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导数
则是一篇关于导数的思维导图,包括导数的概念与运算、导数的几何意义、导数与单调性、研究函数的极值最值等内容。
编辑于2022-12-09 08:42:32 内蒙古自治区导数
导数的概念与运算
⒈平均变化率
⑴△y/△x=f(x₀+△x)-f(x₀)/△x
⑵△x不能单独留在分母上
⑶一差二比
⒉瞬时变化率
⑴瞬时变化率即平均变化率取极限(lim)
⑵△x=0,若式子有意义,代入求值,即△x→0的极限值
⑶一差二比三极限
⒊导数的概念
⑴瞬时变化率即导数
⑵脱壳大法:脱壳,去极限,乘导数
⒋导数的运算
⑴导数公式表
⑵四则运算法则
①和差式求导,求导再和差
②带系数求导,求导乘系数
③(u·v)´=u´·v+u·v´
④(u/v)´=(u´·v-u·v´)/u²
⑶带导问题
求导,f´(x₀)视为常数
⑷多项连乘求导问题
划拉法
⑸复合函数求导
区分内外,各自求导再相乘
导数的几何意义
⒈奇偶函数的求导
函数与导函数,奇偶互换
⒉导数与切线
⑴函数的切线
f(x)在x=x₀处的切线,k=f´(x₀)
⑵求切线方程
①“在”某点的切线
求导数
定斜率
点斜式
②“过”某点的切线
大题
常规方法
设切点
求导数
点斜式
代坐标
解方程
斜率构造法(仅用于结果计算)
y=纵坐标的差/横坐标的差,y´=0处即为切点
选填
三次方程韦达定理(点在曲线上)
是切点,直接求出切线
非切点:2x切+x过=-b/a
猜根+大除法
猜根:±1,±2,±3
大除法:拉→乘→加
⑶由切线求参
①由切线方程求参
k切线=f´(x₀)
切点(x₀,f(x₀))在切线上
②由切线条数求参
转化为点的位置问题,或方程的根的个数问题
⑷公切线问题
①共切线
f(x₀)=g(x₀)
f´(x₀)=g´(x₀)
②不共切线
f´(x₁)=g´(x₂)=[f(x₁)-g(x₂)]/(x₁-x₂)
一条曲线是抛物线时,可与直线方程联立,用△=0处理
③同型曲线,f´(x)单调
找平移向量(m,n),k公切线=n/m
⒊距离最值问题
⑴直曲距离最值
曲线上一点到直线l的距离最小值,切线转化:找l´∥l,且l´与曲线相切,l´与l的距离,或切点与l的距离,即所求最小值
⑵曲曲距离最值
关于y=kx+b对称的两条曲线上各取一点,求距离最小值,切线转化:找到两条曲线斜率为k切线,切线的距离(切点的距离)即所求
⑶f(x)上一点(x₁,y₁)到g(x)上一点(x₂,y₂)的距离取得最小值时,f´(x₁)=g´(x₂)=-(x₂-x₁)/(y₂-y₁)
导数与单调性
⒈函数与导数图像
导数看正负,函数看增减
⒉具体函数的单调性(先看定义域)
⑴一次型
①f´(x)=ax+b
②f´(x)=(ax+b)/x,x>0
⑵类一次型
①f´(x)=(ax²+bx+c)/eˣ
②f´(x)=(ax²+bx+c)/x,x>0
⑶二次型
①f´(x)=x²-4x+3
②f´(x)=(x²-4x+3)/x,x>0
⑷类二次型
①f´(x)=(eˣ-1)(x-1)>0
②f´(x)=x(x-1)>0
⑸超越方程型
猜根+f´(x)单调性,确定f´(x)的正负
⒊由单调性求参
单调性问题转化:对于函数y=f(x),在区间M上
⑴y=f(x)的图像递增:f´(x)≥0且不连续为0
⑵y=f(x)的图像递减:f´(x)≤0且不连续为0
⑶y=f(x)存在增区间:f´(x)>0有解
⑷y=f(x)存在减区间:f´(x)<0有解
⒋含参函数的单调性
⑴导后一次型/类一次型
①无定义域限制,若一次项系数不定(讨论系数与0的关系)
②有定义域限制(讨论导函数在定义内是否有零点)
零点存在
零点在定义域内→单调区间与零点有关
零点不在定义域内→单调区间与零点无关
零点不存在→单调区间与零点无关
⑵导后二次型/类二次型
①可因式分解
无定义域限制,讨论二次项系数与0的关系,两根比大小
有定义域限制,最关键的讨论点:f´(x)=0含参根是否在定义域内
在定义域内→单调区间与含参根有关→两根比大小
不在定义域内→单调区间与含参根无关
②不可因式分解
无定义域限制,讨论二次项系数与0的关系,△≤0或△>0
有定义域限制,增加讨论点:f´(x)=0的根是否在定义域内
⒌比较函数值大小
⑴问题构造法(抓“同构”)
①要比较a=㏑3/2- 3/2,b=㏑π-π,c=㏑3-3 构造f(x)=㏑x-x
②要比较a=f(1),b=f(㏑4)/㏑4,c=f(3)/3 构造g(x)=f(x)/x
⑵原型构造法(f´(x)与f(x)总是同时出现)
①f´(x)±g´(x)→h(x)=f(x)±g(x)
②f´(x)g(x)+f(x)g´(x)→h(x)=f(x)g(x)
③f´(x)g(x)-f(x)g´(x)→h(x)=f(x)/g(x)
④f´(x)+nf(x)→g(x)=f(x)·eⁿˣ
