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四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这是一个关于第四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的思维导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返回目录 (1)政治上:中国仍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外有帝国主义侵 略,内有以北洋军阀为首的反动势力妄图复辟帝制。(2)经济上:中国民族资...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搜索 第5 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第 15 课 北伐战争 一、知识与能力 简述中共三大、国民党一大、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的主要过程等基本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红星照耀中国》书籍介绍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课程导图
桃花源记思维导图
曹刿论战思维导图
第四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课标要求
①了解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
②知道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
③认识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
课程内容
1.背景: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新旧思潮激烈冲突
2.开始标志: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
3.主要阵地:《新青年》和北京大学
4.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资产阶级激进派)
5.口号:民主 科学
6.主要内容
①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
②提倡民主与科学
③文学革命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7.影响
①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②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 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五 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
局限性: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
补充:近代史的探索史: 洋务运动(学科学技术)—→戊戌变法(学政治制度)—→辛亥革命(学政治制度)—→新文化运动(学思想文化)
特点:由表及里,由浅及深
第13课 五四运动
①了解五四运动的基本史实,理解五四运动精神的内涵
②认识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课程内容
1.导火线: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口号:外争主权(反帝)内除国贼(反封)
3.领导人物:陈独秀等知识分子
4.过程:
前期:运动中心(北京)运动主力(学生)
后期:运动中心(上海)运动主力(工人)
5.性质
①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
②一场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伟大社会革命运动
③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思想启蒙运动
6.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①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②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
③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
④是中国旧民主主义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补充: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分
第14课 中国共产党诞生
①了解陈独秀李大钊传播马克思主义
②了解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③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理解伟大建党精神
1.成立条件:
①思想基础: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②阶级基础:工人阶级的壮大
③组织基础: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④外部条件:共产国际的帮助
2.中共一大的召开:
①时间:1921年 7月
②地点:上海嘉兴南湖
③代表: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位代表, 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等
④内容:
党的名称(中国共产党),党纲(推翻资产阶级政权, 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中心工作(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党的中央领导机构(陈独秀当选为中央局书记)
⑤意义
①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②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3.中共二大的召开
①时间
1922年7月
②概况
奋斗目标(实现共产主义)
党的最低纲领(在民主革命阶段,党的主要任务是打倒军阀, 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将中国统一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③意义: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明确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4.工人运动高涨
1923年,京汉铁路大罢工将工人运动高潮推向顶峰后失败
☆教训:意识到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
1921
1919
1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