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九下第二单元_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_
这是一篇关于九下第二单元_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第二次工业革命、近代科学与文化、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红星照耀中国》书籍介绍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课程导图
桃花源记思维导图
曹刿论战思维导图
第二单元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第二次工业革命
背景
政治基础
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确立
经济基础
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市场基础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科学基础
自然科学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
开始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特点
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几乎同时从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兴起,时间更长,范围更广,发展更迅速
一些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两次革命交叉进行
电的应用
电力成为新的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领域,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成就
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后来,人们根据这一现象,发明了早期的发电机
1866年,德国科学家西门子制成世界上第一台实用性发电机
1873年,比利时科学家格拉姆发明实用性电动机
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发明了耐用的白炽灯炮
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 "
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
内燃机的发明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应用技术领域的另一重大成就
1876年,德国人奥托制造出一台煤气内燃机
1883年,德国工程师戴姆勒研制出汽油内燃机
几年后,德国工程师狄赛尔发明了柴油内燃机
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本茨制造出一台由内燃机驱动的汽车
1913年,美国的福特汽车公司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带来了汽车制造业的革命
1903年,莱特兄弟发明飞机
内燃机的发明解决了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动机问题,在交通运输领域内引发了一场变革
新式交通工具的影响
迅速缩短了人们之间的距离,急剧的改变着人类的社会面貌和生活方式
扩大了人的活动范围,人类在运输交通领域开始进入"汽车时代"(或者"航空时代")
带来了环境污染和交通堵塞的问题
化学工业和新材料
现代化学工业的产生也是应用技术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
19世纪60-80年代,人们能够使用新方法产生碱,硫酸,人造染料等产品
1867年,瑞典化学家诺贝尔发明了现代炸药
1869年,美国人海厄特发明了赛璐珞的制造技术,现代塑料工业由此诞生
1884年,法国人夏尔多内发明了人造纤维,开辟了新的纺织品生产领域
影响
经济上,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极大的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成为工业化强国
政治上,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过度。随之而来的资本主义对外扩张的增强,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确立
近代科学与文化
科学家
英国科学家牛顿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
万有引力定律,光学分析和微积分学是他的三大成就
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的著作《物种起源》出版
提出进化论的观点,在生物科学领域掀起了一场伟大革命
文学巨匠
巴尔扎克是19世纪法国著名作家
完成了一套名为"人间喜剧"的小说集
经典之作《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
列夫·托尔斯泰俄国的一位伟大的作家
《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描绘出俄国社会各阶层的生活场景
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音乐美术大师
18世纪,俄国诞生了一位天才的作曲家——贝多芬
《英雄交响曲》是他的代表作
荷兰的梵高
《夜间的咖啡馆》《向日葵 》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社会发展(进步)
人口增长
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人口的迅速增长
促进人口增长的因素
工农业发展,生活水平提高
医疗卫生条件改善
政局稳定
大众教育
19世纪以后,为了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欧洲国家开始推广大众教育
19世纪初,德国推进教育改革,建立起系统教育体系
1802年,法国开设中等学校
1870年,英国法国开始对儿童实性免费义务教育
教育的普及提高了欧美各国的大众文化水平,促进了社会发展
劳动力结构变化
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劳动力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
妇女走出家庭,成为工业劳动者。他们的社会角色发生了变化,这位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创造了条件。
城市化
社会问题
环境污染
贫富分化加剧
爱迪生:电气时代最伟大的发明家"发明大王"
《向日葵》中明亮艳丽的黄色花瓣,表达了画家对生命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英雄交响曲》完成于1804年,是一部反映重大社会题材的作品,标志着贝多芬在思想上和艺术上的成熟《英雄交响曲》气势磅礴,表示出贝多芬对自由平等和博爱的渴望
①新航路开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雏形形成 ②殖民统治——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③第一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④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确立
福特:进入千家万户
本茨"汽车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