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糖代谢
生化第九版1.a-酮戊二酸前后反应都生成二氧化碳2.1分子NAD=2.5ATP 1分子FAD=1.5ATP GTP=ATP 3.三羧酸循环是三大营养物质分解产能的共同通路4.是糖,脂肪,氨基酸代谢的枢纽
氨基酸代谢,据第九版书写。食物蛋白质的互补作用:多种营养价值较低的蛋白质混合食用,彼此间必需氨基酸可以得到补充,从而提高蛋白质的互补作用。
这是一篇关于核苷酸代谢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核酸是核苷酸的基本单位、嘌呤核苷酸的合成与分解、崆啶核苷酸的合成与分解。
脂代谢是指人体摄入的大部分脂肪经胆汁乳化成小颗粒,胰腺和小肠内分泌的脂肪酶将脂肪里的脂肪酸水解成游离脂肪酸和甘油单酯(偶尔也有完全水解成甘油和脂肪酸)。水解后的小分子,如甘油、短链和中链脂肪酸,被小肠吸收进入血液。甘油单脂和长链脂肪酸被吸收后,先在小肠细胞中重新合成甘油三酯,并和磷脂、胆固醇和蛋白质形成乳糜微粒(chylomicron),由淋巴系统进入血液循环。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章节概要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糖代谢
糖酵解
1.三个关键的酶: 己糖激酶 磷酸果糖激酶-1 丙酮酸激酶
2.两个高能磷酸化合物: 1,3-二磷酸甘油酸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3.两次底物水平磷酸化: 1,3-二磷酸甘油酸转变为3-磷酸甘油醛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转变为丙酮酸 分别生成两分子ATP
4.两次磷酸化反应: 葡萄糖转变为葡糖-6-磷酸 果糖-6-磷酸转变为果糖-1,6-二磷酸 分别消耗一分子ATP
5.一次氧化脱氢: 3-磷酸甘油醛转变为1,3-二磷酸甘油酸(2分子NAD)
糖有氧氧化
意义:供能
糖酵解+丙酮酸进入线粒体氧化脱酸生成乙酰辅酶A+三羧酸循环
1.两次脱羧:异柠檬酸转变为a-酮戊二酸(2NAD) a-酮戊二酸氧化脱羧为琥珀酰CoA(2NAD)
2.一次底物水平磷酸化:琥珀酰CoA转变为琥珀酸(2GAD)
3.三个关键酶:柠檬酸合酶 异柠檬酸脱氢酶 a-酮戊二酸脱氢酶
4.四次脱氢反应:琥珀酸脱氢生成延胡索酸(2FAD) 苹果酸脱氢生成草酰乙酸(2NAD)+两次氧化脱羧
1.a-酮戊二酸前后反应都生成二氧化碳2.1分子NAD=2.5ATP 1分子FAD=1.5ATP GTP=ATP 3.三羧酸循环是三大营养物质分解产能的共同通路4.是糖,脂肪,氨基酸代谢的枢纽
关键酶: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
辅酶:2分子NAD
糖无氧氧化
意义:1.不利用氧迅速提供能量2.机体缺氧或剧烈运动局部血流不足时,能量主要通过糖无氧氧化获得3.成熟红细胞无线粒体,主要通过无氧氧化
糖酵解+丙酮酸还原成乳酸 乳酸脱氢酶
磷酸戊糖途径
不能产生ATP,但可以产生NADPH和磷酸核糖
葡糖-6-磷酸在 葡糖-6-磷酸脱氢酶的催化下,生成2分子NADPH、CO2和核糖-5-磷酸
1.提供磷酸核糖参与核酸的生物合成2.提供NADPH作为供氢体参与多种代谢反应(NADPH维持巯基酶的活性,参与羟化反应,维持红细胞膜的完整性)葡糖-6-磷酸缺陷者-----蚕豆病
糖原合成与分解
糖原合成:葡萄糖合成糖原 糖原分解:糖原分解为葡糖-1-磷酸
糖原贮积症是先天性缺乏糖原代谢的相关酶类
糖原具有一个还原性末端和多个非还原性末端,储存在肝和骨骼肌
葡萄糖活化成尿苷二磷酸葡萄糖(UDPG)
UDPG--活性葡萄糖,葡萄糖供体
关键酶:糖原合酶(合成a-1,4-糖苷键)糖原磷酸化酶(分解a-1,4-糖苷键)
受共价修饰调节:磷酸化和去磷酸化
磷酸化是糖原磷酸化酶的活性形式 去磷酸化是糖原合酶的活化形式
脱支酶(分解a-1,6-糖苷键)
葡萄糖转移酶,转移葡萄糖残基
a-1,6-葡糖苷酶,水解a-1,6-糖苷键
糖异生
由非糖化合物(乳酸,甘油,生糖氨基酸等)转变为葡萄糖或糖原的过程,在肝,肾胞质及线粒体)
四个关键酶:丙酮酸羧化酶,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果糖二磷酸酶-1,葡糖-6-磷酸酶
前两个酶催化的反应共消耗2个ATP
血糖调节
胰高血糖素,糖皮质激素,肾上腺素;胰岛素
组成:酶(辅酶):丙酮酸脱氢酶(TPP),二氢硫辛酰胺转乙酰胺(硫辛酸,CoA)二氢硫辛酰胺脱氢酶(FAD,NAD)
磷酸果糖激酶-1对调节糖酵解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