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地球的宇宙环境
地球的大气主要由氮和氧组成。热带地区接收的太阳能多于极地地区,并通过大气和海洋环流重新分配。温室气体在调节地表温度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一个地区的气候不仅由纬度决定,还由海拔和与该地区和海洋的接近程度等因素决定。热带气旋、雷暴、热浪等恶劣天气多发于广大地区,对生活影响较大。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法理
地球的宇宙环境
恒星与星系
恒星
运动
自行
空间速度:视向速度 和 切向速度
本质特征:发光
原因:质量大小,发展阶段
光谱:偏红表面温度越低,偏蓝(光谱越明亮)表面温度越高
多普勒效应
亮度和光度
表示:星等
亮度等级:视星等(m)
光度等级:绝对星等(M)
关系:星等越大,恒星亮度越暗
计算
星等和亮度:星等相差一等,恒星的亮度相差2.512倍
绝对星等与距离:M=m+5-5lgd
多样性
演化
星系
银河与银河系
河外星系
星系群:相互邻近的星系结合。 银河所属的星系群:本星系群
星系团
总星系
宇宙
太阳和太阳系
太阳
距离单位:天文单位1.496×10*11m(日地平均距离)
质量:1.989×10*30kg,或1.989×10*27t
太阳常数:8.16J/(cm*2×min)
太阳大气: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层
太阳活动
太阳系
组成:八大行星,卫星,矮行星,小行星,慧星,流 星体等天体围绕太阳公转构成了太阳系
开普勒三定律
第一定律
行星轨道都是椭圆
太阳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第二定律:在同样的时间内,行星向径在其轨道平面上扫过的面积相等 结论:近日点速度最快,远日点速度最慢
第三定律
任何两个行星绕太阳公转的周期的平方之比,等 于它们与太阳的距离的立方之比
T*2=a*3(T以恒星年为单位,a以天文单位为单位)
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 星,海王星(小行星帶在火星和木星之间)
小天体
小行星
彗星
慧核(岩石碎片,固体微粒,大冰球)
慧发
慧尾(离太阳超近越长)
流星
月球和地月系
月球
距离和大小
月地距离:384400km
半径:1738km
重力加速度约为地面重力加速度的1/6
表面
月陆(高地)亮
月海(平原,盆地)暗
环形山
特点
不发光
昼夜温差大
无天气变化
地月系
轨道:白道&黄白交角(5°9′)
周期:恒星月(27.3217日,以太阳为参考点,真正周期),近点月,交点月,朔望月(29.5306日)
同步自转
月相
原因:月球不发光、不透明,太阳光只能照亮月球一侧 日、地、月三者相对位置在一个月中有规律地变化
形成图解
A新月、B娥眉月、C上弦月、D满月、E下弦月 看图要点:从地球上箭头方向着空中的月球来判断
时间
周期
从新月到满月再到新月,就是月周期 相变化的一个周期,这一周期平 均为29.5306天,称为朔望月
农历
新月(朔):初一
上弦月:初七或初八
满月(望):十五或十六
下弦月:二十二或二十三
新月
夹角:0°
与太阳同升同落
清晨出,黄昏落
满月
夹角:180°
与太阳此起彼落
黄昏出,清晨落
上弦月
夹角:90°
正午出,半夜落
下弦月
夹角:270°
半夜出,正午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