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货币政策工具
这是一篇关于货币政策工具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公开市场业务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费用结算流程
租赁费仓储费结算
E其它费用
F1开票注意事项
F2结算费用特别注意事项
洛嘉基地文件存档管理类目
CFA一级Ethics-standard思维导图
货币政策对黄金价格的传导机制
云报税(个税)
收入
货币政策工具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
含义: 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规定调整商业银行缴存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比率,进而调节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以及货币供给量的措施。
基本内容: 确定存款准备金制度的适用对象,规定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规定可充当法定存款准备金的内容,规定存款准备金的计提基础,以及存款准备金的付息标准和存款准备金持有期的考核办法等内容。
作用:1.保证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资金的流动性; 2.集中一部分信贷资金; 3.调节货币供给总量。
优点:对货币供给量具有极强的影响力,力度大,速度快,效果明显。
缺点: 1.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作用力猛烈,对经济震荡大。即使中央银行把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很小的幅度,都会引起货币供给量的巨大波动,因而不能作为中央银行的日常操作工具。 2.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对各类银行的影响不一样。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提高,可能使超额存款准备率较低的银行立即陷入流动性困境。
再贴现政策
含义: 再贴现是指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将贴现所获得的未到期票据向中央银行转让以融通短期资金的一种行为。
作用: 1.再贴现率的升降会影响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的准备金和资金成本,从而影响它们的贷款量和货币供给量。 2.再贴现政策对调整信贷结构有一定效果。 3.再贴现率的升降可产生货币政策变动方向和力度的告示作用,从而影响公众预期。
优点: 中央银行可利用它来履行最后贷款人的职责,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中央银行的政策意图,既可以调节货币总量,又可以调节信贷结构。
局限性: 1.在控制货币供给量方面的局限性 2.再贴现率高低有限度 3.再贴现政策缺乏弹性
公开市场业务
含义: 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以改变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制的准备金,进而影响货币供给量和利率的一种政策措施。
作用: ①调控存款货币银行准备金和货币供给量。 ②影响利率水平和利率结构。
优点: ①公开市场业务是中央银行主动采取的并能对银行准备金产生直接预期的效果,而不像再贴现业务那样处于被动地位。 ②公开市场业务可以进行经常性、连续性的操作,买卖证券的规模可大可小,直到满足中央银行的要求为止。 ③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公开市场政策对货币供给量进行微调,而不像法定存软准备金那样产生震动性影响。 ④金融市场情况一旦发生变化,中央银行能迅速改变其操作方向,精确而灵活的调节市场货币供给量。
缺点: ①公开市场操作较为细微,政策意图的告示作用较弱。 ②需要以较为发达的证券市场为前提。 ③在某些情况下,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弥补准备金的不足,从而使公开市场业务不能很好的发挥作用。
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含义:是指中央银行针对某些特殊的经济领域域特殊用途的信贷而采用的信用调节工具。
作用:三大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是针对社会信用总量和货币供给总量选行控制,而选择性的货師作用一政策工具则偏重于调整资金结构和经济结构。这两类货币政第工具的配合使用,可以同时兼顾到总量调节和结构调整。
主要的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消费者信用控制
含义:指中央银行对不动产以外的各种耐用消费品的销售融资予以控制的政策措施。
主要内容: ①规定用分期付款等消费信贷购买各种耐用消费品时第一次付款的最低金额 ②借款的最长期限 ③购买耐用消费品的种类等
优惠利率
含义:指中央银行对国家拟重点发展的某些部门、行业规定较低贷款利率。
目的:在于刺激这些部门及行业的生产,调动它们的职极性,以实现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再整和优化。
适用范围:优惠利率不仅在发展中国家多有采用,发达国家也普遍采用。
证券市场信用控制
含义:中央银行对有关证券交易的各种贷款进行限制。
目的:抑制过度的投机。
作用:提高市场流动性,保持价格连续性,平街证券市场的运行机制。
不动产信用控制
含义:中央银行就一般商业银行对客户新购买住房或商品用房贷款的限制措施。
主要内容: 1.对银行的不动产贷款规定其贷款的最高限额。 2.对报行的不动产货款规定其贷款到期的最长期限。 3.规定购买不动产第一次付款的最低金额。 4.规定还款的最低金额。
目的:确保经济资源的合理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