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党的三大历史决议
党的历史上三大决议思维导图:明确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方针,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
编辑于2022-11-17 19:34:22 河北省党的三大历史决议
“两个决议”
《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1945年党的六届七中全会
历史背景
1944年5月,毛泽东同志主持同周恩来、刘 少奇、张闻天等同志正式启动 第一个“历史决议” 的起草工作。 1945 年4月,党的扩大的六届七中全会原则 通过《关于若于历史问题的决议》,既成功解决了 党的历史问题,也标志着整风运动的胜利结束。
主要内容
《关于若于历史问题的决议》分七个部分, 总结了建党以来特别是党的六届四中全会至遵义 会议前这一段党的历史及其经验教训,对若于重 大历史问题作出了结论。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1981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
历史背景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形成于改革开 放新时期解放思想、拨乱反正的历史转折之中。经过真理标准问 题大讨论这场思想解放运动的洗礼,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党内外呈 现出一派安定团结、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但也存在一些对新的 路线方针政策、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问题的错误认识 1979年11月,在邓小平同志亲自主持下,《关于建国 以来党的若于历史问题的决议》起草小组成立。 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一致通过了这份凝 结了集体智慧、代表了全党意志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 历史问题的决议》,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也由此胜利 完成。
主要内容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于历史问题的决议》分八个 部分,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前党的历史,总结了新中国成 立以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对一些重大事件 和重要人物作出了评价,特别是正确评价了毛泽东同志和 毛泽东思想,初步提出了在中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和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历史作用和意义
首先,两个“历史决议”坚持实事求是的指 导方针,既深刻总结了党的历史,又集中统一了 全党思想,为我们正确对待党的历史、科学运用 党的历史提供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 其次,两个“历史决议”坚持“对 全党与全民负责”的政治方向,既从团结 出发,又达到新的团结,为我们坚决做到 ‘两个维护”树立了光辉典范。 第三,两个“历史决议”坚持“总结过去 是为了引导大家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鲜明导向,既 立足于以史为鉴,又着眼于开创未来,为我们在新 的历史起点上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提供了重要启示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2021年11月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四个历史时期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根本社会条件
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推进 社会主义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根本政治前提 和制度基础。
实现了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迈进社会主义的伟大飞跃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
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继续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使人民摆脱贫困、 尽快富裕起来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
推进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朝着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继续前进
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党领导和支持开展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从新的实践和时代 特征出发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发展战略、政治保证、祖 国统一、外交和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形 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 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 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 国化新的飞跃。
“十个明确具体内容
明确一
1. 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 全党必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明确二
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明确三
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明确四
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
明确五
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明确六
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明确七
明确必须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创新、协调 、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
明确八
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
明确九
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服务民族复兴、促进人类进步,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明确十
明确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方针,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
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
在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上
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得到有力保证,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更加科学,全党思想上更加统一、政治上更加团结、行动上更加一致,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 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显著增强。
在全面从严治党上
经过坚决斗争,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引领和政治保障作用充分发挥 、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显著增强, 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得到根本扭转,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 全面巩固,消除了党、国家、军队内部存在的严重隐患,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
在经济建设上
我国经济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国内生产总 值突破百万亿元大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一万美元,国家经 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我国经济迈上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之路。
在全面深化改革上
党不断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党和国家事业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
在政治建设上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得到更好发挥,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得到巩固和发展。
在全面依法治国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不断健全,法治中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进一步发挥,党运用法治方式领导和治理国家的能力显著增强。
在文化建设上
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全党全国各族 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全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极大提升,为新 时代开创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 鼬。
在社会建设上
我国社会建设全面加强,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大幅度提升,发展了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的良好局面,续写了社会长期稳定奇迹。
在生态文明建设上
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全党全国推动绿色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上
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人民军队实现整体性革命性重塑、重整行装再出 国防实力和经济实力同步提升,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加快构建立健全退役军人管理保障体制,国防动员更加高效,军政军民团更加巩固。人民军队坚决履行新时代使命任务,以顽强斗争精神和实行动捍卫了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在维护国家安全上
国家安全得到全面加强,经受住了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自然界等方面的风险挑战考验,为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提供了有力保证。
在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上
实践证明,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有伟大祖国的坚强支撑,有全国 各族人民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和台湾同胞的同心协力,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一定能够保持,祖国完全统一一定能够实现。
在外交工作上
经过持续努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 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前进方向的鲜明旗帜,我国外交在世界大变局中开创新局、在世界乱局中化危为机,我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显著提升。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五大历史意义
党的百年奋斗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和命运
党的百年奋斗开辟了实现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
党的百年奋斗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
党的百年奋斗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
党的百年奋斗锻造了走在时代前列的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十大历史经验
坚持党的领导
坚持人民至上
坚持理论创新
坚持独立自主
坚持中国道路
坚持胸怀天下
坚持开拓创新
坚持敢于斗争
坚持统一战线
坚持自我革命
新时代党的伟大号召
《决议》第七部分,围绕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强调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和历史任务。 党中央号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埋头苦干、勇毅前行,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