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 化发展道路,
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
健全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工作体系
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 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培育壮大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
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逃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 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持续抓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引导人民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不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
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逃扬中华传统美德,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加强和 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在全社会逃扬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勤俭节约精神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
和文化产业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培育 造就大批德艺双薯的文学艺术家和规模宏大的文化文艺人才队伍
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
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建好用好 国家文化公园
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加快建设体育强国
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
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 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