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辽宋夏金元时期
高中历史必修1辽宋夏金元时期的知识梳理, 包括两宋的国家治理、经济与社会;辽夏金元;文化(思想、文学、艺术、科技)。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高中物理知识点思维导图
辽宋夏金元时期
两宋
国家治理
中央集权加强
中央:建立二府三司制,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地方
派文臣担任地方长官,重文抑武、提倡文治:提高文化素养
设转运掌管地方财政
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削弱地方军队战斗力
设置路府州县四个路级机构,设置通判进行监察,相互制约
边防压力
辽占领燕云十六州,威胁中央→与辽签订协议,每年给辽岁币
与西夏战争屡战屡败→与西夏合议,每年给“岁赐”
财政危机
上述现象导致三冗两积:冗官、冗兵、冗费、积贫积弱
王安石变法
背景:北宋安全危机、财政危机、行政效率低下、”庆历新政“失败
目的:富国强兵
内容:涉及农业、商业、军事、教育等多领域
影响:富国√,强兵×
南宋的偏安
岳飞抗金,南宋与金签订绍兴合议,给“岁贡”
经济与社会
农业和手工业
稻麦复种制在南方普及
农户出现,突破传统自然经济结构
棉纺织业出现于宋朝
瓷器出现并通过丝绸之路大量出口海外
煤作为燃料在东京普及
商业和城市的繁荣
基层市场蓬勃涌现,在民族政权之间设立榷场进行商品交易
北宋出现纸币交子
商贸时空限制被打破,出现夜市,出现瓦子等娱乐场所
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南宋):江南地区成为重要粮仓,推动文化进步
社会观念变化
门第观念相比隋唐淡化,科举制度更加强调公平竞争
人身依附关系减弱
政府放松对社会的控制
辽夏金元
辽:契丹族,南北面官制度
西夏:党项族,制度模仿北宋,留有本民族的官称
金:女真族,沿袭唐宋制度,保留女真族的“猛安谋克”
元
1206年铁木真统一草原各部,1271年忽必烈统一全国建立元朝,定都大都
修驿道、设驿站、实施行省制、设宣政院管辖西藏地区、设北庭都元帅府管理西域、设澎湖巡检司管理台湾地区、推行“四等人制”
文化
思想
佛教和道教发展,儒学日益僵化,儒学复兴运动掀起,强化社会伦理道德秩序
后期儒学上升至理学,南宋后期程朱理学收到官方尊崇
文学艺术
宋词:苏轼、辛弃疾(豪放派)、李清照(婉约派)
元曲:关汉卿、王实甫
书法:追求个性
绘画:山水画突出发展,注重意境和笔墨情趣
科技
三大发明:印刷术、火药、指南针
科学家:沈括《梦溪笔谈》、郭守敬《授时历》
农学:王祯《农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