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材料化学第二章
这是一篇关于材料化学第二章郭贇的思维导图,固溶体:溶质固体溶入溶剂固体仍保持溶剂固体的性质。特征:1.点阵类型和溶剂的点阵类型相同。2.有固溶度。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法理
材料的结构
晶体缺陷
点缺陷相关
热缺陷 肖特基缺陷,有空位,密度,体积不变。 弗仑克尔缺陷:密度不均匀,密度体积不变。 杂质缺陷:间隙式杂质原子、置换式杂质原子(和杂质含量有关,与温度无关) 电荷缺陷:可变价离子只能够通过自身的变价来保持电中性。
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不利影响:力学,出现辐照脆化。化学,原电池模型。 有利影响:电学,形成P型、N型半导体。晶体颜色发生变化。
缺陷反应方程式:①质量平衡看主符号②电荷守恒看上标③位置关系看下标
线缺陷 形成位错,由于晶体生长不稳定或机械应力等原因,在晶体中引起部分滑移而产生的
刃型位错
位错线与滑移方向垂直、有一个多余的半平面。 半原子面在滑移面的上方称为正刃型位错。
螺型位错
位错线与滑移方向平行。 没有多余半平面。 有多个滑移面
混合位错
刃型和螺型位错的混合形式。 为错线与滑移方向既不平行也不垂直。 可以分解为刃型位错和滑移位错
位错的运动分为滑移和攀移
滑移:位错在滑移面上的运动导致永久形变,导致塑性形变的产生。 攀移:位错在垂直于滑移面上的运动。结果形成半原子面的伸长和缩短 只有刃型位错才有攀移运动
晶体学基本概念
晶体和非晶体
晶体:有整齐规则的几何外形,具有各向异性,有固定的熔点。长程短程都有序。常见晶体有:明矾、英、食盐 非晶体:长程无序短程有序。常见非晶体有:玻璃、橡胶
晶格晶胞和晶格参数。
分子晶体空间点阵和球棍模型相同,原子晶体不同。 晶胞:晶体的最小重复单元 晶格:是空间点阵的基本结构单元
晶向指数和晶面指数
晶向和晶向指数
标定方法 1设立立方体的边长。2照出倾向的使坐标和纵坐标。3..用终坐标减去始坐标。4分数取最小公倍数化减负号放在数字上方。5用中括号括起来。 若一晶向与之平行,且方向相同,晶向指数相同。若平行且方向相反,则大小相同,正负相反。
晶面和晶面指数
晶面没有方向。 标定方法:1.设立立方体的边长。2.找出晶面在xyz轴上的截距平行,平行该轴时为∞3.截取值取倒数。4.分数取最小公倍数化简,负号放在数字上方5用小括号括起来。 平行晶面,晶面指数相同。
7晶系 14点阵
元素和化学键
元素及其性质
第一电离能: 从气态原子移走一个电子是其成为气态正离子所需的最低能量。电离能越大,原子越难失去电子。I=13.6Z^2/n ^2(n 为主量子数,z为有效电荷数)
电子亲和势: 指气态原子俘获一个电子成为一价负离子时所产生的能量变化。同周期电子亲和势从左到右增加。同主族变化不大放出能量Ea>0
电负性
元素周期表电负性变化↗ 应用:电负性>2.0为非金属,<2.0为金属。 电负性差值<1.7 极性共价键,共价化合物。>1.7离子键,离子化合物。
衡量原子吸引电子能力的一个化学量
原子半径
元素周期表↙
通常正离子半径小于相应的中性原子,负离子半径则变大
键合强弱:离子键>共价键
>金属键>氢键>范德华力
原子间的键合
金属键
特点:1电子共有化,可自由流动。 2作用本质是自由电子和金属离子之间的静电引力。 3无方向性,无饱和性。
金属晶体的特点:导电性,导热性,不透明性,延展性等
离子键
形成条件:1元素的电负性差要比较大,一般>1.7 2易形成稳定离子。 3形成离子键,释放能量大。化合物中不存在百分百的离子键。
