的研究,他将近现代的医学、人文学科等都作为考古学的对象,注重历史发展的断裂和不连续,考古的对象是只是
2.《词与物:人文科学考古学》
(1)提出了“知识型”概念。福柯的知识型概念选择了关于生物的、语言的和财富的三种话语来分析。他发现这三种话语在某个时期拥有共同的结构,这一结构与其他时期的结构呈现迥异的景观,类似于考古学的断层现象。以此类推,某一知识型内的所有话语都服从一个共同的无意识基础,知识型的无意识特征抹杀了个体作者的意义,作者是谁无关紧要
(2)区分了三种知识型:文艺复兴时期知识型;古典时期知识型;现代知识型(重点分析)
3.《知识考古学》
(1)研究对象是历史和思想史
(2)考古学方法关注历史分析中的断裂、变化而非连续;拒绝主体的中心地位,强调话语分析。为此,他质疑思想史、哲学史等学科中“时代”、“世纪”等宏大分类单位,探测“中断的偶然性”。
(3)福柯关注断裂、非连续性,并非否定一切连续恶性,而是注意到在历史连续性理论背后有一个主体的操纵、涂改着历史,他引入断裂、非连续与偶然因素,就是要把主体推下这一虚设的神坛。
(4)为了解释其考古学内涵,福柯引入了三个关键词:陈述、话语及档案
谱系学
福柯根据尼采的谱系学发展出自己的谱系学理论。《尼采、谱系学、历史》
1.含义
谱系学是能够阐明知识、话语、客体领域等事物之构成的一种历史形式,它不需要参照某个主题,不管这个主题是否超越了事件场,还是顶着空洞的身体贯穿于历史。
谱系学主要是揭示当前的主体话语与实践的起源与发展的过程,并试图揭示出客观化的理性形式及其真理与知识体系作为历史性的偶然而非永恒的必然力量是如何形成的,恢复被总体化叙事所压制的自主话语、知识和声音。福柯指出,支配性话语对社会的规范化和对人的塑造都受到权威话语的约束和规范。
2.系谱学特征
(1)谱系学研究是项文献工作,它处理各种凌乱、残缺、几经撰写的古旧文稿,要求细节知识,要求大量堆砌的材料。反对理想意义和无限目的论的元历史展开,反对有关起源的研究
(2)福柯分析尼采的谱系学理论及运用,并确立自己的谱系学:A.尼采关心的是“散落的东西”、“偶然事件”和“细微偏差”;B.历史充满断层和裂缝,谱系学记录这些;C.反对主体的僭妄;D.“善”并不是强者力量的现实,而是强弱双方的权力对峙
(3)谱系学一旦除去真理、普遍、必然等的遮蔽,细节和偶然就会闪烁出光芒。沿着这条路,福柯将解剖刀指向更为隐蔽的领域:癫狂、监狱、疾病、性。
3.考古学和谱系学
(1)共同之处:反对历史统一性、连续性,追寻断裂与偶然;解构普遍真理神话,关注认识中的偏执于阴暗。
(2)不同之处:考古学是一种尽力摆脱社会制度和主体的话语分析,接近于结构分析;谱系学接近历史研究,在考古学纯粹话语描述之外,谱系学力图作出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