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现代汉语系列–词汇
我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来自湖师大,这个导图一开始是自用,所以在一些重点上面比较详细,如果有想法欢迎随时评论,我都会一一回复。
《中国现代文学史》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27-1937,文学发展成熟,白话形式确立了正宗地位,文学的现代化任务主要侧重到现代民族文化的重建与民族人格的重铸。
秦汉文学,参考湖南师范大学古代文学教材,主题是先秦文学,有大概的框架也有一些细节,具体以教材为主。
这是在一个课程的开头所学到的,让自己变得更好的七条修养。我觉得即使你只是了解下,也会有很大的收获。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个人日常活动安排思维导图
词汇
单位
语素
定义:最小的音义结合体
确定
替换法
双向替换:蜘蛛
意义基本一致:秋千
排除法
分类
音节构成
单音节:天 双音节:忐忑 多音节:奥林匹克
构词能力
自由语素
能独立成词
能与其他语素组合成词
不自由语素 (黏着语素)
不定位语素
定位语素:老
意义
实语素(词根)
虚语素(词缀)
典型词缀
类词缀(意思未完全虚化,如 可,非)
特点
无具体意义,只表示附加意义 能产性 分布具有定位性 有类化作用(所构成词显示某类词性)
词
定义
具有固定语音形式 代表特定意义 能够自由运用 最小语音单位
不可拓展,与短语不同
如:看书 为短语,可拓展为看什么书
构成
音节多少
单音词 复音词
语素多少
单纯词 (由一个语素构成)
单音节单纯词 (儿化音节虽也是单音节,但不是单纯词; “是”“和”也是一个词)
复音节单纯词
联绵词
双声:两个音节声母相同,如 尴尬
叠韵:两个音节韵母相同或相近,如 蟑螂
非双声叠韵:声母韵母都不同
叠音词:猩猩
音译词:奥林匹克
象声词(拟声词)
合成词
复合式(词根加词根)
联合式
图画(意义相近) 左右(意义相反) 忘记(这一类只有一个词根在起作用,又叫 偏义词)
偏正式
毛衣:以后一词根为中心 雪白
补充式
说明(以前一词根为中心,加入"得"“不”来判断) 人口(后词根表单位)
动宾式:吹牛
主谓式:地震
附加式(派生词,词根加词缀)
重叠式(两个相同的词根相叠)
简缩词
语言的建筑材料 词和语的总和
词义
是词的语音形式所表达的内容
是客观事物在人们头脑中的概括与反应
特性
概括性:书
模糊性:青年
民族性:兄弟和brother
理性义(概念义)
词义中的主体
色彩义(附加义)
感情色彩:君子 语体色彩 形象色彩:碧绿
分析
义项分析
义项(义位)
词义的单位 词的理性意义的分项说明
单义词与多义词:深浅
词典中
词义:能独立运用 语素义:不能独立用
本义:最初的 基本义:最常用,着眼于现在 引申义 比喻义(与比喻不同)
义素分析
义素
词义构成的最小意义单位 词义的区别特征 又称为语义成分,语义特征
步骤
确定分析范围 比较异同 概括合并
注意点
在一定系统中,如性别 对等,范围不可太宽太窄 简明,概括本质 区别
优缺点
优点
清楚显示词义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显示同义词之间的差别
利于分析词义组合关系的分析
缺点
主观性和随意性,不具有普适性
语境
使词义单一化
使词义具体化
使词的次要义凸显
词的聚合
语义场
根据词语在意义上的相同点和相互的关系所划分的类
层次
上下词位
种类
类属义场
最常见:篮球-排球-足球(都是球)
顺序义场
小学-中学-大学
循环义场:春夏秋冬
关系义场
相互对立,相互依靠:丈夫 妻子
同义义场
由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组成
同义词
同义义场中的各个词
表达作用
反映细微差别,更准确
使语气更委婉(死 长眠)
避免重复,更有变化
构成成语,强调(心满意足)
辨析(求同辨异)
意义轻重:绝望 失望
范围大小:时代 时期
集体与个体:人员 人
色彩
感情
语体
用法
适用或搭配的对象:交换 交流
词性和句法功能:必须 必需
等义词(绝对同义词)
近义词(相对同义词)
反义义场
反义词
绝对反义词:对错
相对反义词:东西
构成条件
两个词属于同一意义范畴 具有共同的义素 (高小不构成)
与反义关系不同
好 不好 只有反义关系,不是反义词
作用
对比鲜明,说服力
构词:动静
同音词
定义:语音相同而意义完全不同的词(米,书 输)
类型
同形同音词:省(节省 省份)
异形同音词:香 乡
产生原因
语音演变
词义分化
借用外来词
双关手法
歇后语
与多义词之分
多义词是一词多义,各意义之间有联系 同义词意义之间无联系
异形词
词的构成
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
基本词汇
词汇中的最主要部分,是基本词的总和
基本词是指使用频率高、生命力强、为全民族所共同理解和普遍使用的词
特点
全民性(前提)
稳固性
能产性(构词能力,并非所有基本词都具有)
一般词汇
定义
除基本词以外的词
分类
古语词
文言词
书面语偶尔用到:俸禄
历史词
已消亡:丞相
方言词
广义
流行于各方言区的词
狭义
从方言中吸收进普通话
外来词(借词)
从外族(除汉族外)连音带义吸收来的词
纯音译词:克隆
音译兼表象词:基因
半音半意译词:马克思主义Marxism
音译加类名:啤酒(加了一个义类)
字母词:WTO,B超
借形词:经济(借用日语中的汉字)
特殊
仿译词:足球 football(都是意译,不带音)
行业词
各行业和专门学科中使用的专门词语
行业词语
专业术语
专用性 单一性
熟语
成语
性质
意义 整体性:有深层次含义,胸有成竹
结构 凝固性
内容 民族性
语体 书面语色彩(庄重典雅)
相沿习具有书面语色彩的固定短语
来源
寓言和神话传说 历史事件 诗文语句 口头俗语 外来成语
运用
惯用语(习用语)
口语中短小定型的习惯用语
口语色彩
修辞色彩, 贬义讽刺意味浓
一定灵活性
喻意歇后语
谐音歇后语
关系
相互依存、相互渗透,无明确分界线
基本词汇是构成新词的基础
一般词汇能逐渐转化为基本词
词汇的发展与规范化
发展变化
新词的产生
新词
定义:内容新、形式新、原来的词汇系统中没有的
特殊:旧词新义属于词义扩大(不是同音词),不是新词 如感染
旧词的消亡与复出
词义的演变
词义的深化与精确
词义的扩大
概括范围变大
义项增多
词义的缩小
同上
词义的转移:闻:以前是听
词义的规范化
词汇系统本身
使用的规范
创造新词和吸收词汇的规范
必要性的原则
填补空白
表达简洁形象
明确性的原则
动态性的原则