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孟子三章
八年级语文孟子三章思维导图,便于理解课本,有助于期末考试复习和背诵。可收藏,亦可使用后补充知识点,完善属于自己的知识框架。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红星照耀中国》书籍介绍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课程导图
桃花源记思维导图
曹刿论战思维导图
孟子三章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议论文
举例论证
①三里之城…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②城非不高也…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反面论证
①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天下顺之
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注释
1.孟子(文常)
2.环
3.兵革
4.委而去之
5.域名…
6.固国…
7.威天下…
3.课文句子分析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排比句
双重否定表肯:①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
②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3.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总结)
4.文章总结
1.句式整齐,使文章气势奔放,有很强的说服力!
2.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天时,地利,人和(人和最重要)
3.文章通过两个例子,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得到了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道理
富贵不能淫
1.景春
1.公孙衍、张仪…(观点)
2.一怒而…(他认为大丈夫的特点)
2.孟子
1.以妾妇之道反驳景春—破
2.提出大丈夫的标准
1.仁礼义
①居天下之广居
②立天下之正位
③行天下之大道
2.坚守原则
①得志,与民由之
②不得志,独行其道
3.道德操守
①富贵不能淫
②贫贱不能移
③威武不能屈
3.句子分析
1.…岂不诚大丈夫哉(双重否定)
①岂:难道
②城:笃定,崇敬(肯定)
③哉:反问
2.是焉得为大丈夫乎:①焉:质疑,不屑
3.往之女家:这里的女是指公孙衍、张仪这样的人
4.居天下之广居…之大道:讲仁德,守礼法,做事道义
5.得志…独行其道:不能放弃自己的原则
6.富贵不能淫…不能屈:观点:不因外界因素而迷乱、动摇、屈服!
7.
①妾妇之道:权利面前无原则
②“大丈夫之道”:对内心仁义礼的坚守!
1.辩论:什么是大丈夫
2.大丈夫要不畏强暴、坚持正义、坚守原则
3.像大丈夫这样的人在现在有哪些
①关羽、文天祥
②杜甫、朱自清、陶渊明
③颜真卿、闻一多、刘胡兰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议论文
①舜发于畎亩之中
②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③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④管夷吾举于士
⑤孙叔敖举于海
⑥百里奚举于市
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课文分析
1.道理
客观
①苦其心志
②劳其筋骨
③饿其体肤
④空乏其身
⑤行拂乱其所为
主观: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2.舜发于…鱼盐之中:有韵味,参差不齐的美感
3.文章出现最多的两个虚词
①于:介词
②其:这里指舜、傅说等六个人
4.字词
①舜(shùn)
②畎(quǎn)
③鬲(gé)
④空(kòng)
5.排比:文章开头运用了六个排比句式,先声夺人
3.文章总结
第一段: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逆境出人才)
第二段: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总结全文,发人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