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哲学
关于高三政治哲学2023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探索世界把握规律(唯物论)、实现人生的价值(价值观)、寻觅社会的真谛(历史观)、探索认识的奥秘(认识论)等。
编辑于2022-11-26 13:37:06 广东哲学
探索世界把握规律 (唯物论)
探究世界的本质
主观能动性
特点
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改造世界 用实践把观念变为现实
意识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 具有目的性 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意识对人有激励作用(根据材料)
要求尊重规律 一切从实际出发
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 高度的革命热情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
反对夸大意识作用的唯心主义 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的不作为思想
要尊重物质运动规律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规律
定义
是事物固有的 本质的 必然的 稳定的联系
特点
可以改变规律作用的条件 使之造福人类
普遍的 事物有自己的运动规律
客观的 人不可以创造规律
运动
物质存在的基本方式 是物质的运动 是运动的物质
物质性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1、物质决定意识 2、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人类社会是物质的
自然界是物质的
实现人生的价值 (价值观)
价值观
内涵
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价值的基础上 形成事物价值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作用
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
价值观承载着民族国家的精神追求 是一个国家民族最持久 最深层的精神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内容
国家 社会 个人
如何培育践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为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
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要落细 落小 落实 使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特点
社会历史性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会因时间 地点 条件的变化不同
阶级性
人们社会地位不同 需要不同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也就不同
因人而异性
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可能作出不同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标准
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规律 树立正确价值观 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价值选择
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立场上 把献身人民事业 维护人民利益作为最高价值追求
实现价值
弘扬劳动精神
劳动是财富的源泉 是幸福的源泉
只有在劳动中才可以创造实现价值
在社会主义社会 劳动是创造人类美好生活 促进人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前提 人的价值只能在社会中实现
要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才能在奉献社会中实现价值
并不否认追求个人的个性发展
在砥砺自我中实现价值
发挥主观能动性 需要顽强拼搏 自强不息的精神
努力增长自身才干 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坚定的理想信念 正确价值观引领
锤炼品德修为 打牢道德根基
寻觅社会的真谛 (历史观)
社会历史的发展
总趋势和实践方式
社会主义改革
根本目的 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 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
含义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
作用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的直接动力
在阶级社会里 社会基本矛盾通过阶级斗争解决 阶级斗争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 上升的 发展过程是曲折的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大力发展生产力 不断调整生产关系 遵循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力的变化发展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遵循上层建筑要符合经济基础的规律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反作用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社会历史的本质
社会存在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社会存在的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有时候落后 有时候先于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预见社会发展的变化趋势
社会历史的主体
人民群众地位作用
原理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是历史的创造者
变革主力军
物质
精神
方法论
坚持群众观点群众路线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保障人民权益 更好保证人民当家做主 实现好 维护好 发展好人民的根本利益
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群众观点
地位
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立场和根本观点 是党制定路线方针的出发点
内涵
相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 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群众路线
地位
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
内涵
坚持一切为了群众 一切依靠群众 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
探索认识的奥秘 (认识论)
实践
实践与认识
实践是检验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认识反作用于实践
特点
社会历史性
实践活动的内容 形式 规模的水平收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 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
主观能动性
实践是人的目的 有意识的活动 人将实践中形成的认识用于实践
直接现实性
能将人脑的观念变为现实的存在
客观物质性
主体 对象 手段都是客观的
真理
特点
条件性和具体性
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范围
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过程来说的 都是主观与客观 理论与实践 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要求我们随过程推移不断丰富完善真理 坚持主观与客观 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 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真理和谬误往往相伴而行 要正确认识和改正错误
客观性
同一条件同一对象真理只有一个
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认识具有反复性
认识主体 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总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 总要受到不同的立场 观点 方法等条件的限制
认识客体 客观事物是复杂的 变化着的 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
认识具有上升性
从实践到认识 从实践到认识的循环是一种螺旋式上升
认识具有无限性
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把握世界的规律 (辩证法)
矛盾观 辩证法实质与核心
同一性与斗争性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
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推动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 由此构成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矛盾双方相互依赖,相互贯通,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XX和XX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
关系
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 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
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 同一是对立中的同一 是包含着差别的同一
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
主次矛盾
原理
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 相互影响,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换
方法论
这要求我们既要善于抓重点,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又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的处理次要矛盾。
特点
普遍性
时时有矛盾事事有矛盾
我们要敢于承认矛盾 勇于直面矛盾 善于分析矛盾 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特殊性
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 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
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矛盾
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含义
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地位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意义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矛盾主次方面
原理
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事物的性质主要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既相互依赖又相互排斥,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换
方法论
这要求我们看问题时既要全面又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
发展观 辩证法总特征
前途与道路
原理
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任何事物都要经历肯定否定 再到肯定否定的辩证 发展过程 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自己否定自己 自己发展自己
事物发展的道理是曲折的 新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的过程 不可 一蹴而就必然经历曲折的过程
方法论
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 热情支持新事物 促其成长
我们充分做好思想准备 不断克服前进路上的困难 勇敢面对挫折考验
量变与质变
原理
质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 在新质上开始量变 如此循环往复 不断前进
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事物的发展是从量变开始的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方法论
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 重视量的积累 为质变创造条件
量变一定程度是 抓住机会 促进质的飞跃
实质
事物的前进与上升 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联系观 辩证法总特征
整体与部分
原理
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整体 基本特征是 整体性 有序性和内部结构优化趋向
部分是事物的局部或发展的各个阶段 部分功能影响整体功能
整体是主导地位 统率着部分 具有部分不具有的功能
方法论
树立全局观念 立足整体 使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用综合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
重视部分作用 用局部发展推动整体发展
特点
多样性
有直接和间接联系 内部和外部联系 本质和非本质联系 必然和偶然联系
普遍性
任何事物与周围事物有着联系 没有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客观性
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要求
在事物固有联系中把握事物 切忌主观随意性
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