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岩石的密度
“大多数造岩矿物如长石、石英、辉石等具有离子型或共价型结晶键密度为2.2~3.5克/厘米3(极少数达4.5克/厘米3)。 结晶键为离子-金属型或共价-金属型的矿物,如铬铁矿、黄铁矿、磁铁矿等密度较大,为3.5~7.5克/厘米3。 在金属矿区,岩石中金属矿物的含量增高,岩石的密度就增大。
岩石是天然形成的,由一种或多种矿物及其他组分(天然玻璃、有机质等)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构造和稳定外形的固态集合体。 岩石是组成地壳的基本物质,岩石的化学成分和地壳一样。
岩石物理,岩石物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专门研究岩石的各种物理性质和其产生机制;隶属于地球物理学。岩石物理学既是物理学的一个独立分支,又是地球物理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联系地球物理学,岩石学,水文地质学,工程地质学,岩土力学等学科的纽带和桥梁。岩石物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边缘学科。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高中物理知识点思维导图
岩石的密度
矿物的密度
•密度是岩石的一种固有性质,表示岩石的质量与体积之间的比值关系。 其具体数值与岩石的结构构造、矿物组合、物质成分、孔隙度、饱和度、孔隙充填物的物理性质及岩石所处环境的温度和压力有关。 •岩石的密度对地球在局部的重力场及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和反射系数有影响,同时还影 响岩石的热导率和对γ射线的吸收和散射。第一节 矿物的密度 •矿物的密度由组成矿物的化学元素所决定,而化学元素的密度与其原子结构有关。 •能对矿物密度产生影响的第一个因素是原子的堆积密度。 •根据定义,原子的堆积密度是单位体积内原子的个数。 原子半径大的元素具有较小的堆积密度,而原子半径小的元素 具有较大的堆积密度。 •由于多数造岩矿物(长石、石英和斜长石)的平均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常数,所以由原子堆积密度较大的元素所形成的矿物具有较大的密度,而由原子堆积密度较小的元素所形成的矿物具有较小的密度。 。
孔隙流体的密度
1 地层水的密度
•地层水密度随着温度的增大而逐渐减小
•地层水的密度也随着压力的增大而逐渐增大
•地层水中的矿化度也影响着地层水的密度
2 石油的密度
•原油的密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而原油密度与压力之间的关系与地层水的相似,均是随着压力的增大而逐渐增大
3 天然气的密度
4 孔隙流体的密度:ρfl=SWρW+(1-SW)ρg式中: ρW表示地层水的密度,单位为g/cm3 ; SW表示岩石孔隙的含水饱和度,无量纲; 0.5325 g/cm3 ρg表示天然气的密度,单位为g/cm3 ; ρfl表示为孔隙流体的密度,单位为g/cm3。
矿石和岩石的密度
决定岩矿石密度的主要因素1)、岩矿石的成分及含量; 2)、岩矿石的孔隙度及孔隙中的填充物; 3、岩矿石的埋藏深度
岩石密度模型
密度-深度及密度-压力关系
•1、线性关系 ρ(z)=ρ(z0) + A1(z-z0) 描述砂岩、粉砂岩、页岩及白云岩的密度随深度的变化。 2、非线性关系 3、对数关系 4、指数关系 • 密度-压力关系 • 根据岩土力学中的有关研究,密度随压力变化的-种函数关系为
岩石密度的实验室测定及野外测定
岩石密度的测定方法有静水称重法及密度仪法
1.不规则、非渗透岩样
不规则、渗透岩样
岩石密度的野外测定 •在野外,岩石密度的现场测定可以通过下列途径完成: •①利用地面重力测量; •②利用井中重力测量; •③利用地球物理测井; •④利用地震波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