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这是一个关于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顺乎世界之潮流、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高中物理知识点思维导图
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顺乎世界之潮流
睁眼看世界
19世纪40年代
林则徐:《四洲志》《华事夷言》
魏源:《海国图志》——“师夷长技以制夷”
未能实现
19世纪60年代
洋务派——“中体西用”
学习西方技术
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维新变法(19世纪90年代)
背景
甲午战争战败
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西方文明的传播
代表
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
学习西方君主立宪制
“托古改制”——打着孔子旗号变法
走向共和
维新变法失败
民族危机加深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孙中山、章太炎、邹容
学习西方的民主共和制
暴力推翻清政府
新文化运动
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辛亥革命传播民主共和思想
留学生等新知识分子增加
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扩大
标志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陈独秀、胡适、鲁迅、李大钊、蔡元培
主要内容
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与愚昧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性质
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
核心
民主与科学
评价
反封建,促进民主和科学的传播,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促进民众觉醒,特别是对青年学生影响巨大,推动了五四运动
推动文化转型,为中国文化的发展提供新模式
后期宣传介绍马克思主义,探索救国的新道路
对传统文化的否定有片面之处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20世纪初:初步传入
只言片语,不系统,只是学术理论
十月革命后:大量介绍
新文化运动深入开展
十月革命
一战
代表人物
李大钊、陈独秀
系统的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意义
成为中共的指导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