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认识论
认识论知识点总结,科学的实践观及其意义,实践的本质与基本结构,认识的本质与过程,实践与认识的辩证运动及其规律,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相结合。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这是一篇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思维导图,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人类普遍交往与世界历史的形成发展。
这是一篇关于唯物论的思维导图,详细的总结了物质及其存在方式,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高中物理知识点思维导图
认识论
一、科学的实践观及其意义
(一)科学实践观的创立与发展
科学实践观从主观和客观、主体和客体的统一中把握实践,揭示了实践的本质,指明了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社会性的物质活动,科学阐明了人类实践活动的特点、结构、形式和实践标准等问题,深刻揭示出实践与认识的发展规律,形成了完整科学的理论体系。
(二)科学实践观的意义
第一,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为辩证唯物主义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
第二,建立了科学的、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实现了人类认识史上的变革。
第三,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揭示了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为创建科学的历史观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四,为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基本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二、实践的本质与基本结构
(一)实践的本质
第一,实践具有客观实在性。
第二,实践具有自觉能动性。
第三,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二)实践的基本结构
第一,实践主体。
第二,实践客体。
第三,实践中介。
(三)实践形式的多样性
一是物质生产实践。
二是社会政治实践。
三是科学文化实践。
(四)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第三,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三、认识的本质与过程
(一)认识的本质
第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认识本质的不同回答。
第二,旧唯物主义对认识本质的回答。
第三,辩证唯物主义对认识本质的科学回答。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一方面,认识的反映特性是人类认识的基本规定性。
另一方面,认识的能动反映具有创造性。
(二)从实践到认识
第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第二,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
第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三)从认识到实践
第一,认识世界的目的是改造世界。
第二,认识的真理性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
四、实践与认识的辩证运动及其规律
一是因为事物是复杂和多变的,即使是对于个别的、具体的事物的认识,也要经历多次反复。
二是从事变革现实的人不但受着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而且受着客观过程的发展及其表现程度的限制,客观过程的方面及本质尚未充分暴露。
八、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相结合
(一)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及其辩证关系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类创造历史的两种基本活动。
(二)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及其辩证关系
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是辩证统一的。
七、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一)价值
值体现的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一种特定关系,表现为人与满足其某种需要的客体之间的意义关系。
(二)价值的基本特性
第一,价值的主体性。
第二,价值的客观性。
第三,价值的多维性。
第四,价值的社会历史性。
(三)价值评价及其特点
第一,评价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
第二,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直接相关。
第三,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依赖于对客体状况和主体需要的认识。
第四,价值评价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别。
(四)价值观与核心价值观
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五)真理与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
真理与价值或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辩证统一关系。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充分体现了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
六、真理的检验标准
(一)哲学史上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争论
第一,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第二,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实践的直接现实性是它的客观实在性的具体表现。
(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三)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即绝对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唯一性、归根到底性、最终性,离开实践,再也没有其他公正合理的标准。
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即相对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条件性。
五、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一)真理的客观性
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第一,真理的绝对性。
第二,真理的相对性。
第三,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
(三)真理与谬误
第一,真理与谬误相互对立。
第二,真理与谬误的对立又是相对的,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