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四章 写作行为过程
这是一篇关于第四章 写作行为过程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第—节写作感知、第二节写作运思、第三节写作行文。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个人日常活动安排思维导图
西游记主要人物性格分析
17种头脑风暴法
七夕活动策划
南北粽子
如何令自己更快乐
头脑风暴法四个原则
思维导图
第二职业规划书
第四章 写作行为过程
第一节 写作感知
一、写作感知的特性
(一)个体的差异性
(二)对象的选择性
(三)感知的审美性
二、写作感知的过程
(一)三级选择
1.目标选择
2.定性选择
3.抽提选择
(二)三种趋向
1.由模糊趋向清晰
2.由无序趋向有序
3.由残缺趋向完形
(三)三层递进
1.主体对事物外在层面的感知
视觉描写
听觉描写
嗅觉描写
味觉描写
触觉描写
2.主体对事物的浅层感知
3.主体对事物的深层感知
三、写作感知的方法
(一)开放感官,观察体验
(二)走向社会,调查采访
(三)手脑并用,阅读集录
第二节 写作运思
一、写作运思的特性
(一)运思的广阔性
就思维的对象而言
(二)运思的多变性
写作运思最突出的特征
(三)运思的敏捷性
就思维的速度而言
(四)运思的深刻性
就思维的程度而言
(五)运思的独创性
就思维的品质而言
二、写作运思的过程
(一)由模糊到清晰推进
(二)由具体到抽象推进
(三)由整体向局部推进
1.整体运思
(1)认识线——立意定体
(2)信息线——选材取事
(3)布局线——构架谋篇
2.局部运思
(1)思考层段
(2)推敲枝节
(3)生成句子
三、写作运思的方式
(一)发散型运思
1.想象
2.联想
(1)链环式
(2)辐射式
(3)跨越式
(二)收敛型运思
1.分析
2.综合
(三)突现型运思
1.深思
2.机遇
3.顿悟
第三节 写作行文
一、写作行文的特性
(一)操作性
行文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质
(二)“外化”性
有转化、外观化、外在化的含义
二、写作行文的过程
(一)贯通气韵,以意领文
(二)搭配词语,组合句段
1.搭配词语
2.组合句段
(三)建构句型,搭建段落
1.句型构建
(1)叙述句型
(2)描写句型
(3)议论句型
(4)说明句型
2.段落搭建
(1)记叙体段落——“场面”
四要素:时间、空间、物象、行为
存在方式:动态场面、静态场面
表述对象:人物活动、事件发展、事物状貌、景物变化
文体;虚拟型场面、再现型场面
(2)议论体段落——“论层”
形式:总分总、总分、分总
包含要素:观点、材料、论证
(3)说明体段落——“释项”
三要素:对象、内容、方法
(四)行文推进,篇章构建
1.记叙类文章
开端—发展—结局
2.议论类文章
引论—本论—结论
3.说明类文章
概说—分说—总说
三、写作行文的方法
(一)人称角度
1.客观和主观视角
2.行文的人称线
我、你、他
3.行文中的人称转换
(二)循体行文
1.“挑选”与“合成”
2.“整块”与“化了”
3.“雕像”与“塑像”
操作是行文的条件,外化是行文的结果。
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