⑤xf´(x)+nf(x)→g(x)=f(x)·xⁿ
⒍解抽象不等式
⑴问题构造法(抓“同构”)
①要比较a=ln3/2- 3/2,b=lnπ-π,c=ln3-3 构造f(x)=lnx-x
②要比较a=f(1),b=f(ln4)/ln4,c=f(3)/3 构造g(x)=f(x)/x
⑵原型构造法(f´(x)与f(x)总是同时出现)
①f´(x)±g´(x)→h(x)=f(x)±g(x)
②f´(x)g(x)+f(x)g´(x)→h(x)=f(x)g(x)
③f´(x)g(x)-f(x)g´(x)→h(x)=f(x)/g(x)
④f´(x)+nf(x)→g(x)=f(x)·eⁿˣ
⑤xf´(x)+nf(x)→g(x)=f(x)·xⁿ
⑶给导数不等式,解抽象不等式(仅用于不含任何性质(如:奇偶性)的函数)
大同小异:导前正,看大小,大相同,小相反
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极值最值
⒈导数与极值
⑴对于(a,b)上可导的函数f(x),x₀∈(a,b)
①若在x₀附近的左侧f´(x)>0,右侧f´(x)<0,那么f(x)在x=x₀处取得极大值
②若在x₀附近的左侧f´(x)<0,右侧f´(x)>0,那么f(x)在x=x₀处取得极小值
⑵可导函数f(x)在x₀处取得极值→f´(x₀)=0 f´(x₀)=0且x₀左右两侧f´(x)异号(x₀是f´(x)的变号零点)→f(x)在x₀处取得极值
⑶“f(x)在x₀处取得极值”是“f´(x₀)=0”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⒉读图问题
已知f´(x)图像,判断极值点个数
先负后正有极小,先正后负有极大
⒊极值的概念辨析
⑴若函数可导,x₀是f(x)的极值点→f´(x₀)=0
⑵f´(x₀)=0且f´(x)在x₀两侧异号→x₀是f(x)的极值点
⑶若函数f(x)连续且可导,如何确定极值和极值点 (极值点为横坐标,极值为纵坐标)
①先找x₀,使得f´(x₀)=0 操作:求f´(x),解f´(x)=0
②先减再增有极小,先增再减有极大 操作:分析单调性
⒋具体函数求极值
⑴求导→求f´(x)=0的根→分析f´(x)的正负,f(x)的单调性→给出结论
⑵大题答题模板 (注意定义域)
求导
求根
列表
答题
⑶三次函数的极值点问题
△=4(b²-3ac)
△>0时,f(x)有两个极值点
△≤0时,f(x)无极值点
5.具体函数求最值
⑴求导→分析单调性→求得最值,注意导后超越方程型,需要研究f´(x)的单调性,猜f´(x)的根,再数形结合确定f´(x)的正负
⑵巧用朗博同构xⁿeˣ=eⁿˡⁿˣ⁺ˣ
⑶先构造函数,再求出最值,各种最值/范围问题,很多用到构造
⑷求极值,求端点处函数值,比大小
⑸大题答题模板
求导
求根
列表
答题
⒍由具体极值点求参
⑴f(x)在x=x₀处取得极大(小)值
①求导→f´(x₀)=0求参→验证
②一阶导0,二阶导负(正),三阶导非0(大负小正)
⑵三次函数的极值点
三次函数f(x)ax³+bx²+cx+d,a≠0若有极值,b²-3ac>0,(x₁,f(x₁))和(x₂,f(x₂))关于三次函数对称中心对称,对称中心(-b/3a,f(-b/3a)),极大值点x₁=(-b-√b²-3ac)/3a,极小值点x₂=(-b+√b²-3ac)/3a
⒎已知极值点求参
f´(x₀)=0,再验证
⒏不等式恒存问题
⑴直接转化为该函数的最值问题
⑵参变分离后,构造新函数,再转化为最值问题
⑶题目翻译
①f(x)≥a恒成立→f(x)的最大值≥a
②f(x)≤a恒成立→f(x)的最小值≤a
③f(x₀)≥a能成立→f(x)的最大值≥a
④f(x₀)≤a能成立→f(x)的最小值≤a
⒐由极值存在性求参
转化为f´(x)的变号零点存在性问题
⑴变号零点:变号零点是零点但是得变号,即f´(x)与x轴的交点(穿过)的横坐标
⑵如果f´(x)=g(x)-h(x),f´(x)的零点可转化为g(x)与h(x)的交点横坐标,f´(x)的变号零点即g(x)与h(x)的交点(穿过)横坐标
⒑由最值存在性求参
⑴f(x)的开区间内存在最值
必在极值点处取得相应最值,函数有多极值点时,注意比较端点函数值和极值的大小
⑵最值与极值
①若f(x)在开区间上仅有一个极小(大)值点,则极小(大)值点处必有最小(大)值
②若f(x)在开区间上可能有多个极值点,则极值不一定为最值,需要和端点函数值比大小
11.含参函数的极值
同含参函数的单调性分析,区分模型,找到对应的讨论流程或者讨论点
12.含参函数的最值
区分模型
⑴单极值模型,对应则左左右右中极值,非对应则大大小小无区间
⑵双极值模型,对应极值左中右,单调或者比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