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生物与环境
初中生物之生物与环境知识总结,包括生态系统的概念、组成成分及作用、食物链和食物网、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生物多样性等内容。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红星照耀中国》书籍介绍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课程导图
桃花源记思维导图
曹刿论战思维导图
生物与环境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生物对环境的作用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作用
非生物因素
光
使树叶疏密程度不同
导致温度带的不同
影响动物的繁殖
影响生物的生殖
温度
鸟类迁徙
鱼类洄游
动物冬眠
空气
水分
非洲肺鱼的夏眠
土壤等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同种生物之间
种类互助:同一类别生物互相帮助
种类斗争:是指同种生物个体之间, 由于争夺食物,栖息地或其它生活条件 而发生的斗争,叫做种内斗争。
不同种生物之间
捕食:指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种间关系。
竞争:指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由于争夺资源、 空间等而发生斗争的现象。关系就叫做竞争关系。
寄生:是一种对抗关系,是指一种小型生物生活在另一种较大型生物的体内或体表, 以另一种微生物为生活基质,在其中进行生长繁殖,并对后者带来或强或弱的危害作用。
互利共生:是指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彼此有利,两者分开以后双方的生活 都要受到很大影响,甚至不能生活而死亡。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影响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适应性:在各种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生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都对其生活环境表现出一定的适应性
1.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
2.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具有相对性
3.生物对每一种环境因素都有一定的耐受范围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大树底下好乘凉
地衣能够加速岩石风化
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生物的生命活动依靠环境得到物质和能量
生物的生命活动又不断地改变着环境的存在情况,影响着环境的发展变化
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组成
定义: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最大的是生物圈)
生产者(必不可少):主要是指—— 1.绿色植物(能够进行自养) 2.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菌 3.硝化细菌 (他们能将光能变成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 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成分
消费者:包括各种动物、寄生的细菌、病毒 (它们的生存都直接或间接地依赖于绿色植物制造出来的有机物)
分解者(必不可少):主要是指细菌、真菌、腐生生活的微生物
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
食物链和食物网
食物链:在生态系统内,各种生物之间由于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
生产者(第一营养级)→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次级消费者(第三营养级)→三级消费者(第四营养级)→……
在生态系统中,一些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 使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渐增加,这种现象叫做生物富集
食物网:生态系统中各种食物链彼此交织在一起,就行成了复杂的食物网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能量流动
营养级:食物链上的每一个环节
定义:生态系统中能量输入、传递和散失的过程
源头:太阳能
去向
1.呼吸作用散失
2.流向下一营养级
3.被分解者分解
起点: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
总量: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
特点:单相流动 ,逐级递减
意义: 1.可以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关系, 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2.实现对能量的多级利用,从而大大提高能量的利用率
物质循环
定义:生态系统中,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从无极环境开始, 经过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又回到无机环境,就完成了一个 循环过程,我们称之为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碳循环
进入大气途径: ①生物的呼吸作用 ②分解者的分解作用 ③化石燃料的燃烧
生物体内存在的形式:含碳有机物
进入生物体的途径: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生物之间传播途径:食物网、食物链
二氧化碳增多原因: ①化石燃料燃烧 ②森林草原等植物的破坏
生态系统的类型
自然生态系统
陆地生态系统
陆地上最复杂的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绿色水库”)
水域生态系统
海洋生态系统——维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与水循环起到重要作用
人工生态系统
人的作用非常关键
每一个生态系统都不是孤立存在的, 都与周围其他生态系统密切相关
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都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
生态系统的调节方式
子主题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始终处于动态平衡之中
当生态系统中某一成分发生变化时,必然会引起其他成分的响应变化, 这些变化最终又反过来影响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
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
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主要取决于它自身的结构特点
越简单的生态系统——恢复能力越强
越复杂的生态系统——恢复能力越弱
自我调节能力大小
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大
生物种类越少,营养结构越简单,自我调节能力越小
生物多样性及保护
生物多样性
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地球上所有的生物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生态系统构成了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包括
遗传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生物进化的基础,决定了物种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关键
物种的多样性(与生活环境的多样性构成了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直接使用价值
如:牛给人们提供肉食、奶制品;水稻给人们提供粮食;竹子作为工业和建筑材料等
间接使用价值
在维持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净化环境、涵养水源、调节气候、改良土壤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其作用远大于直接使用价值
潜在使用价值
许多生物尚未被人们发现的价值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
灭绝:生物进化中的自然过程
主要原因:栖息地的破坏和丧失
乱采滥伐和乱捕滥杀使生物多样性受到很大威胁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对策
就地保护(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途径)
主要形式——建立自然保护区
迁地保护(对就地保护的补充,为将灭绝的生物提供了生存的最后机会)
把极度濒危、具有观赏价值的生物种类迁出 原产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濒危动物繁育中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