特征:作用力的实质是静电引力。 无方向性,无饱和性
离子化合物的特征 高熔点,高强度,高硬度,塑性差,不导电等。 离子相互吸引,保持一定距离时,体系最稳定,即为离子键。
共价键
特点:本质是电性的,两原子核对共用电子对形成的负电区域的吸引力。共用电子对越多,结合力越强。 有饱和性,有方向性。
共价键晶体的特性 很高的熔点和硬度,良好的光学特性,不良的导电性。
氢键
形成条件 必须是含氢化合物,氢必须与电负性大且原子半径很小的元素直接相连成键,另一分子中原子必须电子云密度高且半径小。
特点:有饱和性,有方向性。电负性越强,氢键越强,半径越大,氢键越弱。
范德华力
本质 (取向力、诱导力、色散力)
特点:无饱和性无方向性,存在于分子间但作用力小。以色散为主。
范德华力使材料的熔点升高
金属材料结构
金属晶体
多晶结构:伪各向异性,众多取向不同的单晶的结合
固溶体:溶质固体溶入溶剂固体仍保持溶剂固体的性质。特征:1.点阵类型和溶剂的点阵类型相同。2.有固溶度。
置换式固溶体
一,半径规则:相对半径<15%(置换式)>17.5%(间隙式); 二,电价规则;三,键性、键长相近;四,结构相同。 至少满足其中一个条件可能是置换式固溶体。只有一个条件不满足,也可能不是置换式固溶体。一般由实验确定是否是置换式固溶体。(必要不充分条件)
间隙式固溶体
同样取决于半径,电价,电负性,结构等。
固溶体对性质的影响
一、定晶格 二、活化晶格 三、固溶强化 溶质原子的融入使固溶体的强度,硬度升高。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结构
离子晶体
离子晶体的空间排列遵循鲍林规则。 正负离子间的平衡距离为正负离子半径之和时体系能力最低,体系最稳定。 1.正离子周围形成一个负离子多面体,正负离子之间的距离取决于离子半径之和,不平衡时减少配位数,正离子的配位数取决于离子半径比。 2.在离子的堆积结构中,必须保持局域的电中性。 3.稳定结构倾向于共顶连接。 共顶>共棱>共面(势能最低原则) 4.若晶体结构中含有一种以上的正离子,则高电价低配位的多面体之间有尽可能彼此不连接的规则。 5.晶体中配位多面体类型倾向于最少,每种矿石内只能出现唯一的一种结构。所有的硅酸盐结构都是共顶排列。
二元离子晶体
Nacl型
正负离子都按面心立方堆积,正负离子位于彼此的八面体中心。 共顶连接。 每个晶胞中有四个负离子和四个正离子(AB型)
Cscl型
正负离子均构成空心立方体,正负离子位于彼此形成的立方体中心。 共面连接。 每个晶胞中有一个负离子和一个正离子。
Zns型
正负离子位于彼此形成的半数四面体中心。正负离子按面心立方排列。 共顶连接。 每个晶胞中有四个正离子和四个负离子。
萤石和反萤石型结构
反萤石
正离子简单立方,负离子面心立方。正离子位于负离子形成的全部四面体中心。负离子位于正离子形成的简单立方中心。 一个晶胞中四个负离子,八个正离子。A2B型 多面体之间共棱。
萤石与反萤石正负离子交换
多元离子晶体
钙钛矿型
钙被12个氧包围,钛被6个氧包围,八个八面体中间一个钙。
尖晶石型结构(AB2O4型) 负离子:氧离子面心立方堆积。镁离子:四面体铝离子,八面体。 X,Y两种晶胞不相邻。
硅酸盐结构
构成 基本单元:硅氧四面体四面体之间为共顶连接。
分类
岛状硅酸盐 桥氧数=零,O/Si=4
成对硅酸盐 桥氧数=1,O/Si=3.5
环状硅酸盐 桥氧数=2,O/Si=3
链状硅酸盐 单链,桥氧数=2,O/Si=3 双链,桥氧数=2/3,O/Si=2.75 透辉石
层状硅酸盐 桥氧数=3,O/Si=2.5 双层,高岭石族。三层,蒙脱石族。
架状硅酸盐 桥氧数=4,O/Si=2 石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